成年長頸鹿身高可達4.26至5.8米,相當于廣闊草原上聳立的幾根電線桿,雖然閃電并非每次都會擊中場地上最高的物體,但由于較高的物體距閃電起始點更近,被擊中的概率也更高。
“1996年到1999年,南非克魯格斯多普附近的犀牛獅子保護區(qū)里的3頭長頸鹿中有兩頭在被雷電擊中后死亡——余下那頭(幼鹿)也被雷電擊中,但沒有丟掉性命”。2003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迪士尼動物王國中的一頭長頸鹿被雷電擊中后死亡,這是這家游樂園首次發(fā)生動物遭雷擊致死。
雖然這些個案在事實上并不能準確反映長頸鹿作為一個群體被雷電擊中的可能性更大這個事實,但我們可以從長頸鹿易受雷擊的可能性大的原因來著手分析:前后肢之間的距離大,而這種距離在出現(xiàn)雷電時會形成一個小范圍的電壓,而動物前后腳的距離越大,這之間存在的電壓就越大,因此,當它們站在雷電經(jīng)過的地面上時,較其他動物而言更容易遭遇不幸。
這就提示我們,在雷電天氣中,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要盡量縮小,以防止因“跨步電壓”造成傷害。所謂跨步電壓是雷擊點附近,兩點間很大的電位差,若人的兩腳分得很開,分別接觸相距遠的兩點,則兩腳間便形成較大的電位差,有強電流通過人體使人受傷害。因此,人的雙腳合攏地站立或蹲下,可以減少遭遇雷擊的機會。 ? ? ? ? ? ? ? ? (據(jù)中新社 7.5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