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朱德的生母鐘氏19歲嫁到朱家,勤勞一生。鐘氏晚年希望能再見兒子一面,但未能如愿。1960年,朱德回到故鄉(xiāng),在母親的墓碑前“撲通”一聲就跪下了。
彭德懷:彭德懷的父親年輕時得了哮喘病,不能干活,家庭重擔(dān)全壓在母親肩上。母親生下第四個孩子后不久,患了痢疾,一病不起。彭德懷守在母親榻前,為她端屎端尿,洗涮衣褲。母親彌留之際,未能說出最后的叮嚀就離開了人世。
陳毅:陳毅離家后常常思念母親。1925年7月,陳毅將這種心情寫進了一篇叫《歸來的兒子》的小說里,陳毅于1925年10月在北京潼川館揮毫寫道:“我心上有一個結(jié),永遠也解不開,這結(jié)便是我拋棄了母愛?!?/p>
1962年,陳毅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xiāng),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癱瘓在床的老母親。陳毅進家門時,母親非常高興,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換下來的尿褲還在旁邊,就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床下。陳毅見狀忙說:“娘,您久病臥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里非常難過,這褲子應(yīng)當我去洗,何必藏著呢?!蹦赣H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連忙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擋住并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十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yǎng)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他臟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凈凈。
羅榮桓:羅榮桓的母親姓賀,一共養(yǎng)育了6男2女。羅母為人勤勞善良,又篤信神佛,深得姑嫂妯娌們的尊重。羅氏的家譜上稱譽她“外柔內(nèi)剛”、“明達機警”,是“寒林一枝秀”。
徐向前:徐向前的母親趙金鑾生于1862年。她信奉佛教,憐貧惜老。1937年9月,徐向前回故鄉(xiāng)。在路上,徐向前攙扶著父親,問:“娘好嗎?”老人用衣袖擦了擦眼淚,說:“她頭年就過世了。”徐向前的眼淚“刷”地流了出來。
聶榮臻:聶榮臻離家那天,母親把一壇醇酒埋在地下,準備為兒子學(xué)成返鄉(xiāng)接風(fēng)。可惜這壇酒老人一直未能取出來。聶榮臻的父母在20世紀30年代就先后去世。聶榮臻一別故鄉(xiāng),便再也沒有踏進家門。(摘自《晚報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