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歌王”鄭智化的身影早已消失在由“網紅”“鮮肉”構成的娛樂浪潮里,對年輕人而言,他的“勵志”故事與歌曲似乎早已過氣。然而,觀其一生,他的“勵志”正當時。
從事可以留下作品的行業(yè)
生于1961年的鄭智化,3歲時,忽然發(fā)起高燒,前去醫(yī)治卻得到一個噩耗:雙腿永久殘疾,他的未來人生,只能在輪椅上度過。
7歲那年,鄭智化的雙腿終于得到有效醫(yī)治。之后,在助行架的支撐下,他跌跌撞撞地走進盼望已久的小學。鄭智化從小便是個犟脾氣,凡是他想做的,便一定要做成。國中畢業(yè),鄭智化考進了臺北工專讀土木工程。彼時,他的心里有這樣一個信念:往后余生,只從事可以留下作品的行業(yè)。
用自己的歌指引一代人
畢業(yè)后,鄭智化期望憑借自己的才學在建筑業(yè)有一番作為。然而,建筑公司的工作距離鄭智化想要的成功著實太遠,在入職8個月后,鄭智化裸辭離開公司,離開了那個穩(wěn)定、清閑的崗位。
20世紀80年代,鄭智化被廣告影片深深吸引。一周后,毫無工作經驗的他帶著一腔熱情與沖勁兒,進入了廣告行業(yè)。
讓鄭智化在廣告圈聲名鵲起的,是一首名叫《開心女孩》的廣告歌。那是鄭智化為客戶隨口哼出的一版小樣,卻意外地受到好評。此后,獲獎、升職、跳槽、加薪,鄭智化在廣告行業(yè)混得風生水起。
1989年,鄭智化收到點將唱片公司的邀約,從廣告歌里,他們聽到了這個年輕廣告人的音樂才華。面對橄欖枝,鄭智化的第一反應卻是拒絕。同事開玩笑說他連樂譜都不識,注定做不成音樂,結果,這一否定激起了他的斗志。于是,鄭智化以未來10年為賭注,離開了當時臺灣最頂尖的廣告公司,陰差陽錯地走上了音樂這條路。
1992年,一位拄著雙拐的瘦弱男子站上了央視晚會的舞臺。聚光燈下,他帶著悲腔,用沙啞的嗓音唱道:“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曲罷,歌曲《水手》借著電視熒屏與廣播喇叭風靡全國,上億人認識了來自臺灣的歌手鄭智化。
用他的一生治愈他的童年
2000年即將來臨,鄭智化卻從歌壇轉身離去,只留下那個處于事業(yè)巔峰的背影。
離開歌壇的鄭智化將生活切換進新的軌道,迎著互聯網的浪潮,他創(chuàng)立起IT公司。也是在這一年,他與妻子張鈺雅組建起幸福的家庭。
從前,鄭智化總喜歡把事做到絕對,而婚姻以及女兒的出生,讓曾經的斗士變得柔軟,他開始重新審視起自己性格中的執(zhí)拗。
2019年5月,鄭智化發(fā)了這樣一條博文:“幸運的人,用他的童年治愈他的一生;不幸的人,用他的一生治愈他的童年。我是后者?!睆哪塥毩⒄玖⒌哪且豢唐穑嵵腔汩_始跌跌撞撞地走在坎坷的人生路上,他沉浸過悲傷,也曾經囿于孤獨,卻依然選擇帶著最堅定的心去追逐熱愛的事業(yè)。站在人生巔峰,他又能安然放下那些成功。他的一生,都在詮釋那句話:雖然辛苦,但依舊要選擇度過滾燙的人生。
(摘自《最人物》阿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