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彥朋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和實施,以音、體、美為代表的、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學科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在學校教育中,教師也加大了對這些學科的重視力度,力求通過這些學科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繁忙的學習之余得以放松身心、陶冶性情。就初中體育這門學科來說,它的教學宗旨是提高學生對體育課參與的興趣,使學生通過體育課的學習、鍛煉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為之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打好基礎?,F(xiàn)如今,體育游戲在體育課中的廣泛應用為教師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指明了道路。基于此,本文以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工作經(jīng)驗為根本參考,針對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論述,以期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初中體育;體育游戲;準備環(huán)節(jié);訓練環(huán)節(jié);結束環(huán)節(jié)
體育游戲因其自身特有的,集娛樂性、趣味性、競技性及教育意義于一體的特征在教學活動中備受青睞,在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參與興趣、優(yōu)化體育教學效果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初中體育教師,我們應積極探究體育游戲的有效運用策略,改變以往以機械、反復訓練為主的體育教學模式,為枯燥的體育教學注入無限生動,從而促進學生對體育的積極參與,為高質量體育教學課堂的構建提供有力保障。
一、在準備環(huán)節(jié)引入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
體育課的準備環(huán)節(jié)是課前熱身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設置的目的是激活學生的身體機能,使其進入到運動準備狀態(tài),避免因直接、大量的運動造成肌肉拉傷、身體受到損傷現(xiàn)象的發(fā)生。同時,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參與興趣,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體育運動中。而體育游戲在此時有了用武之地。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在準備環(huán)節(jié)設置一些富含趣味性的游戲,從而起到提高學生興奮度、活動學生肢體的目的,為接下來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例如,以“籃球:雙手頭上傳接球”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活動為例,在課堂準備環(huán)節(jié),我給學生設置了“三角傳球”的游戲,游戲的具體方式是:將學生分為人數(shù)相等的三隊,每隊以縱隊排列的形式依次排列,三隊排在隊首的成員分別站在直徑為5米的圓的不同位置,整體排列成三角形的形狀;號令發(fā)出后,教師指定的某隊隊首成員開始傳球,按照順時針方向傳給相應隊伍隊首的同學,同時跑向對方隊伍的末尾;接到球的學生則立即按同樣的方式傳球,并加入對方隊伍。以此類推,將球傳錯方向或是沒有將球順利接住的學生淘汰。富含趣味性的游戲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他們都積極參與其中,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開始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如此,便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課堂中來,提高了學生對體育課參與的興趣,為接下來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好了基礎。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體育課的準備環(huán)節(jié)為學生設置一些比較常見的、學生也比較感興趣的游戲,如老鷹抓小雞,叫號接龍等,使學生快速投入到體育課堂中來,從而更好地進行接下來的教學活動。
二、在訓練環(huán)節(jié)引入游戲,緩解學生的運動疲勞
在以往的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先給學生講解相關技術動作要領,然后讓學生圍繞這一技術動作進行反復、大量的練習。這種形式的課堂訓練雖能讓學生對相關技術動作做到熟練掌握,但是枯燥練習的方式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大量的訓練還容易使處于身體生長關鍵期的初中生產(chǎn)生疲勞感,久而久之對體育課失去興趣?;诖?,教師可以在訓練環(huán)節(jié)引入游戲,將相關技術動作的練習以游戲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從而為枯燥的以反復訓練為主的課堂教學增添無限趣味性,同時緩解學生的運動疲勞,使體育教學活動得以順利、有序開展。
例如,以“耐力跑”的教學活動為例,為了增添跑步練習的趣味性,我給學生設置了“運果實”的游戲,讓學生以游戲的方式進行耐力跑的練習。具體的游戲方式是:在環(huán)形跑道的不同轉角處分別放上盛有“果實”——乒乓球的籃子以及空籃子,讓學生在跑步的過程中運輸“果實”;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每組學生以先后順序依次跑入跑道;再跑到盛有“果實”的籃子旁邊時,每人從中拿出盡可能多的“果實”,并繼續(xù)跑,跑到空籃子旁邊時將“果實”放進去。最后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運輸果實數(shù)量最多的小組獲勝。具有競技性及挑戰(zhàn)意義的游戲極大地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在充滿趣味性的游戲中,學生對“耐力跑”這一運動項目進行了很好地練習。
又如,以“跳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活動為例,我同樣給學生設置了游戲,讓學生以游戲的方式進行“跳躍”的練習。游戲的名稱是“跳球接力”,具體的游戲方式是:將學生分為人數(shù)相等的幾個小組,每組以縱隊排列的形式站立在起跑線上;每個隊伍前方每隔兩米放一實心球;號令發(fā)出后,排在每隊隊首的學生沿著實心球所在的位置開始跑步,在經(jīng)過實心球時跳過球,但不能碰到球,跑到終點后再立刻返回,與下一名學生擊掌,之后下一名學生按照這種方式繼續(xù)跑。小組內所有成員跑完用時最少的隊伍獲勝。這一游戲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跑、跳能力,為沉悶的課堂訓練增添了無限趣味。
如此,通過在訓練環(huán)節(jié)設置游戲,改變了以往以枯燥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為課堂教學增添了無限趣味性,激發(fā)了學生對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體育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在結束環(huán)節(jié)引入游戲,使學生身心得以放松
經(jīng)過一堂課的體育鍛煉,學生大都筋疲力盡,疲憊不堪,急需一種有效的方式來放松身心。此時引入游戲,便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為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臨近結束時將學生聚集起來,為學生設置一些輕松、有趣的游戲,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使學生疲憊的身心得到放松,為接下來文化課的學習打好基礎,還能使學生充分體會到體育課的樂趣所在,從而對下堂體育課充滿期待,使體育教學得以優(yōu)化、完善。
例如,以“蹲踞式跳遠”這部分內容為例,這一技術動作需要反復、大量的練習,耗費的體力也較大?;诖耍處熆梢栽谡n堂臨近結束時為學生設置輕松的“反口令”的游戲,讓學生通過游戲來放松身心。具體的游戲方式是:讓學生以橫隊排列的形式依次站立;教師發(fā)出“向左轉、向右轉、稍息、立正”等各種口令,而學生在聽到口令后要做出對應相反的動作,如教師說到“向左轉”,學生則做出“向右轉”的動作。在聽到口令后,沒有及時做出動作或是做錯動作的學生要表演一個小節(jié)目,如講故事、講笑話或是唱歌等。輕松、有趣的游戲能夠極大地放松學生的身心,緩解學生因緊張鍛煉而帶來的疲憊,以更好的狀態(tài)面對接下來文化課的學習。
又如,教師也可在臨近結束時為學生設置趣味競答游戲,即教師向學生提出一些與體育運動或是奧運會上運動項目有關的體育知識讓學生搶答,答對的話獲得小禮物一份,答錯的話則要接受小小的懲罰。這樣一來,不僅緩解了學生的運動疲勞,還增強了學生對體育方面有關知識的認識和了解,提高了學生對體育課的參與積極性。
如此,通過在課堂結束環(huán)節(jié)設置游戲,使學生從緊張的運動狀態(tài)中放松了下來,同時加深了學生對體育相關知識的了解和認識,有效促進了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
總之,體育游戲作為一種與體育學科特征相符的、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方式在體育教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并在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優(yōu)化體育教學效果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初中體育教師,我們應積極探究體育游戲的有效運用策略,以此來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促進學生對體育課的積極、廣泛參與,為枯燥的體育教學注入無限生機,為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馬福寶.基于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
[2]朱鍵文.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體育游戲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