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秀梅1932年出生在河北高陽縣于提村的一個貧苦農家,因受劉胡蘭精神的感染,1949年報名參了軍。
1951年11月下旬,解秀梅和幾名文工隊員奉68軍202師首長之命到抗美援朝前線慰問、護理傷員。在戰(zhàn)地救護所的十幾個晝夜里,她全身心地忙前跑后,每當傷員抬進護理所,她就趕緊幫傷員脫下鞋襪,然后用雙手緊捂?zhèn)麊T冰冷的腳,見有的傷員腳凍得像冰坨子,情急之下,她索性把傷員的雙腳焐在自己懷里。此舉令在場的傷員感激落淚。大家爭相與她握手,紛紛立下誓言:待傷愈重返前線,一定更加奮勇殺敵!
護理間隙,解秀梅和戰(zhàn)友還把傷員保家衛(wèi)國、英勇作戰(zhàn)的事跡編成快板、詩歌,以即興表演的形式鼓舞大家的士氣。
11月30日下午1時許,解秀梅剛從山上打柴回來,忽然天上飛來9架敵機,正瘋狂向救護所及周邊的村莊轟炸掃射。當時輕傷員都轉移了,救護所唯剩下身負重傷的605團排長李永華。而敵機接二連三地低空俯沖,救護所已濃煙滾滾,眼看將被大火包圍,解秀梅毫不猶豫地沖進火海,冒死背出李排長剛走三四步,身后“嘭、嘭”作響,兩個燃燒彈落在救護所的房頂,頓時房子被沖天的大火吞沒,燃爆的火星濺了他倆一身。解秀梅趕緊先撲滅李排長身上的火焰,然后背起他就跑。豈料敵機更加瘋狂,成串的炸彈驚天動地落在他倆的前后左右。李排長厲聲喝令:“不要管我,你趕緊隱蔽!”但解秀梅卻堅定地說:“我的任務就是掩護你?!?/p>
說話間,又一枚炸彈落到了屋頂上。千鈞一發(fā)之際,解秀梅趕緊放下李排長,順勢撲在李的身上?!稗Z隆”一聲巨響,炸彈近在咫尺爆炸,彈片、碎沙石滿天飛揚,解秀梅的棉襖被彈片崩破多處,身上被崩得青一塊紫一塊,胳膊被崩得鮮血直流。但她爬起身,見李排長毫發(fā)未損,心中大喜。氣喘吁吁中她趕緊為李排長簡單包扎傷口,隨后鉚足了渾身的勁兒背起李排長,最終將其轉移至安全的掩體。
不久,解秀梅被68軍榮記一等功,并獲得批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2年5月23日,毛主席、劉少奇、周總理、朱德等國家領導人在北京懷仁堂接見志愿軍歸國代表團,解秀梅光榮隨團前往。
這次志愿軍代表回國,或許又勾起了主席對兒子的思念,接見中,主席一臉凝重。
輪到主席與解秀梅握手時,這個姑娘禁不住內心的激動,兩眼熱淚涌出,向毛主席說:“主席,志愿軍同志們問您好!”
“好,謝謝同志們!”
聽到主席的聲音,解秀梅突然張開雙臂,與毛主席來了個親切的擁抱。
大膽心細的解秀梅還準備了一個小本子,請毛主席為她題詞,毛主席在上面鄭重地寫道:
“志愿軍為中國人民爭了光,人民感激你們!”
隨后,解秀梅的英雄事跡通過新華社、《人民日報》名揚華夏。
當解秀梅重返朝鮮,10月25日,她在平壤受到金日成主席的親切接見,并被授予“一級戰(zhàn)士榮譽勛章”和“三級國旗勛章”。
當年11月,解秀梅的父親作為志愿軍家屬代表赴朝鮮與女兒相聚。
1952年,赴朝鮮采風的著名作家巴金根據解秀梅的英雄事跡和多方采訪,于1961年創(chuàng)作出小說《團圓》。
1964年,長春電影制片廠將巴金的小說《團圓》改編成電影《英雄兒女》,八一廠借調的青年女演員劉尚嫻在片中成功飾演了以志愿軍一等功臣解秀梅為原型的主人公——王芳,英雄人物英雄事跡影響了一代人。
1956年,解秀梅從部隊轉業(yè)到地方,任河北華興印刷廠黨委副書記。1996年1月30日,她不幸病逝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享年64歲。
(摘自《北京晚報》 宮五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