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榮華
摘要:“三月三”是壯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一年一度僅次于春節(jié)的廣西各民族盛世“狂歡”。每到這個節(jié)日,各地各媒體也迎來了報道盛宴。廣西廣播電視色新聞頻道作為當地最權威的資訊來源之一,整合各方報道力量,全方位、立體化、動態(tài)持續(xù)展現廣西各民族慶?!叭氯钡氖r,并借用多地聯動直播,打造了“壯族三月三"的民族文化傳播品牌。
關鍵詞:專欄;直播;融合報道
“三月三”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是廣西一年一度的盛大歌圩節(jié)。為了弘揚傳統(tǒng)民族文化,198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組織了“三月三”歌圩節(jié)活動,各路歌手云集南寧,全國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國友人也前來觀光,盛況空前。198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為文化藝術節(jié)。2014年,“三月三”成為廣西地方性法定節(jié)假日。由此,廣西開始全力宣傳推廣該節(jié)日品牌,打造“壯族三月三??? 八桂嘉年華”的旅游文化消費品牌。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參與其中,主動設置議程,暢通傳播渠道,直播狂歡圖景,對區(qū)域傳播品牌打造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一、專欄報道,營造聲勢
(一)節(jié)日之前,主動作為,設置議題
2014年是“三月三”成為廣西法定節(jié)假日的第一年。為了營造節(jié)日氛圍,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從1月9日至3月26日,在各個欄目播出新聞報道45條,設置了壯族三月三“最風情”“好戲連臺”“活動豐富”等主要議題,營造一種蓄勢待發(fā)、只待你來“八桂喜迎賓朋”的導向輿論。
2015年,隨著品牌影響力逐漸擴大,武鳴“壯族三月三”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廣西民族傳統(tǒng)體育成為“三月三”活動的重要內容。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節(jié)日前期共播出報道37條,既對像武鳴“壯族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游節(jié)、崇左市“三月三??? 祭壯祖趕歌坡賞木棉”等全區(qū)各地節(jié)日活動進行預告,也對“三月三”出行進行服務提醒,向區(qū)內外游客發(fā)出邀請,使其成為各族人民“美美與共”的重要內容和情緒表達。
2016年至2019年,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報道前期報道重點對當年“三月三”新加入活動進行宣傳造勢。如2016年,廣西將舉辦首屆“壯族三月三”國際電商節(jié),打造廣西版“雙11”;2017年,“壯族三月三相約游廣西”重點介紹廣西出臺多項優(yōu)惠政策,助力粵桂旅游交流合作等等,展示了“歲歲年年人不同”的節(jié)日圖景。
(二)節(jié)日之中,開設專欄,連排造勢
以2019年為例,今年“壯族三月三”廣西舉辦900多場系列活動,打造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為營造濃烈的節(jié)日氣氛,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積極作為,早安排早部署,從3月份開始造勢,設置《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專欄,并派出多路記者分赴活動現場,對重點活動、重點演出、重點賽事、特色民俗等進行實時報道,全景展現,并在專欄中統(tǒng)一播出。從4月3日開始,新聞頻道《廣西新聞》等6個欄目蓄勢齊發(fā),用大量篇幅報道崇左、桂平、大化、環(huán)江等多地人們歡慶“三月三”的活動,既有香豬與攤面、長桌宴、神秘毛南歌等獨具壯鄉(xiāng)韻味的特色文化,也有園博園、音樂會等世界文化符號,連續(xù)一周連排聯版式沖擊報道,充分渲染了壯鄉(xiāng)節(jié)日、世界狂歡的圖景,也彰顯了廣西故事、中國氣派的時代風貌。因為獨到的編排、濃郁的民族風味、豐富活潑的內容,2017年3月30日“三月三”當天的《廣西新聞》獲得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電視編排類二等獎。
二、多地直播秀,精彩屏內屏外聯動狂歡
從2014年“壯族三月三”成為廣西法定節(jié)假日開始,這一年一度的日子成為各族人民共同的狂歡日,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每年節(jié)日期間,都會在活動主要舉辦地設置直播點進行現場直播,并且直播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地豐富、優(yōu)化。
2014年是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壯族三月三”直播首秀,當年直播以“演播室+三月三特別直播報道+記者現場連線+背景短片”的形式穿插進行。4月2日9點30分,伴隨著原生態(tài)的壯族山歌響徹耳畔,50分鐘的直播節(jié)目正式開始。演播室由主持人和三位海內外民俗專家坐鎮(zhèn),介紹“壯族三月三”的歷史文化,以及外國友人參加“三月三”活動的直觀感受,現場多次連線分設在武鳴、柳州三江和防城港防城區(qū)峒中鎮(zhèn)三個直播現場的記者,參與式講述現場活動開展的場景。
此外,還穿插10個短片,介紹“壯族三月三”和《說壯話的“洋夫妻”》等有趣的故事,以及萬人祭祀大典、神秘的大阪瑤迎親婚俗、跳竹竿舞等特色民俗文化,讓觀眾隔屏就能感受到千里之外眾人狂歡的“嘉年華”,產生參與其中的沖動和欲望。此次直播特別節(jié)目因內容充實,有很強的參與感和互動感,成為一次現象級直播,此后“壯族三月三”大直播成為每年該節(jié)慶報道的“規(guī)定動作”。觀眾也習慣了參與其中,或到活動現場親身體驗一把,或在家一邊看直播,一邊參與電視臺的有獎活動,形成屏內屏外互動聯歡的良性傳播模式。
此后,在每年的“壯族三月三”大直播中,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的直播內容不斷豐富、直播形式更加多元、直播影響力日益擴大。
從這些統(tǒng)計中可以看出,伴隨著地方政府重視,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對“壯族三月三”的直播在2018年達到高潮,不但直播點由幾個擴展到十幾個,直播時長由當初的不到1個小時延伸到9個多小時,在節(jié)日當天爆屏一整天。2016年,“三月三”首次走出區(qū)外,與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動直播;2017年,“三月三”直播走出國外,在泰國曼谷設立直播點,泰國中央電視臺、崇左電視臺和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各派出一位主持人,組成普通話、壯語、泰語三國語言直播的強大陣容,帶動國內外、區(qū)內外共享“三月三”節(jié)日盛宴。2019年新聞頻道推出《桂風壯韻三月三同唱壯美新廣西》特別直播節(jié)目,圍繞《桂風壯韻濃》《民族體育炫》《e網喜樂購》等五大板塊,同時邀請廣東廣播電視臺、貴州廣播電視臺、云南廣播電視臺、新疆廣播電視臺等6家省臺主持人參與直播,全景呈現“三月三”的炫麗民族風。傳播產生影響力,在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連續(xù)幾年強勢傳播影響下,“壯族三月三”成為靡聲海內外的節(jié)日品牌;“壯族三月三”傳播品牌也塑造形成,成為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贏的文化IP。
三、多端齊發(fā),用新媒體豐富“三月三”報道形式
到達力就是影響力。在新媒體技術日益發(fā)達的今天,各個傳統(tǒng)媒體紛紛采用融媒體立體化報道方式,在第一時間將最新信息傳播出去。在2019年“壯族三月三”期間,廣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廣西視聽移動客戶端、廣西IPTV同步開設《了不起的三月三》,實現了網站、手機端、寬帶電視三大端口同步宣傳推廣,聚合成強大的傳播合力。《了不起的三月三》還將電視、廣播、網絡直播等多種報道形式融合在一起,實現媒介融通。僅4月4日當天以,就有100條“壯族三月三”相關視頻在網站、手機端和電視端推送或播出。其中,《羅成·走坡歌韻:“一帶一路”走坡會》單條點擊量達39.5萬次,受到用戶的關注和喜愛。
此外,新聞頻道還充分利用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的粘合性,在“三月三”之前就推出預熱報道、精彩搶先看,引起社會強烈關注;活動期間,現場直播、特別報道同步開通網絡頻道,并設置有獎參與、有獎問答環(huán)節(jié),產生了良好傳播效果。
四、結語
在每年一次的“壯族三月三”報道中,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不斷整合資源、守正創(chuàng)新,配合地方政府,使其節(jié)慶參與度、影響力與日俱增。“壯族三月三”已經成為廣西一張亮麗的名片,有效帶動本族文化走出去,世界旅游引進來。這張越擦越亮名片的背后是豐富厚重的廣西故事,濃墨重彩的人文情懷,值得媒體從業(yè)者不斷深入挖掘,呈現越來越多的融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