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春
培養(yǎng)初中學生數學探究能力是當下教育的重點,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營造良好的氛圍,以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鼓勵學生參與探究,從而促使學生理論與生活相結合,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發(fā)展。初中階段;數學學科;主觀能動性;探究策略
數學作為一門抽象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綜合性學科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數學是學生在校學習的基礎學科,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將其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有計劃的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究,促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來激發(fā)自身的學習熱情,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前應當對課程內容進行精心準備,從而使課堂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激發(fā)學生熱情,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在課堂中教師與學生應當積極互動,尊重學生,使學生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中保持情緒上的放松,對較為抽象、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也不會產生抵抗情緒。學習氛圍的營造能夠使學生放松情緒,激發(fā)自身內在動力,令學生敢想、敢問,在思考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在數學課堂中保持積極思考的狀態(tài),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及時觀察學生,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對于未知知識進行探索研究。
例如:教師在對“π”與“無限循環(huán)小數”進行對比講解時,先帶領學生理解“循環(huán)與不循環(huán)”的含義,教師向學生提問:一年有多少個月?四季是哪四個季節(jié)?然后再對學生提出另一個問題:為什么每年的月份都是一樣的?教師一邊問一邊觀察學生,讓學生理解不斷重復的動作就是循環(huán)。通過這樣事例為學生引出數學概念--小數中不斷重復的叫做無限循環(huán)小數,不重復的叫做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可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結合自己的想法與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思考與探究,從而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激發(fā)其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加強對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與鍛煉,引導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對外在事物進行分析觀察,通過自主思考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將知識理論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為人類生產生活創(chuàng)造的價值。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才能達到將數學“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目的,實現數學真正的價值。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時,應當多采用實際發(fā)生、有參考價值的生活案例并將其引入到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進而在理論與生活相結合下,鞏固所學知識,加強自身數學體驗,提升學習數學興趣的同時鍛煉其自主探究能力,達到學有所用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而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與學生的經歷息息相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活動的參與情況。因此,教師應組織學生通過學習情境進行實踐,通過所掌握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只有熟練的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體會生活與數學的密切關系,進而在課堂學習中掌握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鍛煉數學能力。
體驗成就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情緒,促進學生學習的愿望。在學校學習中,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績,尤其是學習較為吃力的學生,更需要體驗成功的感覺。學生在數學學習時,應當勤動腦、勤動手,運用所掌握的知識解決所遇到的問題,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機會,幫助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此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度的設計,從知識教學到應用實踐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快樂,激勵學生不斷前進。由于學生在學習知識、探究問題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困難,因此,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獲得成就感,樹立學習自信,增強其面對困難的勇氣。同時教師要及時的點撥,幫助學生放松情緒,及時理清思緒。如:在數學問題情創(chuàng)設中,教師應要求學生使用兩種解題方式進行問題解答;面對應用題時采用線段畫圖進行理解,通過多種舉例為學生提供思路,輔助學生學習。教師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數學教學情境,不止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同時還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強化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從而使學生熱愛數學學習,并在日后的學習活動中不斷參與,對新知識進行積極探索,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不斷提升數學素養(yǎng)。
初中數學教師在不斷實踐中發(fā)現,想要使學生學好數學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進行教學設計,促使學生在課堂中有主動思考的意識,提高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能力。新課改中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分析,不斷挖掘有價值的知識,并將其添加教學活動中。同時教師在課堂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敢于提問,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使學生在輕松歡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自覺的探索學習方法,深化自身對于知識的 理解。
[1]劉兵.策略分析,分析提升——初中數學自主探究式教學的策略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8):93.
[2]劉輝.初中數學自主探究式教學的策略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0):241.
[3]鄭薇薇. 初中數學探究式學習的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