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君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落實和推進,德育教育工作逐漸融合進了我國中小學的各科教學當中,為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開辟了全新途徑,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實際培養(yǎng)。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學習生涯中的重點學科,其教材中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本就蘊含了相關德育元素,有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促進語文教育的多樣性。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jīng)驗,談談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融合意義,探析德育教育融合進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語文;融合方法
引言:小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也是其人生價值觀樹立、思想道德培養(yǎng)的過程,學生受閱歷、文學素養(yǎng)等因素影響,該年齡段的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在此背景下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融合滲透,在促進學生對文章中心思想深刻理解的同時,對學生個人思想道德素養(yǎng)做出實際培養(yǎng)。相關教師在德育與語文教學融合的課堂教學中應當及時關注學生心理發(fā)展,深入挖掘教材中蘊含的相關德育元素,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開辟創(chuàng)新路徑,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培養(yǎng)起到正確引導和啟蒙的積極作用。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合德育教育的意義
俗語說“人無信不立”、“吾日三省吾身”,我國自古以來便注重對人們自身修養(yǎng)、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小學生正處于個人思想、行為習慣、道德品質的啟蒙階段,家長及教師的正確引導對學生終身發(fā)展意義深遠,促進學生身心層面的雙重健康,落實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了包含愛國、愛家、保護環(huán)境、禮儀習慣等元素的優(yōu)秀文化,通過教師對該類德育元素的有意引導和教學,借助德育理論結合實際事例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建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個人優(yōu)秀習慣及品質的培養(yǎng),真正實現(xiàn)以德育優(yōu)化語文教學、以語文教學促進德育的人性化教育[1]。
二、將德育教育融合進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方法
將德育教育融合進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理念推進至今已有一段時間,然而受教師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的影響,實際的教學效果仍有待提升,筆者認為相關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當注重德育元素與教材內容的相關性及教學活動的適應性,轉變傳統(tǒng)課堂授課方式,將更多的有效時間交由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具體策略有以下三個方面:
1.改良教學方式,創(chuàng)造學生對德育元素的交流機會
小學語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依賴于教師的個人講解,此模式下的德育教育融合工作,學生陷入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之下,對德育元素的自主探究能力受到抑制,不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質量提升[2]。筆者認為相關教師應轉變自身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課堂、理解課堂的充足機會,例如筆者在《觀潮》一文的教學中,首先對學生提出“有哪位同學去看過錢塘江大潮?”的問題引導,并邀請相關同學講解自己的觀潮經(jīng)歷,然后筆者又說:“錢塘江大潮確實很壯觀,現(xiàn)在老師帶領還沒有看過的同學一起來了解一下?!辈⑼ㄟ^多媒體課件展示了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最后筆者以“我們祖國的美麗景色還有很多,大家以后可以多走出去看看”這樣的引導語言來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
2.借助問題引導,引發(fā)學生對德育元素的思考分析
優(yōu)質德育教育離不開學生的自主探索和思考,因而教師在對文章德育元素的引導教學中,應當結合元素性質及學生實際生活和心理需求,以學生感興趣、切合學生日常生活的引導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積極性,以主動學習模式促進德育教育工作的質量提升。例如筆者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的教學中,首先通過PPT為大家展示了周總理的生平,并提出相關問題:“文中哪些細節(jié)描寫體現(xiàn)了中華不振現(xiàn)象?”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內自由討論,學生們的討論十分認真,最后總結出了“洋人得意洋洋”、“婦女衣衫襤褸”、“巡警訓斥婦女”、“圍觀人群緊握拳頭”等答案,筆者對學生的回答做出了表揚和鼓勵并對學生說:“不忘歷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來,周總理的故事告訴了我們讀書的意義在于為國家崛起,同學們要嚴格要求自己,爭取為祖國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p>
3.結合課外活動,促進學生對德育元素的深入理解
課外活動中的德育滲透有助于課堂德育工作的鞏固,學生通過課外活動的參與,有助于所學德育元素的消化和吸收,進而將所學德育知識更加靈活地應用進自身的實際生活中,促進個人習慣及道德品質的正確培養(yǎng)[3]。在此階段教師可利用語文教學中的寫作教學或課外閱讀教學,為學生布置相關程度較高的寫作任務或閱讀任務。例如在《小英雄雨來》一文的教學中,筆者為學生播放了相關影視資料片段,并鼓勵學生進行讀后感、故事仿寫和續(xù)寫,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在此過程中有同學寫雨來長大后去參加了八路軍、有同學寫雨來在潛入水底后改道去給八路軍送了消息,大家一塊消滅了來村的日本鬼子,筆者讓文筆優(yōu)美,創(chuàng)造性強的學生將自己的文章在課上朗讀,并對學生文章做出點評。
結束語:
結合以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合德育教育,需要師生雙方的共同努力,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引導者,應及時學習優(yōu)秀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多思考多改進,以適應學生心理需求又不失教育意義的教學方法,將德育教育融合進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形式不斷創(chuàng)新優(yōu)化,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及思想道德品質的共同提升。
參考文獻:
[1]魏培紅.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與融合的方法探析[J].考試周刊,2019(23).
[2]李義黨.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好家長,2019(20).
[3]王金然.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探析[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