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76歲的孟祥德和女兒一起坐在村里的古樟樹下,不遠處,就是他耗時一個多月終于完成重修的小道。家住浙江桐廬縣磚山村的孟祥德介紹,從自己記事起,村里男女老少進出都靠眼前這條小路,后來村里通了公路,小路便漸漸退出舞臺,只有一些想來拜訪老樟樹的游客時不時經(jīng)過。“我們這棵樟樹有上百年歷史了,不少家長都愿意帶孩子來看一看,但因為路不好走,經(jīng)常有孩子摔跤。對此我心里很難受。我今年70多了,等不了了,索性自己找人重修?!?/p>
?決心修路后,孟祥德張羅了村里幾位堂兄弟,又請了工人,開始投入古道的修整當(dāng)中。不久,兒女獲知此事,在一開始的驚訝之后,兩個孩子也對父親的行為提供了支持,大兒子甚至還主動加入修路工人行列,開始每天陪父親挖石料,和水泥。據(jù)孟祥德的女兒介紹,修這條古道所用的石料都是父親和哥哥嫂子還有其他村民一起去15公里外的河岸上撿回來的,“要專門挑那種表面平整的才行?!本褪强恐@些精心挑選的石頭,孟祥德他們成功修好了146個臺階的上坡路。
?整個工程花費了3萬多塊錢,其中一部分是孟祥德自己的積蓄以及兒女的援助,還有一大部分是村里人自發(fā)籌集的資金。“光靠我的話,肯定還是有些吃力,我和老伴都沒有退休金,要拿幾萬塊錢也不容易。”女兒補充說,“這個嶺挺高的,工人爬上爬下背一天石頭我爸給他200塊錢,和水泥之類稍微輕松一點的一天160元。都是村子周邊的人,人數(shù)也不固定,看誰有空我爸就去約誰,有時候一天兩三個人,有時候稍微多點。我爸自己全程義務(wù)勞動。”
?這段時間,許多桐廬當(dāng)?shù)厝硕技娂妬砉诺来蚩裟?,他們?dāng)中既有奔著古樟樹來的,也有在聽聞孟祥德老人事跡后專程來拜訪老人的,還有不少媒體也紛紛聯(lián)系老人想要采訪他。對此,孟祥德老人害羞地笑了笑說:“我這個人很低調(diào)的,基本都拒絕了。”女兒透露,在父親修路的消息傳出去后,有不少網(wǎng)友都提出要捐款,村里也表示可以幫忙解決一部分原材料的費用,但都被父親拒絕了。
(摘自《北京青年報》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