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華林
金蟬鳴唱,夏日已至。隨著中考的結束,又一屆的學生踏上人生新的征程?;驖M懷期待,或略有遺憾,歲月終究還是帶著我們進入了下一個輪回。
自15年至今,我來到東風中學已有四載。四年的教學歷程,一如剛畢業(yè)的學生,有滿滿的收獲,亦有些許遺憾……
自七年級伊始,我就堅持著“七年級重習慣,八年級重方法,九年級重能力”的教育原則,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遵守課堂紀律,不擾亂課堂秩序,不干擾他人學習;每天作業(yè)保質保量完成,不拖沓;每天練字,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前預習課文,自己處理生字詞;朗讀課文,聲音洪亮,要有美感韻律感……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雖然做這些工作很繁瑣,又需要很大的耐心,但是一個學期堅持下來,班上的學生有了明顯的變化,一直到中考前,當所有的老師都在抱怨課堂上死氣沉沉缺乏活力的時候,我的兩個班級的課堂依然能夠做到循規(guī)蹈矩、書聲朗朗!從中,我總結了,定立規(guī)矩很簡單,但是,要想真正行之有效,還需老師堅持執(zhí)行,如果制定規(guī)則的人都不想堅持下去,又怎么能奢求十幾歲的學生去嚴守規(guī)則呢?
我很慶幸自己當初的堅持,雖然個中心酸難以言表,但是,七年級一年的付出換來的是,后兩年我能把全副心思放在學生的學習上,絲毫不用擔心紀律問題,如此一來,便覺值了!
從八年級開始,我就注重教會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法,答題技巧,不厭其煩地帶領學生梳理重點知識點,對比、歸納、總結、鞏固、訓練、落實,以此幫助學生掌握答題方法,把握答題思路。
到了九年級,我就著手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能力,讓學生適應考試題型,形成自己的答題思路,培養(yǎng)解題能力。
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使得我這三年的工作得以順利的開展,也讓我明白了,教書育人是一項有關國計民生的大事,作為一線教師,必須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清晰的教育思路,長遠的目標規(guī)劃,還要有“把冷板凳坐熱”的超強耐心,以及處處為學生著想的愛心。
新一屆的學生即將如約而至,回顧過去三年的經(jīng)歷,除卻感嘆,我想,更多的應是反思。新一輪的教學工作即將展開,這一次的挑戰(zhàn)更大,因為語文更換了全國統(tǒng)一使用的新部編教材,除了秉承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重細節(jié)管理。所謂細節(jié)決定成敗。關注教學中的細節(jié),提高備課上課質量,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的能力,注重檢查學生課后落實情況,提高作業(yè)批改質量,關注批改后學生的反饋情況……事無巨細,不懼繁瑣;關注與學生相處中的細節(jié),注重言談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有時,也許只是你的一個無心的舉動便能觸動學生的內心,讓其對你“言聽計從”。曾經(jīng)有個性格內向的學生寫信給我,說道:“老師,一開始,您是那么的嚴厲,總讓我不敢靠近??赡且淮危以谀霓k公室里,你嘴里說著話,手卻輕輕抬起,拂走我臉上的一根掉落的睫毛,眼里滿是溫柔。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您離我這么近,近到愿意把所有的心里話都跟您說……”這一件事,讓我認識到了細節(jié)的重要性。我們常常說,親其師方能信其道,你看,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便能做到,何樂而不為呢?
二、注重能力提升。無論是新教材,還是當今社會發(fā)展,都需要有能力的全面型人才。因此,在教學中,應時刻關注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注重培養(yǎng)其能力。語文教學不能空落在死記硬背上,死記硬背,近,不利于中考得分,遠,不利于學生成長,百弊無一利。不如立足教材,學習方法,提升能力。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三、重視積累。能力的提升不在一朝一夕,更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辦到,需要長期的知識積累。于語文而言,積累尤為重要。故,在新學期開始,我便對學生提出長期的閱讀要求,制定詳細的讀書計劃,定期作出檢查,以便更好地督促學生閱讀。在日常的教學中,我也時時刻刻引導學生學會充分利用一切資源,積累名言警句,積累詩文名句,積累社會熱點,積累生活常識……只有有了充足的知識積累,才能自由地構筑心目中的高樓大廈!一個沒有足夠多知識的人,又何談思想!
以上只是我在教學中的一點淺薄認識,我知道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要走的路也還很長,但我仍會“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服務好社會,也成就最好的自己!
當這個夏季褪去她一身的燥熱,迎來金秋的碩果,遠方的星辰閃爍,黎明在前,夕陽已落,而我,一路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