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日,在萬眾矚目下,在14億中華兒女的翹首企盼中,我們終于迎來了新中國70周年華誕。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深情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來波瀾壯闊的歷史。在講話結尾,他高呼,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偉大的中國人民萬歲!
新中國迎來70周年華誕,世界目光聚焦中國北京。慶祝大會上,舉行了震撼人心的閱兵,伴隨著雄壯的軍樂聲響起,中國軍人英姿勃發(fā)、昂首挺胸,他們踏出的步伐鏗鏘有力,仿佛歷史的心跳。這是令中國人無比自豪和驕傲的時刻,鮮艷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
盛裝的天安門廣場,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從盛大的國慶閱兵到歡樂的群眾游行,轟鳴的禮炮、嘹亮的口號、鏗鏘的步履、喧天的鑼鼓、紛飛的氣球、自信的歡歌……生動的畫面?zhèn)鞅槲逯?,歡樂的笑臉感染世界。
70年風雨兼程,70載壯麗輝煌。一個歷經滄桑的東方大國,從沉睡中醒來,于一窮二白中奮起,在艱難險阻中奮進,迎來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在這特殊的“中國時刻”,來自世界各地的賀電賀函飛向北京,祝福中國永盛恒昌。
為中國成就叫好,為中國理念點贊,思考中國道路,展望中國未來……真摯的祝福話語,承載著世界各國人民的深情厚誼,70年砥礪奮進的中國史詩,贏得全世界由衷喝彩。
這70年,是中國與世界關系長卷中非同凡響的篇章。展望未來,走在民族復興大路上的中國,必將帶著70年發(fā)展積蓄的“持久力和續(xù)航力”,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果貢獻世界,譜寫人類命運與共的新篇章。
多維解讀
角度一:致敬人民英雄
國慶前,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勛章獎章后發(fā)表了重要講話,發(fā)出了堅守和奮斗的號召,激蕩起共同譜寫新時代人民共和國壯麗凱歌的壯志豪情。至高褒獎,無上榮光。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他們是共和國最閃亮的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坐標,是每一個中國人心中最值得敬仰的時代偶像。共和國不會忘記英雄模范,每個有良知的中國人也不會忘記英雄模范。
角度二:致敬人民軍隊
國慶閱兵,戰(zhàn)機翱翔,戰(zhàn)車浩蕩,虎賁云集。這次大閱兵,不僅所有受閱裝備均為國產現(xiàn)役主戰(zhàn)裝備,信息化程度普遍比較高,而且東風-41洲際戰(zhàn)略核導彈、長劍-100巡航導彈等新型武器裝備“首秀”,更成為熱點話題。這場“富有中國氣派、體現(xiàn)時代特色、展示強軍風采”的閱兵盛典,讓我們更加堅信:只有國家不斷向前發(fā)展,你我才會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角度三:致敬新的時代
在國慶招待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重要講話:“70年來,中國人民勇于探索、不斷實踐,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中國人民意氣風發(fā)走在了時代前列!”穿越70年時空,讓我們繼續(xù)奏響新中國奮斗交響曲,高唱新時代奮斗者之歌!
角度四:致敬偉大祖國
70載風雨兼程的前行,70年不舍晝夜的奮進,偉大的中國人民用智慧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舉世矚目的東方奇跡。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我們從貧窮走向富庶,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落后走向進步,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70年砥礪奮進,70年凝心聚力。我們矢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團結一致,銳意進取,接續(xù)奮斗,譜寫壯麗輝煌的偉大史詩。重溫新中國70年的崢嶸歲月,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中國的偉大,激發(fā)了我們內心的愛國情懷。
從大閱兵感受中國的光榮與夢想
◎趙清源
旌旗飄展,三軍雄列。10月1日上午,人民解放軍第十六次在天安門廣場接受祖國人民的檢閱。
這一次大閱兵,參閱人員的年齡范圍從20歲左右的青年官兵到60多歲的高級指揮員,幾代官兵同場受閱,讓紅色傳統(tǒng)、紅色基因賡續(xù)傳承。
這一次大閱兵,首次出現(xiàn)了戰(zhàn)旗方隊,一面面從各軍兵種和武警部隊榮譽功勛部隊遴選出的戰(zhàn)旗,歷經戰(zhàn)火洗禮和歲月沉淀,體現(xiàn)出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光輝歷史和輝煌戰(zhàn)績。
這一次大閱兵,出現(xiàn)了第一支由軍委機關、五大戰(zhàn)區(qū)、各軍種和武警部隊抽調組指揮人員組成的方隊,這也是參閱方隊中將軍人數最多的方隊,將軍競列,勁旅同攜,在新中國的閱兵史上,這更加具有特殊的政治寓意和深刻的改革印記。
這一次,所有受閱裝備全部國產,新型武器裝備的比重和信息化程度都比較高。今昔對比,這不僅是武器裝備發(fā)生的巨大變化,更是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明證。
受檢閱者,既有“父子兵”,還有“夫妻檔”。父親袁德華和兒子袁峰同在火箭軍部隊,他們同時駕馭大國長劍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胺蚱迿n”是即將脫下軍裝的女兵梅月圓和丈夫李士揚,他們在受閱訓練中互相關心,為綠色的軍營增添了濃濃的人間溫情。
不論是“父子兵”,還是“夫妻檔”,都詮釋著人民子弟兵的深刻內涵。“人民”二字重千鈞,為了人民,是人民子弟兵的基因密碼和政治本色,更是人民子弟兵所承載的期望與責任。
這次大閱兵,還是個“圓夢時刻”。圓的不只是國民的某些情結,還有很多受閱官兵的愿景。值得一說的是,受閱官兵中有個普通但不凡的子弟兵——程強。2008年汶川地震,當空降兵部隊的救災車隊緩緩駛離災區(qū)的時候,12歲的程強舉起了“長大我當空降兵”的標語——這一幕成為當年災區(qū)群眾送別人民子弟兵的經典畫面。11年后,已是空降兵某旅“黃繼光班”第38任班長的程強,和戰(zhàn)友們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走過天安門,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長空獵獵,鐵骨錚錚。當陽光打在鮮艷的國旗上的時候,當堅實而響亮的步伐震動大地的時候,當一件件大國重器在天安門廣場巍然駛過的時候,我們都會從心底涌起家國天下的壯志豪情,我們都會真誠地祈盼國家發(fā)展,和平永駐。
共和國的國慶大閱兵承載了幾代人的光榮與夢想,也升起了無數人的驕傲和希望,這里是中國人民站起來的地方,也是匯聚全世界目光的地方,更是書寫歷史的地方。人民軍隊通過天安門的80分鐘,是屬于全體中國人的高光時刻。
(摘自《新京報》2019年10月1日)
青年觀點
★謝偉鋒:國慶閱兵,人民為之歡呼,祖國為之自豪,世界為之矚目。對它的記錄和報道,無疑是要體現(xiàn)中央級媒體矩陣的體量和能量。
★陳卓沁:短短七十年,祖國創(chuàng)造出一個讓世界驚嘆的奇跡。崛起的新中國,正昂首走向復興!
★郝慧:這次國慶閱兵典禮向世界展示了新時期我軍革命化、現(xiàn)代化、正規(guī)化建設的巨大成就。我為自己是“炎黃子孫”感到自豪;我為是中華民族的兒女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