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玲
“倪書記,你來了,快進屋坐!”
“倪書記,吃飯沒?中午來家里吃吧!”
……
這是濟源市邵原鎮(zhèn)牛莊村貧困戶見到駐村第一書記倪大帥時的“標準”問候語。樸實的話語滿懷著熱情,也充滿了對倪大帥的感激。
牛莊村村民于小針家有3個兒子。多年前,她的大兒子因肢體殘疾失去了勞動能力且需要長期吃藥,二兒子和小兒子正在上學(xué)階段,需要大筆費用支出,但由于她的家里沒有經(jīng)濟收入來源,日子過得十分艱難。2014年,她家被定為省級貧困戶。
2017年11月,第一書記倪大帥走訪了解情況后,幫助于小針的兩個兒子申請了助學(xué)資金,通過國家“六改一增”的扶貧政策將她家修葺一新。此外,為了幫助他們早日脫貧,倪大帥幫助她和丈夫申請了公益性崗位,倆人每月有了2570元的收入。大兒子身患殘疾,倪大帥為其申請了低保戶,從此每月有了420元的經(jīng)費補貼。與此同時,倪大帥還幫助于小針兩個上學(xué)的兒子申請了雨露計劃,每人每年又補貼3000元。在倪大帥的幫扶下,于小針本人還被評為居民組小組長,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倪大帥不知道,他所做的這一切,于小針將其悄悄地用筆記到了紙上:“駐村工作隊的關(guān)心,讓我們一家人感到無比溫暖,感謝黨和政府,感謝我們的幫扶同志,如今我被評為小組長,要更加努力,擼起袖子加油干,摘掉窮帽子,早日過上小康生活!”
村民李海明常年患病,身體虛弱,行動不便,一大家擠在邵原鎮(zhèn)街邊一座廢棄的土窯里。為了養(yǎng)活家人,他的兒子李亞新不得不輟學(xué)外出打工。平日里,妻子不僅要照顧病中的他,還要操持家務(wù),生活十分艱辛。了解情況后,倪大帥通過相關(guān)扶貧政策,不僅為李海明治了病,蓋了新房,還給他兒子在濟源鋼廠找了工作。
“以前家里窮,連病都不敢去看,倪書記給我們帶來了扶貧好政策,月月都能領(lǐng)補助呢!”李海明高興地對筆者說道。如今的李海明身體狀況大為好轉(zhuǎn),還可以下地走路。
“扶貧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帶領(lǐng)貧困戶脫貧致富。”這句話一直深深刻在倪大帥的心里。兩年的扶貧工作,倪大帥帶領(lǐng)駐村工作隊,在濟源市國土資源局黨組大力幫助和支持下,不僅為牛莊村整治了110畝土地,修建了村道、蓄水池,還建起了養(yǎng)牛場,增加了村里的集體收入。
2019年是倪大帥在牛莊村的第三個年頭。如今牛莊村的貧困戶也只剩下3戶3人。村民們大都安居樂業(yè),生活其樂融融。“3戶不脫貧,我堅決不離開!”倪大帥堅定地說。(作者單位:濟源市國土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