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科偉
美好的早晨容不得晚,于是便起了個大早。
走進古鎮(zhèn)的巷子,性子也就慢了下來。路很窄,夾在老屋的墻隙間,卻也覺得涼快。老巷的墻是土砌的,沉淀著歲月的味道,任由一撥撥人給它上妝,繼而又被一場場雨褪去了脂粉,末了還是最初的風骨。
帶著一路的好心情,沿著青瓦白墻愜意地往巷子深處走去。高高低低的院子鎖不住鶯啼燕舞,聞得見元曲里的四月天,品得出吟游詩人的平平仄仄。
轉過一處墻角是座大院,門匾上的“黃家祠”幾個大字早已褪去了金箔,泛著微黃。大門未緊閉,留著一道過人的縫。我推開門好奇地向院內窺望。樹下,一個老婆婆坐在輪椅上,倚著桌,兩只手在撥弄著些什么。
輕輕地敲了敲門,未應,我便擅自闖了進去。走近老婆婆,我站在一旁端詳著,才發(fā)現(xiàn)她在剪紙。一雙蒼老的手長著老繭,歲月使她手上的皮膚像老樹般干枯,卻束不住她的靈巧。四方的紅紙,輕輕對折,上挑一眼洞,下劃幾彎新月,再張開,赫然是一對喜鵲模樣?!昂每磫??”老婆婆突然開口,我猛地一驚,在愧疚里連連稱贊。
老婆婆笑了笑,又抽出一張紅紙來,汗水卻從銀框眼鏡旁滾了下來。我一驚,才注意到老人家溝壑縱橫的額頭上滿是密密的汗珠兒,樹蔭早已隨太陽的升高轉到了一旁?!皹湟捕d掉了呢,太陽都擋不住了……”老人家笑著嘀咕道。我心頭猛地一震,不由為其這種專注力所折服。走到老婆婆身后,輕輕地而又鄭重地將手放在了輪椅的握柄上,盯著她的手,不敢有太大的動靜,慢慢地將輪椅推到了樹蔭下。
老婆婆又呵呵地笑了起來,右手從懷里拿出一張小小的紙,顫顫地遞了過來。
我雙手接過來,受寵若驚。慢慢打開折起的剪紙,正是那小巧的紅喜鵲模樣,惟妙惟肖,活靈活現(xiàn)。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古鎮(zhèn)里,余蔭下,任時間從指尖劃過,站著不說話,就已十分美好……
(指導教師:姜見知)
風吹流年:
嚴謹?shù)慕Y構與獨特的視角點亮了全篇。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很平常的地方,但因為小作者有一顆細膩的心,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于是樹底下的老婆婆和她的巧手就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特寫鏡頭別開生面,字里行間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氣息。全文清新秀逸,樸素而不落俗套,可讀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