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 楊邦俊
寫作概說
勞動永遠(yuǎn)是人類幸福生活的基礎(chǔ)。有哲人說,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勞動不僅給人們帶來物質(zhì)財富,更給人們帶來精神財富。李大釗也曾說:“我覺得人生求樂的方法,最好莫過于尊重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比藗冊趧趧又校米约旱闹腔酆碗p手,創(chuàng)造了五彩斑斕的世界。
勞動是美好的,勞動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我們禮贊勞動與勞動者,本身就是對勞動的肯定與向往。讓我們在勞動中培養(yǎng)熱愛勞動的感情,練就勤勞而又靈巧的雙手,努力成為熱愛勞動的人吧!
本月,我們以“勞動——歡樂和美好的源泉”為話題,進(jìn)行場景描寫訓(xùn)練。我們既可以寫自己的勞動經(jīng)歷,也可以寫自己觀察到的勞動場面,從中感受勞動的快樂、生活的多姿多彩,將自己融入勞動生活中,對勞動進(jìn)行審美觀察,抒寫詩意的、創(chuàng)造的、充滿愛的勞動生活。
寫作例說
一、關(guān)注日常家務(wù)
寫自己觀察到的勞動場面,距離大家最近的就是家人的家務(wù)勞動。父母的居室打掃、洗衣做飯、養(yǎng)花養(yǎng)狗等均可入題為文,全看我們審美觀察的選點能力,看大家能否精心選擇細(xì)節(jié)并擴展美化。這次寫作,既可以從觀察者角度下筆,也可以從參加者的角度行文。
[例文展示]
家鄉(xiāng)的魚糕
王寧晗
在我們當(dāng)?shù)?,打魚糕是特有的文化習(xí)俗。每逢春節(jié),家里的重頭戲就是打魚糕了。魚糕是用魚肉、豬肉和雞蛋作為主要原料加工蒸制而成的,是各種宴席上的頭道菜,俗稱“頭子菜”。
今年春節(jié)前的一個早晨,奶奶又開始打魚糕了。
剛走進(jìn)廚房,我就差點被趕了出去,奶奶嫌我礙手礙腳,我只好在一旁觀看。
奶奶先將魚身分成兩半,然后去掉脊骨、魚胸骨刺和魚皮,又剔去紅色的魚肉,剩下的才用來打魚糕。我疑惑不解地問:“這是為什么?”奶奶只是說:“魚皮腥味重,紅肉影響魚糕色澤。做魚糕,得講真材實料?!苯酉聛?,奶奶將魚肉剁成細(xì)密的魚茸。她熟練的手法有如秋風(fēng)掃落葉,不大一會兒,所有的魚肉就被剁成了“泥狀”——軟軟地堆在一起,冒著一道道的油光。
其他配料也相繼準(zhǔn)備停當(dāng),一場“打魚糕”的精彩表演開始了。只見奶奶的肩膀不停地聳動,手里的刀,隨之上下飛舞,與砧板不停地碰撞,發(fā)出“篤篤”的聲響,那聲音極富節(jié)奏,聽起來像一支優(yōu)美的舞曲。
就要拌料了,奶奶招呼我過去幫忙,讓我把她的袖子挽得老高??匆娔切┯屯敉舻母饬?,我有點下不去手。而奶奶卻熟練地將它們混合在一起,不斷地攪拌,不停地摔打。耳邊盡是肉餡拍打撞擊的聲音,姜蒜的香氣已經(jīng)從盆里飄進(jìn)了鼻孔。奶奶讓我拿起生粉慢慢往里加,剛一倒下,奶奶就快速地攪動起來,一下子生粉就被肉給吞沒了。隨著蛋清的加入,盆里的肉似乎更加滑嫩,溫潤得像嬰兒的臉。蛋殼堆成了小山,奶奶頭上也冒出了細(xì)密的汗珠。
奶奶將肉泥鋪在了蒸籠的格子上,將蒸格高高疊起,放到事先燒沸的水上開始烹蒸。灶膛里柴火燒得正旺,火光熊熊,映紅了半邊廚房。鐵鍋邊沿逸出了些許白煙,蒸籠周圍慢慢有了霧氣,逐漸彌漫了整個廚房。廚房里火光、霧氣、香味交織在一起,春節(jié)的年味也跟著濃了起來。
不一會,魚糕蒸好了,奶奶在上面抹上蛋黃,回鍋再蒸上五分鐘——白嫩的魚糕映著金黃的蛋皮,“食魚不見魚”的魚糕,就這樣成了我們家家戶戶佳節(jié)必備的佳肴。
[例文導(dǎo)引]
《家鄉(xiāng)的魚糕》選擇的是美食制作這一題材,通過對美食制作過程的敘寫,展示了奶奶制作魚糕技能的熟練。由于魚糕是中國的傳統(tǒng)美食,文章的立意就有了傳承美食文化的意味了。其實,大家在選擇日常家務(wù)場景時,其立意還可以定位為親人們對大家的愛:一道可口的菜肴,一件洗好的衣物,收拾整潔的臥室等,都可以寫成文章,只要將親人對自己的情感用實實在在、點點滴滴的勞動場景表現(xiàn)出來就可以了。
二、抒寫詩意勞動
對勞動場景進(jìn)行詩化處理,寫出勞動的詩意,也是場景描寫的重要方法。通過這種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抒發(fā)作者自己的主觀情感,給勞動涂上一層濃重的詩意色彩,更能折射勞動的歡樂和美好。
[例文展示]
縫紉的童年
陳欣苗
每次學(xué)校放假,我都要到媽媽那個掛滿窗簾、擺滿布匹的小店去轉(zhuǎn)一轉(zhuǎn)。
有一次,我見她穿了好幾次針線都沒有成功,連忙上前幫她一下穿過。她笑道:“呵呵,老了,看不清了啦,以前我跟你一樣麻利?!眿寢尩脑?,不由得讓我想起了以前的時光。我的童年就是在這小店度過的。
不記得有多少個夜晚是這樣度過的:我搬好小板凳,坐到小店里一角媽媽的對面,注視著媽媽的工作,媽媽則監(jiān)督著我寫作業(yè)。隨著媽媽的腳一掂一踩,“噠噠噠、噠噠噠”的縫紉機聲響起來,美妙夜曲就開始唱了起來。
媽媽端坐在她自己縫制的金邊布包著的木椅上,上身微微前傾,眼睛緊緊盯著縫紉機的臺面,雙手忙而不亂。隨著雙腳輕貼在踏板上的上下擺動,機器開始響動起來。漸漸地,漸漸地,節(jié)奏加快,媽媽的雙腳前后急促地踩踏,仿佛是在跳踢踏舞,縫紉機則發(fā)出“噠噠噠、噠噠噠”的音響。她一手捏搡著布料,不停擺弄著布料的位置,一手半抬起,扯平布料,動作十分嫻熟,揮灑自如。縫紉機的針頭隨著節(jié)奏上下跳動,牽引著細(xì)細(xì)的絲線在布料中穿梭。她時而轉(zhuǎn)動旋梭,控制著針線的傳動。各色光澤柔順的布匹傾瀉著,流動著,多彩而絲滑,猶如彩色瀑布,源源不斷。在“噠噠噠——噠噠噠”忙碌的歌聲里,一件件優(yōu)美的“作品”被媽媽創(chuàng)作出來。
那時的夏季,小店里亮著白熾燈,有不少蚊蟲在燈下飛舞,而我們從不覺煩悶。媽媽總是喜歡與我閑談,問一些我的事情:如最近認(rèn)識了幾個小朋友?最愛學(xué)哪門功課?學(xué)校有好玩的事沒有?每當(dāng)我說到有趣的事情,媽媽總是笑得很開心,嘴角微微上翹,眉眼彎彎的。
細(xì)細(xì)回想,仿佛一切都還在昨天。縫紉機不停地轉(zhuǎn)動著,“噠噠噠——噠噠噠”,聲響彌漫在空中。媽媽端坐在縫紉機前,她年輕時候的模樣還是那樣清晰。一頭黑發(fā)隨手扎在腦后,眼角含著笑。有時,額前還有一層細(xì)密的汗珠。
泰戈爾曾說,詩人把他最偉大的童年時代,獻(xiàn)給了世界。德國凱斯特納也曾說,童年是生命之樹。我的童年之所以精彩,是媽媽用縫紉機親手縫紉的。時光不停地流逝,但在我的心中,媽媽卻還是縫紉時的那般溫柔,她的美麗映在那個掛滿窗簾、擺滿布匹的寧靜而溫馨的小店里。
[例文導(dǎo)引]
《縫紉的童年》這篇習(xí)作,凸顯了自己童年時對媽媽勞動情態(tài)的認(rèn)知。作者將縫紉這一特定的勞動場景刻畫下來,并深深地傾注了自己的情感——虛實相生的筆墨,使媽媽的形象有了詩的意境,勞動的場景充滿了無限的詩意,因而能夠久久地留在讀者的心中。
三、體驗生活艱辛
父母的辛勞,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理解的。用心去觀察父母的工作場景,我們觀察到的就不僅僅是父母工作的辛苦,更多的是生活的不易。并不是每一個人的家庭都是富豪之家,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勞動家庭。從子女的角度去觀察父母,去體驗他們生活的艱辛,從而感恩父母的付出,我們才能真正實現(xiàn)心靈的成長,寫出佳作。
[例文展示]
我的媽媽
高雯琦
“真是又疼又癢,”媽媽一邊用手撓腿一邊說,“這真是太要命了,你們都不懂?!蔽铱催^去,媽媽正把腿擱在小凳子上,幾條抓痕清晰可見。她的皮膚原本很白,但如今卻是疤痕累累,仿佛被什么東西噬咬過一般。
媽媽在毛巾廠上班,從中學(xué)畢業(yè)開始到現(xiàn)在,她已在那兒工作了25年。在毛巾廠工作的人有個通病,就是一到夏天,隨著氣溫的上升,一雙腿就很容易因沾上棉絮而過敏。媽媽就是這樣,每年夏天都因此叫苦不迭,打針吃西藥喝中藥都沒什么效果。
“你明天要不到廠里幫我做點事情,反正在家也沒事干,干脆就當(dāng)作社會實踐了?!眿寢対M臉期待地看著我?!拔也挪蝗ツ?,天這么熱?!蔽翌^也不抬地繼續(xù)玩著手機?!澳憧纯次业耐?,好癢的?!眿寢岄_始用起苦肉計來。我轉(zhuǎn)念一想,正好去看看她的工作環(huán)境,同時想想怎樣預(yù)防過敏,讓她的腿好受一點。于是,我就答應(yīng)了。
第二天一大早,剛剛6點鐘,媽媽就把我叫醒。洗漱完畢,跨上了媽媽的摩托車,很快就跟她到了廠里。媽媽平時總是第一個到廠,后來,領(lǐng)導(dǎo)就干脆給她配了一把車間大門的鑰匙。打開門,幾張長長的木桌子擺在中央。上面堆滿了毛巾,桌子四周擺放著幾部縫紉機。環(huán)顧四周,竟然沒找到一臺空調(diào),只看見每個座位頂上吊著的燈管和電扇。
媽媽徑直走到自己的工作臺前,到倉庫抱了半米高的毛巾,放在身旁?!澳阆瓤次易鲆槐椤!眿寢屖炀毜啬闷鹨粭l毛巾,用剪刀剪去多余的線條,正反檢查一下是否有縫紉的瑕疵,最后提起毛巾抖落棉絮,一條毛巾就算是檢驗完了。媽媽的手指迅速地在毛巾上游走,一條接著一條,達(dá)到一定數(shù)量后,打包,稱重,在包裝袋上寫著數(shù)據(jù),這才算真正完成。不到半個小時,媽媽就已完成了5包。
“你來試試看!”媽媽鼓勵說。我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但剪刀卻好像始終不聽我的使喚,不是從手中滑落,就是不能準(zhǔn)確地剪對位置。
隨著時間的流逝,來上班的工人越來越多,機器開始運作起來,嘈雜聲充斥著整個車間,棉絮漫天飛舞,粘到頭發(fā)上,粘到被汗水浸濕的衣服上,沾到裸露的皮膚上。頭頂上的吊扇“吱呀呀”地轉(zhuǎn),仿佛一位年邁老者的呻吟。
一天很快過去了,直到車間里空無一人。媽媽看著計數(shù)本上滿滿一大面的“正”字,才滿意地鎖了門離去。這個小車間又恢復(fù)了寂靜,就像早上剛來到的那樣,仿佛什么都沒發(fā)生過。
看著身上沾滿了棉絮的媽媽,作為女兒,我終于明白了媽媽過敏的原因,我的心里酸酸的,明白了媽媽工作的艱辛。那雙腿在別人看來,或許有點猙獰恐怖,但在我眼里,卻是最美的。媽媽是個平凡的工人,但她是個不平凡的母親。我跨上媽媽的摩托車,從背后環(huán)抱住媽媽,頭靠在她的背上,看著夕陽緩緩從西方落下,染紅了半邊天。
[例文導(dǎo)引]
《我的媽媽》直面父母的工作場景,讓人看到了一個真實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媽媽從事的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工作,但卻兢兢業(yè)業(yè)。當(dāng)女兒真正接觸到了媽媽的工作后,才開始理解父母的艱辛。文章語言質(zhì)樸,娓娓道來,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擬題寫作]
請以“勞動是歡樂和美好的源泉”為話題,聚焦自己的生活,觀察自己周圍的人,描寫他們勞動的場景或描寫自己的勞動經(jīng)歷,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1)自選角度立意;(2)內(nèi)容要充實;(3)文體不限。投稿郵箱:gzsyy20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