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文化導入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進行文化導入的基本原則,最后從信息化導入、文化背景導入、情景導入、價值觀導入、詞匯教學導入等方面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文化導入的策略,希望為我國高職英語老師帶來一定的啟示,在英語課堂中利用文化內容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文化導入
引言: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英語學科為例,教師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會涉及到眾多中外文化,而對于相關的文化導入與滲透具有積極的意義,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也非常符合國教育的理念,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與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下面筆者從自身經驗出發(fā),站在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上談一談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文化導入問題。
一、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文化導入的重要性
(一)利于提高語言交流能力
在高職院校的英語課堂中,教師進行適當的文化導入十分重要,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與理解能力,也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會注重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略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提供給學生更多的交流機會,不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然而進行適當的文化導入,可以讓學生了解英語文化內容,為語言學習創(chuàng)造契機,這樣更利于學生對于英語詞匯,交流用語等方面的學習,對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有較大幫助。另外,教師進行文化背景、文化差異的分析,也可以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從而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二)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高職學生已經經歷了多年的英語教育,其已經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如果在進行重復的語法與詞匯教學,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很多高職學生會對一些國外的文化與理念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文化需求,進行文化導入,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另外,教師結合語境進行文化導入,也可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提升英語學習的印象,在文化傳遞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讓學生保持一定的學習動力。
(三)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優(yōu)秀文化有育人的功能,而教師在進行英語文化導入和滲透的過程中,會講解到一些中西方文化,學生了解到國外文化背景、風俗習慣、交流特色等內容,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還可以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學習,接受各國文化的熏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綜合素養(yǎng)。這都十分符合國家教育的理念,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質,十分利于英語教學的開展[1]??梢姡呗氂⒄Z教學中的文化導入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該重視對于英語文化內容的傳授。
二、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文化導入的基本原則
要想合理的在英語教學中進行文化導入,需要注重以下幾點基本原則。第一要遵循關聯(lián)原則,這是指在導入的內容要與教材知識相關聯(lián),最好可以從教材中傳遞文化信息,利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消化理解。第二要遵循適度原則,教師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要適當導入文化部分,不能混淆基礎知識與文化教學的主次關系,還是要以講授知識為主,連帶性的進行文化滲透。第三要遵循實用原則,高職學校的教學目標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實用性人才,所以教師應該以學生就業(yè)為主導針對性的導入文化內容,避免泛泛而談,盡量與學生專業(yè)相關,為學生的就業(yè)奠定基礎。第四要遵循科學原則,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注重學生感受,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文化導入,從而發(fā)揮英語文化的作用,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2]。第五要遵循開放性原則,英語文化與基礎知識有較大差異,其沒有固定形態(tài),所以教師不必死板進行文化導入,可以讓學生進行開放性學習,通過多種途徑講授文化內容。
三、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文化導入的策略
(一)信息化導入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可以借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文化導入,這樣會給課堂注入活力與生機,將難懂的知識轉變?yōu)楹唵?、形象的內容,幫助學生吸收理解。例如,教師可以構建信息教學平臺,利用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在平臺之上進行文化導入。教師也可以將文化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通過圖像、視頻、音樂、等,為學生提供聽覺、視覺的全方位體驗,讓學生進入英語語境,領略文化魅力。實際上高職學生已經具備了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所以教師可以提前根據課文內容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自由上網查找資料,在課堂教學之前組織分享環(huán)節(jié),由學生進行文化交流。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領悟能力,還可以讓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熏陶,提高核心素養(yǎng)。
(二)文化背景導入
現(xiàn)階段,全球逐漸向一體化方向發(fā)展,國際貿易逐年增多,很多高職學生在進入社會后有可能會與外國人進行溝通交流。高職英語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技巧。在這方面,教師就可以通過文化背景導入的方式,來向學生傳遞西方國家的歷史、風俗、習慣等等內容。例如,可以將西方文化背景融入課堂,比如不可以用Englishman稱呼英國人,教師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就可以闡述其文化方面的原因,因為英國是由蘇格蘭、英格蘭、威爾士等部分組成的,有些的地區(qū)人不喜歡被這樣稱呼,所以就一概不要使用Englishman一詞稱呼英國人,這樣才能在交流時贏得好感[3]。
(三)情境導入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構建情境是非常有效教學方法之一,教師同樣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進行文化導入。高職學校的英語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專業(yè)營造真實工作情景,例如,在給國際貿易專業(yè)學生授課時,可以設置與英美人士進行交易的情景,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與即興交流,然后教師可以講授一些專業(yè)術語,輔助學生提高交流水平。也可以播放相關視頻,將學生分為小組進行自由學習和模仿,之后在班級進行對話展示,最后再由教師指出不當之處。這樣構建特定的英語情景,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也利于學生掌握理解文化內容,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
(四)價值觀導入
不同國家都有自身的歷史文化,而各國人民會受到歷史文化的影響,形成不同的價值觀念。例如,美國人的標簽是樂觀積極、崇尚自由,英國人的標簽是彬彬有禮、溫文爾雅,而中國人的標簽是低調含蓄、謙遜質樸。這些都是不同國家文化所營造出來的國民特色,這些不同的價值觀都已經根植在人類的思想意識之中。所以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可以導入一定的價值觀念,讓學生更加理解外國人的思維意識形態(tài)與思維方式,用英語思維去學習英語課程。
(五)通過文化失誤分析來導入
學生利用英語進行交流溝通時,很有可能因為文化背景不同出現(xiàn)常規(guī)的文化失誤,這時教師可以通過文化失誤現(xiàn)象進行文化導入。以社交英語為例,中國人通常直接稱呼人名,但是用同樣的方式稱呼西方朋友則并不科學,這樣西方人會認為自己沒有收到尊重。所以教師可以列舉文化失誤的案例,從而講解正確的文化內容,教授學生稱呼國外人的多種方式??梢越o學生講授的Mr、Mrs、Miss等常用于稱呼的詞語分別適用于何種場合。例如,Mr有尊敬意味,通常用來稱呼男士,而陌生男士用Sir來稱呼。對于女性來說,青年婦女用Miss稱呼,已婚婦女用Mrs稱呼,如果不了解對方是否已婚,可以選擇用Lady稱呼。另外,不同的價值觀也會引發(fā)一定的交流失誤,比如在中小學長常用的表示關心的“How old are you?”等交流用于其實并不適用于與國外人的交流溝通中,這屬于不正常的問候方式,在真實交流中會使西方人難以接受,所以教師可以取相關的例子,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與交流注意事項,從而降低交流失誤機率。這樣的內容符合核心教育的理念,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
(六)利用詞匯教學導入
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教師可以通過詞匯教學進行文化導入。在西方國家中,很多英語詞匯與漢語詞匯的文化意義并不相同,一些詞匯含有特殊的文化內容。例如,漢語中的孔雀帶有吉祥的意思,表示大吉大利,而英語中的“peacock”則是貶義次,代表裝模作樣、愛慕虛榮的含義。而英文中的“l(fā)andlord”直譯為漢語是地主的意思,然而在英國人的思維中卻是房東和業(yè)主的意思[4]。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教師都可以進行講解,從單詞中進行文化導入,講解詞匯背后的文化意味。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英語教學中講授西方的成語、諺語等,通過這些內容滲透與西方國家的歷史故事、宗教傳說,從而讓學生明白更多的文化知識,提高整體的英語文化素質。
(七)本國文化導入
文化導入不止指西方文化,也指本國文化,所以教師在進行文化導入時還要注重對于本國文化的導入。但是目前這點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時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很多教師對本國文化的講解較少,這樣并不利于本國文化的發(fā)展。因此教師應該轉變觀念,可以將中西方文化進行對比,從而讓學生了解文化差異,消除交流障礙,在培養(yǎng)學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時將本國文化發(fā)揚光大,提高國民的素養(yǎng)。在進行中西方文化比較時,可以讓學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言特征,從而辨別異同,提高英語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Holidays and Festival”這一主題時,可以將中西方的可以選取中西方的著名節(jié)日,即春節(jié)與圣誕節(jié)進行比較。教可以講解圣誕節(jié)的來歷,圣誕老人、圣誕歌曲等眾多內容進行介紹,之后在讓學生討論與春節(jié)相關的內容,通過具體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榮譽感。這樣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更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從而豐富視野,加深對國際文化的印象。
(八)西方文化導入
1.直接呈現(xiàn)西方文化
進行西方文化導入時,教師有時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可以直接為學生導入文化內容,在課堂中與學生分享一些文化信息材料,豐富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氛圍。例如,在講解“Western Music”這一主題時,就是可以選擇,可以選擇“My Favorite Music”作為話題作為切入點,在講解的同時將“Classical Music”、“Jazz”、“Rock and Roll”等話題引出來,并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這樣學生就可以了解文化主題中的運用技巧與表達方式等內容,還可以對西方流行音樂等進行深入的了解。
2.間接呈現(xiàn)西方文化
除了直接導入的方法,也可以進行間接的文化導入,教師可以通過演講、辯論等多種方式開展課堂活動,在生生或師生互動之間,不斷挖掘新的知識,滲透西方文化內容。例如,在講授“Ways of Life”這一主題時,可以提出“Could you talk about your ways of life? ”這樣的問題,然后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并從討論國外人的生活方式與國人的差異。而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滲透西方文化背景,讓學生學習西方人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從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下,國家越來越重視對于學生的文化教育,因此高職英語教師一定要注重文化導入的重要性,可以在課堂中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文化導入,提高學生的視野與見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為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與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趙雪倩.基于任務與過程的英語課堂跨文化教學實證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48):258-260.
[2]王德紅.人文教育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成才之路,2018(23):4.
[3]陳麗麗.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8,20(07):40-42.
[4]但穎麗.對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重要性探討[J].農家參謀,2018(11):143.
作者簡介:代欣,1989.03,女,籍貫:四川隆昌,職稱和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或專業(yè):英語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