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曙陽
摘要:微信作為新媒體的一個重要載體和平臺,成為了大學生人際交往、對外溝通、學習、生活的重要工具。基于這樣的形勢,可以嘗試哿微信平臺應用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過程之中,通過“對微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進行科學定位、對微信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進行開發(fā)、依托微信平臺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以微信平臺為依托建立媒體協(xié)同機制”等途徑,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質(zhì)量,幫助建立心育的長效機制,發(fā)揮微信在溝通、交流方面的獨特作用,有效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好發(fā)展。本文就對微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途徑進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為廣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guān)鍵詞:微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教育途徑稍顯單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僅僅依靠課堂教學的方式來實施,必須要依靠正面宣傳、積極引導和主動干預等多種措施和途徑相結(jié)合的方式來實現(xiàn)。目前,大多數(shù)高校對大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就是心理健康選修課,通過教師主動傳播心理健康基本知識來實現(xiàn)完成教育,這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任務(wù)是遠遠不夠的。一方面,課堂教學缺乏針對性和目的性,無法有效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很多學生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缺乏興趣,對教師的主動宣傳存在抵觸情緒,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無法深入開展,常常流于形式。
(二)教育方法稍顯滯后
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最突出問題就是教育方法滯后,很多高校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合為一體,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性不夠。同時,由于心理問題存在極強的隱秘性,很多學生通常不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咨詢心理問題,或者一些學生對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諱疾忌醫(yī),這就導致教師無法真正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師生之間也缺乏有效的溝通途徑,導致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是淺嘗輒止。此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專業(yè)人才也相對缺乏,很多心理健康教師都是由其他學科的教師兼職擔任,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能力不足,導致心理健康教育也無法取得實際的成效。
(三)教育效果不容樂觀
當前,成長、學習、就業(yè)帶來的壓力讓大學生的心理活動更加敏感,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乃至心理疾病。有專業(yè)人士指出,大學生心理疾病往往與個人的思想品德、個性、人格等問題相混淆,特異性特征并不十分明顯,預防和治療的難度更大。可是,無論是高校管理者還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沒有真正意識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嚴峻性,在教育資源配置、教育目標設(shè)置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短板和瓶頸,無法應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xiàn)實需求。此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一定的長效機制,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導常常是走馬觀花,缺乏及時進行后期的跟蹤、反饋和評估措施,導致很多學生的心理問題無法有效根治,常常出現(xiàn)反復,影響心理教育成效的深入持續(xù)顯現(xiàn)。
二、微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應用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升教育效率
與專業(yè)教學相比,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課時、教師人數(shù)等都相對較少,而且授課主要依靠教師講解等方式來進行,教學的形象性和影響力不夠,趣味性不足,導致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教學效率極為低下。與之相比,微信平臺則具有極強的快捷性和即時性的特點,管理者可以根據(jù)微信管理權(quán)限對微信平臺上的知識內(nèi)容和相關(guān)信息進行及時的更新,而且,可以將一些心理健康知識以視頻、圖表、圖片、動漫等形式展示出來,更加易于引起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心理健康的效率。
(二)有助于提升教育質(zhì)量
微信平臺的一個主要功能就是交際和溝通,而且這種溝通是帶有顯著的隱秘性特征的,很多涉及到情感、行為等學生個人隱私的問題也可以通過微信進行交流。此外,由于心理健康疾病尚未得到學生們的正確認識,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自身存在的心理疾病諱莫如深,甚至覺得難以啟齒。而其他學生則對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存在嚴重歧視情緒,認為患有心理疾病是一件丟人的事情,這些情況都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實施。依托微信平臺,學生和教師可以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和溝通,有利于學生們鼓起勇氣向教師敞開心扉,將自己的心理問題訴說給教師,也有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和心理規(guī)律,從而有針對性地給予專業(yè)的心理干預和心理疏導,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整體情況進行把控和研究,進而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三)有助于建立長效機制
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建立的一個重要難點,就是需要及時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監(jiān)控和跟蹤,可是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滯后幽的特點,依靠課堂教學無法實現(xiàn)這一目標。由于大學生對于微信使用較為普遍,依托微信平臺,教師可以隨時隨地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監(jiān)控,對學生的心理波動和問題進行及時的引導和干預,避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一步惡化,甚至引發(fā)不良后果。
三、微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一)要對微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進行科學定位
一是加強對微信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深入研究。要進一步重視微信平臺、了解微信平臺,對微信在信息傳播、知識宣傳、交流溝通方面的特點都要進行深入探索,將適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一一分解出來,逐項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任務(wù)進行對接,以保證微信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發(fā)揮更大作用。
二是不斷完善微信的開發(fā)與管理水平。在宣傳板塊中,要注重主流宣傳的權(quán)威性、互動}生和趣味性的融合發(fā)展,不僅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也要注重學生接受心理和需求心理的研究,提升微信功能發(fā)揮的最大化。在互動板塊中,則要注重交流的隱秘性,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心理咨詢的隱私,為學生咨詢和解決心理問題掃除后顧之憂,要注重微信自媒體功能的開發(fā),注重朋友圈功能的激活,通過宣傳一些學生戰(zhàn)勝心理問題的小故事,對心理健康的心得體會等,發(fā)揮正向激勵功能。
(二)要對微信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進行開發(fā)
針對微信即時性、互動性的特點,高校應該加強微信宣傳和咨詢等功能的開發(f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是要突出微信平臺的主流媒體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而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等新媒體的應用,各種心理健康知識不斷出現(xiàn),大學生們往往難辨真?zhèn)危苋菀捉o學生們造成困惑。對此,高校一定要發(fā)揮微信快捷、及時的特點,及時推送和上傳一些心理問題知識的視頻、音頻和文章,設(shè)置心理教育公眾號,通過讓學生們關(guān)注公眾號,提升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認知,發(fā)揮微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提升公眾號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二是突出微信平臺的互動作用。要通過建立微信心理咨詢?nèi)旱确绞?,鼓勵學生們對自己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咨詢,及時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干預、引導和治療,有效地將學生的心理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三)要依托微信平臺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
由于大學生學習生活節(jié)奏較快,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較多,心理問題也往往容易反復發(fā)生,因此,可以依托微信平臺,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
—是可以提升學生的自我評估和預防能力。通過微信平臺,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設(shè)置一些心理問題自測問題板塊,鼓勵學生自發(fā)對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科學評估,對號入座找出自己存在的心理問題,然后通過微信平臺查閱相關(guān)專業(yè)知識,自發(fā)地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
二是可以提升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助。通過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引導學生們對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探討,在學生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深化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提升戰(zhàn)勝心理健康問題的能力和自信。此外,教師也可以根據(jù)不同專業(yè)、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設(shè)置不同的微信自主診療室,上傳對應的心理問題和預防措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
(四)要以微信平臺為依托建立媒體協(xié)同機制
在大學校園中,除了微信以外,微博、QQ群、校園廣播、校報等多種媒體并存,各自都有自己固有的受眾群,各自都發(fā)揮著不同的宣傳引導輻射作用。對此,要注重以微信為依托,將不同的傳統(tǒng)媒體、自媒體等有效結(jié)合在一起,發(fā)揮媒體的合作效應。比如,可以借助微信的宣傳功能,開展心理健康宣傳周活動,將微博、微信、QQ群、廣播等多種媒體整合起來,通過心理健康知識問答、心理健康知識競賽、心理健康問題免費咨詢、心理健康問題預防、心理健康專家進校園等多種活動融合為一體,發(fā)揮媒體的協(xié)作作用,進一步強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