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體驗性閱讀、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體驗式教學法創(chuàng)建的是一種互動的交往形式,強調(diào)重視師生的雙邊情感體驗。教學過程中既是師生信息的交流過程,同時也是師生情感的交流過程。教師 “愛學生” ,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重視學生、欣賞學生、傾聽學生的意見,接納感受,包容缺點,分享喜悅。讓學生體驗到親切,溫暖的情感,從而產(chǎn)生積極 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 在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下愉快地學習,并能主動克服困難,奮發(fā)進取。本文旨在探討小學語文中的體驗式閱讀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體驗式教學;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的中心。更好地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應在語文教學中實施體驗性閱讀。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在閱讀文本時自主揣摩、感受、領悟字里行間洋溢的情感和人文精神,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教育”。
一、引導學生在入情入境的讀書中體驗
朗讀是一種最常用的閱讀方式,也是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朗讀既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使學生獲得思想的熏陶,又有助于學生情感的傳遞,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要讓學生自主地、全身心地經(jīng)歷閱讀過程。在讀準、讀熟的基礎上進行自我陶醉式朗讀和欣賞活動。學生可以自由讀,同桌互讀,聽老師范讀,聽同學讀,配樂朗讀,欣賞配樂朗讀。使閱讀水平升級,閱讀活動達到藝術升華。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另外,還可以結合教材主題,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書目,使閱讀更具實踐性。我推薦讀物,書、報、課文,激發(fā)課外閱讀興趣,交流展示讀書成果,穩(wěn)定課外閱讀興趣,加強課外閱讀興趣,變“老師要我讀書”為“ 我要讀書”而逐步提高閱讀的自覺性。通過班級評比“背誦大 王”、“ 故事大王”、“朗讀之星”,開展朗讀競賽活動。我在結合教學數(shù)學統(tǒng)計中,實際操作了一次,建立一個班組圖書角,給學生一次做主的機會,讓學生經(jīng)過幾天的調(diào)查,從科技書、故事書、童話書、文學作品等書中統(tǒng)計出最喜歡的書籍,從而進行了主題為《小鬼當家》的系列活動,現(xiàn)在班組已經(jīng)擁有300本圖書的圖書角,學生如饑似渴地從中汲取知識營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課外得到了延伸。 要激活閱讀教學,就必須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閱讀教學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蘇霍姆林斯基說: “人的內(nèi)心有- -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要合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使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能自己動口,動腦去閱讀、領悟。
二、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情境中體驗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币虼?,我們在教學時要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教學情境,喚醒學生的知覺表象,使學生樂意去體驗。課本向我們呈現(xiàn)的抽象的文字世界,課堂上充分利用靜態(tài)、動態(tài)圖畫,能化抽象為形象,化簡約為具體,還原恰當?shù)漠嬅媲榫常ぐl(fā)學生的直觀感受。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很多,教師聲情并茂的語言、精美的掛圖、巧妙的問題、多媒體動畫等都是創(chuàng)設情境的資源。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不同的課文,選擇不同的方法來創(chuàng)設情境。例如,在教學《詹天佑》一文時,同學們對詹天佑設計的“人”字形線路不是很了解,無法體會到詹天佑的智慧,教師便可以出示“人”字形線路的動態(tài)圖,讓學生看著圖片朗讀課文,一遍結束之后,便有同學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崩蠋煶脽岽蜩F,讓已經(jīng)明白的同學,在黑板上畫一畫簡易圖,并用自己的話介紹為什么這樣畫。就這樣很抽象的文字變成了生動的畫面,學生在體驗中明白了道理,升華了情感。再如學習《愛國將領鄧世昌》這課時,由于學生不了解鄧世昌壯烈犧牲的背景一甲午海戰(zhàn),所以老師可以先找來電影《甲午風云》的片段讓學生欣賞,再結合課文讓學生說說這場海戰(zhàn)中哪一片段讓你感到振奮,哪一片段讓你感到焦急,哪一片段讓你感到擔心,哪一片段讓你感到悲壯。電影片段和文本再現(xiàn)了鄧世昌壯烈犧牲的戰(zhàn)爭場景,更把學生帶入了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所創(chuàng)設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中,學生開闊了視野,也豐富了體驗。
三、引導學生在人文和諧的對話中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語文教學應該在師生平等的對話中進行,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遍喿x教學中強調(diào)“對話”,是對新課程標準下教師教學行為的規(guī)范和學生主體地位的提升,閱讀教學是學生和教師,學生和文本,教師和文本形成的三級對話,讓學生在對話中獲得情感體驗。閱讀教學是一種對話過程,以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為氛圍,以師生互相喚起,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為宗旨,指向?qū)W生人格心靈:的喚醒。在閱讀教學中,必須創(chuàng)設一種 民主、信任、和諧的對話情境,讓學生在對話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增強,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教學《燕子》這課時,先讓學生找春天,自己繪一幅春天的圖畫,課堂上演唱歌曲《小燕子》,通過圖、文、曲結合,讓學生自主探究,然后提出問題“燕子是什么樣子的?”“你從哪里感受到春天的美?”從情境中,學生提高了學習的興趣,說出自己的想法:“燕子有美麗的翅膀。”“燕子穿著一身花衣?!薄把嘧语w得很快?!薄把嘧语w“燕子飛得很快?!薄把嘧语w回來了,我感受到春天很美?!睂W生的這些想法,正是他們的心聲,通過對話,學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讓大自然的美麗與生機走進學生的心靈。學生與文本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是閱讀教學的三組互動關系,在閱讀體驗式教學中,教師也要處理好這三組互動關系。
總之,體驗式閱讀教學,讓學生在情境中、參與中、活動中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感情的升華。不僅鍛煉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而且豐富了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使學生獲得思想的啟迪,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參與閱讀教學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體驗性閱讀能力非一日之功,我們要在《語文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下,擔當起豐富學生體驗與構建學生閱讀體系的重任。在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入情入境的讀書中體驗;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情境中體驗;引導學生在人文和諧的對話中體驗,不斷提高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的質(zhì)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吳艷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的激發(fā)與體驗[J].考試周刊, 2018, (85) :62.
[2]王桂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體驗的滲透[J].語文教學與研究, 2018, (18) :38.
[3]楊雨.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7 (26) .
[4]王惠惠, 于忠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具化反思[J].教學與管理, 2016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