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國
摘要:隨著我國石油資源的大量開采,高效的石油開采技術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了。相比于傳統(tǒng)的二次采油驅油技術,三次采油驅油技術的優(yōu)勢就不言而喻了。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應根據不同油田的具體情況采取合適的采油驅油方法,圍繞低成本、高效率的采油目標,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通過不斷的研發(fā)新技術,提高我國油田開采的效率。
關鍵詞:油田;三次采油;驅油技術
在石油開采方案中的石油需求量逐漸升高的當前社會,開采人員必須要將開采效率切實地提升起來,對原來應用的石油開采工藝的缺陷進行了解,從二次采油技術的使用情況來看,二次采油會導致石油開采工作不徹底的問題出現,在油層之中殘留于石油資源,導致石油資源浪費的情況,而三次采油技術能夠解決這種由于開采不徹底而引起的石油開采問題。
1三次采油驅油技術的主要原理
從上文的敘述可知,二次采油主要是將氣、水注入到油層中,對油層中的能量進行補充來進行采油的,而在三次采油驅油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主要是基于二次采油驅油技術的同時,將特制研發(fā)的驅油活性劑注入到油層中,從而使油層之中的石油以及水的黏度和相態(tài)得到有效的改變,通過將這種化學方法和物理方法相互結合,能夠將油層中的分散油集聚在一起,從而使注水驅油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能夠極大的促進石油的開采工作得以順利的進行。通過以上所敘述的內容可知,三次采油驅油技術同二次采油驅油技術相互比較,能夠更好更精確的掌握油田中石油資源的分布,為了使驅油活性劑能夠在極為復雜的油層中形成化學作用和物理作用,需要對一整套新型的驅油活性劑進行研制和開發(fā),使這一套驅油活性劑能夠與三次采油驅油技術相互配合,從而能夠對更為復雜油層中的石油資源的分布進行精準的把握,以提高開發(fā)的效率和開采的石油產量。
2我國油田開采中面臨的困難
我國的油田分布主要在大陸架沉積盆地,以河流三角洲沉積體系為主,因此,油田的儲油層大都沉積有大量的泥沙,同時沙礫的覆蓋度高,泥沙分布交錯,導致開采的困難,相對于國外的油田來說,我國的油田油藏非均勻性較高,油質含蠟度高、粘度高。這種陸相的沉積環(huán)境極大加大了油田開采的難度,通過理論驗證和試驗檢測發(fā)現,三次采油驅油技術能大大提高原油的開采度,提高油田的開采效率。從世界范圍來看,三次采油驅油技術依然是處于試驗階段,在實際油田的開采中應用效果并不成熟,很難進行大規(guī)模的產業(yè)化實用,主要原因是:三次采油機理復雜,涉及的學科內容較為復雜,很難形成統(tǒng)一的理論研究,再者三次采油的施工投入較大,而且風險性較大,制約了三次采油驅油技術在油田的推廣。
3油田三次采油驅油技術的具體應用
3.1注氣采油驅油技術
目前,在油田中使用最廣泛的三次采油驅油技術就是注氣采油驅油技術,注氣采油驅油技術指的就是向油田油層之中注入多種混合性氣體,該混合性氣體的主要類型包括有:二氧化碳氣體、氮氣、煙道氣、天然氣等氣體,這些氣體可以很好地代替油田油層注入水的功效來進行三次采油。注氣采油驅油技術的主要技術類型主要包括有混相注氣采油驅油技術、非混相注氣采油驅油技術等類型。在注氣采油驅油技術發(fā)展的最初階段,采用的是烴類物質混相采油驅油技術,但是由于烴類物質的成本太高,就使得這項技術被逐步的淘汰,退出采油的舞臺。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注氣采油驅油技術是二氧化碳混相注氣采油驅油技術。在我國,由于煤炭資源的大量燃燒,使得我國擁有比較豐富的二氧化碳資源,因此,可以將高度提純后的二氧化碳氣體注入到油田油層中進行三次采油驅油工作,這樣即可以緩解二氧化碳污染問題,又可以提升三次采油驅油工作的效率,可謂是一舉兩得。
3.2熱力學采油驅油技術
另一個廣泛應用于油田采油的技術是熱力學采油驅油技術,是僅次于注氣采油技術的第二大采油技術。當油田的油層石油在經過熱力學能帶來的吞吐采油工作之后,再向油田油層之中注入高溫度、低濕度的蒸汽,使得油田油層得到高溫干燥,并最終將油田油層之中的石油資源驅使到石油生產井周圍,并將石油資源開采出來。熱力學采油驅油技術有效的擴充油田油層注入蒸汽的涉及范圍體積,極大地提升采油驅油的生產效率,從而達到提升石油采收效率的目標。由于熱力學采油驅油技術采用的水蒸汽,其來源廣泛,危險性低,所以,在各個國家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整個熱力學采油驅油過程中,蒸汽和油田油層土壤環(huán)境以及油層之中的石油資源發(fā)生了一系列的機理反應(包括注入蒸汽的蒸餾作用、蒸汽的熱脹冷縮效應等等),各種機理反應共同產生的效果,使得熱力學采油驅油效率大大的提升(最主要的效果是起到了降低油層石油資源和油層注入蒸汽的粘度擦差值的作用)。
3.3化學采油驅油技術
按照油層中所注入的化學劑劃分,可以將化學采油法分為以下幾種:(1)聚合物驅油法。在化學采油法中,聚合物驅油法是最為成熟的一種采油驅油技術,其工藝較為簡單,主要是通過聚合物來提高水的波及范圍,進而提高采收率的一種方法,并且該種方法成本較低,所以該種技術也成為石油高產穩(wěn)產的重要技術之一,不過由于聚合物是假塑性流體,容易堵住油層流動的通道,所以很難大面積的使用。(2)堿驅油法。該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堿的中和反應,和原油中的酸發(fā)生化學反應,形成活性劑,改變油水分界面的表面張力,從而提高采油效率,不過這種技術在石油開采的后期采油效果不佳,對環(huán)境的破壞也比較大,所以無法得到廣泛的應用。(3)復合驅油法。復合驅油法適用于一些條件比較復雜的油田,通常將各個類型的驅油方式結合使用,利用堿代替表面活性劑,減少投入成本,降低油水的表面張力,不斷提升水的波及范圍,從而提高采收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三次采油驅油技術同傳統(tǒng)形式的一次、二次采油驅油技術的應用相比,具有非常明顯的優(yōu)越性,不僅從采油的效率以及質量方面由于一次以及二次采油驅油技術,而且在方法以及技術方面也是在此領域中的一個更新,并且逐漸加入了一定的人為因素,使得對油層中的石油資源的控制得到加強,因此,三次采油驅油技術可以根據我國目前各油田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應用,以促進石油行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莉,汪洋。油田三次采油驅油技術分析與應用實踐研究[J].中國石油石化,2017(4):50-51.
[2]任淑鵬。油田三次采油驅油技術應用效果分析[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7(8):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