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峰
摘 要:科學這門學科作為一門思維性較強的學科,事實上在教學時更要注重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從而提升學生的邏輯能力。初中階段的學生接觸科學的時間也較短,在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諸多的困難,這就需要考量到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同時科學教師也需要給學生提供足夠多的實踐機會,增強學生知識上的感悟。隨著課堂教學要求的進一步改革,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方式及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本文文章就如何將生活化教學與科學課堂相結合進行探討研究。
關鍵詞:初中科學;生活化教學;培養(yǎng)學科興趣;輔助理解知識;強化科學實踐
在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既要讓學生提高科學成績,又要加強對學生科學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利用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方式激起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因此才能更加順利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達到比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在科學教學課堂上,學生首先需要有學習科學學科的意識,當然這也需要教師在課堂中的巧妙引導。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階段性時期,也是培養(yǎng)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需要積極抓住這個階段,強化課堂科學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科興趣
事實上,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接觸科學這門學科的時間較短,而科學這門學科也具有一定的難度,對學生的科學方面的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學生在初級階段可能會覺得學起來比較困難,久而久之就會容易失去對科學學習的信心。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方法也與學生的學習效率關聯性較大。在課堂中教師需要營造適合學生愿意學習的課堂氛圍,這樣的課堂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學習思考,讓學生融入到科學學習課堂氛圍中,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科學的興趣。
例如,在教師教學“聲音的傳播和產生”這一課時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提出一個主題,比如說,你們知道生活中常聽到的聲音是怎么傳播和產生的嗎,課前讓學生分組討論五分鐘,根據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這樣學生的課堂興趣會立刻提高了很多,也愿意去積極協(xié)作合作。對于回答較好的小組,教師可以提出表揚。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科學的自信心與興趣,久而久之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教師進而結合生活實例展開理論學習,便于學生理解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科學興趣。
二、輔助學生理解知識
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對科學知識當中一些邏輯性較高的難以消化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時刻關注學生的課堂效率以及反饋情況,最大程度的使學生能夠跟得上教師教學節(jié)奏。只有學生深刻理解科學知識,才能更好地進行記憶與應用。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授課的同時將生活實例穿插進去,一方面更容易使學生理解知識,另一方面來說,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將科學知識生活化的習慣,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師教學“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這一小課時的時候,根據我的教學經驗,我會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備課時我會多整理一些有關的圖片,并且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講課方式。講課時,我會會讓學生先思考他們對日常生活中地震和火山噴發(fā)是否了解,這樣可以激起學生的回答欲望,接著我會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補充學習。課后習題我會選擇讓學生去黑板前操作,然后其他學生進行觀察,發(fā)現操作不當的地方及時指出來,可以很好地集中學生的興趣。這樣一來,可以極大的加強知識理解記憶,運用生活實際當中的事物又可以很好地與學生形成共鳴。
三、強化學生科學實踐
四、學習知識并不僅僅只是為了教師教了才需要學,更重要的是應當使學生明白學習知識是為了應用。如今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了孩子的一種慣性思維,學習知識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教育的核心在于使學生提高綜合能力,而學習知識可以將知識充分運用到生活實際當中去。不難發(fā)現,在生活中處處可以發(fā)現生活中科學的影子,所以,教師就需要在初中階段就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在課堂中講授知識時可以多多讓學生動手實踐,不僅可以加深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例如,在教師教學“地形和地形圖”這一課時的時候,我會給學生布置一個作業(yè),讓學生實際操作繪畫地形圖。我會讓學生分組自由結合協(xié)助完成,要求每個小組需要有個學生對于本組內的地形圖進行講解,再舉一個生活中此地形分布區(qū)域,然后教師會在課堂當中對于學生的回答進行對比分析,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進而補充講解知識,學生在實際操作當中感受地形這一章節(jié)的應用方向,在實際繪畫地形圖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形象直觀的用學生自己的理解展示出來,從實際效果上來看,要比教師直接用語言講述這一概念的效果要好的多。
總而言之,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教師無論怎樣改變學習方式,最重要的還是需要立足課本,把課本知識融于生活實際,輔以基礎科學知識、基本方法的訓練,要求學生準確理解和掌握科學的一些基本概念,把握他們之間與生活實際的內在聯系。學習習慣在初中階段中是最容易培養(yǎng)的時刻,教師一定要抓住學生的這個階段,讓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都能夠得到充分地激發(fā),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教學時,教師要將理論與實際相統(tǒng)一,極大程度地將初中知識生活化。
參考文獻:
[1]宋向明.淺談初中科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運用方法[J].科學咨詢,2018(11)
[2]李緯.初中科學生活化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