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王鋒
摘 要:體育教育在中國高職院校發(fā)展的差距越來越大。如何用更好的方法來實現教育和教學方法在中國高職院校的改革與發(fā)展是當今中國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中國的高職院校為研究對象,研究學校武術教育現狀和在中國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完美方式。
關鍵詞:學校;體育教育;現狀;完善
中圖分類號:G852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9-129-02
1引言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用來防身;不僅適合團隊訓練,而且適合全民健身;不僅具有對人體生物性的改造和社會化過程的作用,而且還有繼承民族文化遺產和強化民族個性的重要功能。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哲學思想,滲透了國人對生存智慧的體認。所以武術運動在社會,尤其是在學校中的廣泛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中國申奧的成功,作為傳統文化創(chuàng)造物的“中國功夫”走進奧運大家庭已指日可待,而這無疑給我國學校武術教育改革起了助推作用。教育部也頒布了一些措施來促進武術教育的發(fā)展。然而,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現行的學校武術教育遠遠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大部分學校沒有認識到中華武術的精髓,僅僅把它作為一門完成學分的體育課程。于是,與其他體育運動一樣,多數學生在離開學校甚至在修滿學分后就不再問津。這種與全民健身計劃和奧運增光計劃相背離的現象,說明目前我國學校武術教學現狀堪憂,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2職業(yè)院校體育教育的發(fā)展現狀
2.1武術教師水平偏低
由教育部科技司、共青團中央學校部、中國科協青少年部和中國科普研究所聯合發(fā)起的一個“全國青少年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社會調查”活動,最近公布了調查結果。調查發(fā)現有46.5%的中學生認為教師的教學方式是“灌輸式”的,有44%的大學生也持同感。這些數據說明了我們國家目前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等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要進一步改進。而出現教師素質不高的原因,則是與教師在受教育過程中教育方法存在的缺陷有關。造成武術教師水平偏低的原因也是與培養(yǎng)武術教師院校的指導方針有關。目前,全國學校武術教師的來源主要是由各級體育師范院校培養(yǎng)的。一方面,這些院校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的武術人才,促進了學校武術事業(yè)的發(fā)展。但另一方面,由于教育方式的缺陷造成了武術教師素質較低、業(yè)務水平不高的現象。原因是體育師范院校培養(yǎng)的武術人才是以“一專多能”為目標的,為了追求“多能”,在校學生要學習大量的籃球、排球、足球、田徑、體操、舞蹈以及相應的理論課等必修科目,致使學習武術的時間較少。又由于武術運動項目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過程,所以學生不可能在短期內較全面地掌握武術的內容。
2.2教學過程與目標脫節(jié)
學校開展武術運動的目標,是想讓學生初步了解武術這一文化瑰寶,并掌握武術運動的健身知識、方法,養(yǎng)成健身的習慣,樹立終身健身的觀念。然而,現在的武術教學過程所偏重的仍然是一個動作技術怎么教、怎么糾正提高,而忽略了對學生武術健身知識技能的傳授,更忽略了對學生進行健身意識、健身能力、健身習慣的培養(yǎng)。這種教學方式的結果是課堂變成了單純傳授各種武術技巧的場所,教師變成了只教技巧的武術分解機,而學生則忙于記憶一些枯燥而毫不理解的動作,進而喪失了學習武術的動機和興趣,背離了武術教學的最終目的。
2.3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和層次性
武術運動是一項對身體協調性、柔韌性、耐力、速度以及靈活性要求相當高的運動項目。長期以來,學校的武術教學內容一直缺乏系統性和層次性。
有的中學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沒有安排武術課,這樣就導致了學生到了大學時對武術仍然是一無所知,其認識還是停留在影視劇和武俠小說的水平上。
有的學校安排了武術課,但是其內容也是斷斷續(xù)續(xù)、反反復復,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從而造成了從小學到大學,教師一直在忙于幾種套路的重復教學。這種“炒冷飯”、“老一套”的教學模式,自然不會受到歡迎。所以,應要求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從實際出發(fā)對教材中不系統的內容按照各級學校教育的目標,根據學生的體質、技術水平和接受能力進行適當改造創(chuàng)新,因地制宜地、科學地選擇內容,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學生的需要,并進而建立起科學、嚴密、適合學生整體發(fā)展的武術教學體系,教會學生用武術進行鍛煉的方法和技能。
3職業(yè)院校武術教育的完善路徑
3.1樹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指導思想
高校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整個社會。為了提高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學校不僅需要傳授知識和技能,同時也給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了解體育的傳輸和體育教育的發(fā)展,形成體育的相應意識,使體育向生活和現代化的方向發(fā)展。
3.2進行體育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適應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和需求
3.2.1學校方面的做法
3.2.1.1要合理選擇武術內涵的體育教育項目,開展培訓,開展教學,實現教學的目標,降低教育的難度,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水平。
3.2.1.2加強武術理論的理解,并為武術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理論基礎。在教學武術理論時,學校不僅要教給學生鍛煉的方法和技術,而且還要幫助他們訓練,掌握科學的訓練方法和技巧,培養(yǎng)終身學習,鍛煉生活的體能,并最大限度地提高體育教育方法、改進理念,提高社會認可度,這樣可以使學生建立起強大的知識體系和認知結構,進而學生對武術教育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3優(yōu)化和完善教學方法,建立科學的武術教育評價體系
武術教學中應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一方面,應該對教師進行培訓;另一方面,必須重視學生的主導意識。教師要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的興趣和發(fā)展要求,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職業(yè)院校應建立適當的評價系統,根據學校的總體教學目標,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教育情況。只有這樣,才能讓武術教育不斷更新和調整。
3.4優(yōu)化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素質水平
為了讓職業(yè)院校的武術教育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教師在高等教育機構必須不斷完善現代知識結構,提高現代化教學的質量,塑造技能和知識為基礎建設。同時,根據未來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學校也應該培養(yǎng)全面的復合型武術人才,建立有效的跨學科和交叉知識結構的團隊,形成一個專業(yè)第一,多功能高校武術教學的教學隊伍。
4職業(yè)院校武術教育的未來發(fā)展措施
4.1強化武術場地、器材的建設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職業(yè)院校的武術教學管理人員不能只專注于國家對武術設施的投資,同時也積極吸引其他企業(yè)和部門投資武術項目,多吸收建設資金,拓寬武術教育經費,以便更好地規(guī)劃學校武術,通過對職業(yè)院校體育設施和設備的合理配置,擴大體育場館,開展長期規(guī)劃的武術教學。此外,學校教育部門可以利用有限的資金建設武術場館,通過提高每個場館的基本設施,擴大體育的后備資源,加強武術投資基金的管理,以確保在武術教育有更好的投資人的資金計劃。
4.2增強職業(yè)院校武術教師師資建設
在教育經費上,職業(yè)院校的管理者應充分考慮師資隊伍建設,認識到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性。通過為職業(yè)院校武術教育工作者提供專業(yè)培訓機會,建立職業(yè)培訓計劃,以提高武術教師的師資力量,提高武術教師的師資能力。應努力培養(yǎng)一支高素質、高能力的師資隊伍,從而提高學校武術教育水平和武術專業(yè)學生的能力。
4.3更新高校體育教師的教育理念
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積極投入武術學習,提高學生武術鍛煉的意識。通過比賽的設置,以提高學生的武術競爭意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與此同時,職業(yè)學校武術教師也必須對教學進行合理計劃,力爭用多種教學形式來吸引學生學習武術課程,提高學生對武術學習的積極性。并通過學校體育課程考試評分系統的改進,以幫助學生展示自己的長處和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5結語
提高武術教育水平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武術教育的信心,同時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快樂的學習氛圍,這對促進平衡發(fā)展有積極的影響。通過對武術教育現存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案,將學校武術教育發(fā)揚光大。
參考文獻:
[1]麗娟.新形勢下陜西省普通高校體育發(fā)展的現狀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15(3):34-37.
[2]石瑾.北京市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健康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2011(12):144.
[3]孟兆華,王學文,劉麗穎.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2(4):236-237.
[4]錢凱.高校體育教學現狀與改革措施研究[J].運動.2015(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