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兆丹 趙彩艷
“前方那面冬奧會徽墻是我主持設計的,現在成了園區(qū)一個‘網紅’拍照景點”,在首鋼北京園區(qū)的一間咖啡廳,透過落地窗,段若非指著正在拍照的兩位行人和記者介紹。
段若非是首鋼集團首建投公司工程建設部部長助理,7年來他日夜奮戰(zhàn)在冬奧工程建設一線,精益求精打造精品工程?!拔液苄疫\,2011年大學一畢業(yè)就趕上首鋼北京園區(qū)建設的大舞臺,期間歷經園區(qū)西十筒倉改造、冬奧廣場、冬訓中心、首鋼冰球館等冬奧建設工程,我不僅為自己的付出感到無比自豪,也為成長為一名共產黨員感到無尚榮光?!倍稳舴怯芍缘卣f,“讓冬奧建設工程成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藝術精品,是我的莊嚴職責,更是我的不懈追求?!?/p>
冬奧廣場:延續(xù)“素顏值”工業(yè)之美
“踐行2020議程的絕佳范例,一個‘讓人驚艷’的城市規(guī)劃和更新的范例”,2018年6月8日,在平昌冬奧總結會上,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如此盛贊會議舉辦地——首鋼北京園區(qū)冬奧廣場。
進入首鋼東大門,往西北行約3公里,便到達冬奧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組由6座并排矗立的巨型鋼筋混凝土圓形筒組成的西十筒倉。它原為建于1992年的首鋼煉鐵原料區(qū),2013年被列為全國老工業(yè)區(qū)搬遷改造首批試點,也是首鋼北京園區(qū)第一個改造項目。
2015年11月,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地落戶首鋼西十筒倉區(qū)域,首建投公司成立專項工作組對接冬奧組委,并開展西十冬奧廣場的設計及施工配合工作,段若非就是這個專項工作組中的主要對接人。
西十筒倉改造項目由工業(yè)構筑物轉變?yōu)槊裼媒ㄖ?,國內外都沒有先例?!安徽摻Y構檢測、基本測繪還是景觀、內外裝修,項目設計施工難度都非常大?!倍稳舴腔貞浀?。
為解決一系列錯綜復雜的問題,段若非牽頭項目組成員不停地往返于工地、會議室、設計院之間,查閱資料、單獨交流、“頭腦風暴”……很快摸索出了一條適合園區(qū)的方法。對此,段若非“專業(yè)”講解:“首先在設計階段先進行二維管線綜合設計;然后利用BIM技術,通過三維翻模的方式、集中設計、施工、監(jiān)理的力量再次梳理管線布局;實施階段樣板領路,針對不同類別管線做實際樣板段,大家共同確認實際效果;最后大規(guī)模實施?!边@樣一來,不僅優(yōu)化了設計,還提高了建設效率。2015年4月,筒倉改造工程一期如期結束。段若非也在這期間光榮加入了黨組織。
緊鄰最西側筒倉,幾叢一人高的野草正隨風搖曳,給這里的建筑平添了蒼茫韻味?!斑@是狼尾草,是我們特意挑選過來的。當初改建時,這樣的細節(jié)數不勝數,都是一點點打磨出來的?!倍稳舴钦f,“比如說筒倉開窗洞,一開始施工方案是做成類似象牙鏤空的形式,后來發(fā)現建筑結構和受力不允許,經過無數次協調溝通和嚴密的結構檢測,最終確定不同風格的開洞方案,做到‘修舊如舊’。將這些園區(qū)內的工業(yè)遺存保留、改造、再利用,賦予新的用途,既要合奧林匹克精神,又能延續(xù)老首鋼‘素顏值’工業(yè)之美?!?/p>
“四塊冰”:刷新對中國冰場的認知
拾級而上,步入灰色基調的首鋼冰球館,一塊30米×60米的標準冰球場地鑲嵌中央,中國、芬蘭兩國的國旗懸掛在觀眾席的上方。1月15日,“2019中芬冬季運動年”開幕式剛剛在這里舉行。
首鋼冰球館是首鋼冬奧重點工程之一,可承接國際級冰上賽事的場館。這里曾是運煤車站調度室的廠房,今年1月建成投用后,被稱為“第四塊冰”。
“為了能夠如期承接這個重大體育活動,首鋼冰球館的施工工期整整提前了6個月,”段若非介紹,“去年6月我們接到通知,原定2019年6月竣工時間提前到2018年底。我們的施工進度隨即進行了調整,后來的工作節(jié)奏可以用夸張來形容,本來一周一次的工程協調會,改為一天一次。當天事情必須當天解決,半夜回家是常事?!笔卒摫蝠^主體2萬多平方米,“光靠眼睛看是不能掌握真實情況的”。施工期間,段若非和同事們每天扎在現場,不停地穿梭在工地上,盯進度、查質量、排工期。
如今,首鋼冰球館不論是場館建設、制冰工序,還是燈光照度、專項設施配備等,均達到國際一流標準,是國內最專業(yè)、最先進的冰球館之一?!翱磁_區(qū)暗藏著多處可以移動的座椅裝置,座位數量可在2500個至4500個之間自由組合;冰球場地可以直接在上面鋪冰被,冰被上再鋪設籃球比賽的木地板,短短四五個小時場館即可實現冰籃場地的轉換……”段若非自豪地逐一向記者介紹。
“雖然‘第四塊冰’建設難度最大,但是其他‘三塊冰’也一點不省心?!币粔χ簦瞧渌叭龎K冰”——首鋼冬奧訓練中心冰壺、花樣滑冰、短道速滑三個訓練場館,由車間改建,已于2018年6月投入使用。在這期間,為加強目設計與實施之間的連接,段若非牽頭組建技術組,主要負責施工圖和內裝設計的審核。在審核場館內外裝飾設計時,段若非發(fā)現內墻采用了砌塊墻配混凝土掛板的設計方案,這雖然能滿足“工業(yè)風設計”的要求,但造價高、施工周期長,不符合“節(jié)儉辦冬奧”的理念。為找到更合理的設計,段若非與團隊成員一道想方設法尋找解決方案。
一天,段若非在一份國外資料上看到一個公寓墻面改造使用水泥砂漿抹灰進行裝飾的案例,猛然受到了啟發(fā),立即組織設計、施工、監(jiān)理進行研討。為找到適合老廠房墻體的砂漿,段若非帶領團隊在一個月內先后進行7次試驗,制作了幾十塊模板。通過一次次的實驗,失敗、總結,再實驗,終于找到了理想的方案。新的施工工藝不僅價低質高、施工便捷,而且裝飾效果美觀大方,凸顯出場館“工業(yè)風設計”的獨特韻味,世界冰壺聯合會主席凱特凱斯內斯評價說,這個工藝“刷新了她對中國冰場的認識”。
“冬奧公寓配套酒店還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過渡季供暖,一是雨棚改造”,采訪臨別之際,段若非的手機一再響起。為了讓冬奧建設工程每一個細節(jié)都能成就完美,他依然在忙碌著……
(責任編輯:丁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