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姝陽
冬季降臨,你和我時刻在一起,你為我默默付出,像太陽暖暖地照著我的心。外婆,和你在一起,即使是冬天,也如春天般溫暖!
每周五我都要回泰州海陵,而你依然留在姜堰。每周五晚你都把我送到車站,在寒風中等公交車。公交車來了以后,你都先和我一起上車,用那凍得發(fā)紫的手從包的最深處掏出熱乎乎的食物給我吃。我吃得很香,即使有時并不想吃,但還是裝出一副細細品嚼的樣子,因為我想看見你那欣慰的笑。每次你都給我變著花樣做不同的食物,你聽到我那聲“好吃”,看到我那享受的樣子總會眉開眼笑。你笑得很燦爛,嘴角上揚得像彎彎的月亮,眼角爬出了魚尾紋,眼睛則幸福地瞇著。真的,這是我見過最好看的笑。
每當公交車要發(fā)動時,一絲失望便跳到你的臉上,你戀戀不舍地下了車。站在車窗邊,我笑著向你揮手,你也張開了大手,大幅度地向我揮動,你仍然笑得很燦爛,但眼角的憂傷又那么明顯。公交車走了,你跟著小跑了起來,一邊跑還一邊揮手,恨不得揮成一個大圓圈。公交車出站了,你才慢慢停下來,慢慢地走,慢慢地喘著氣,慢慢地用手擦臉——也不知擦的是汗水還是淚水。每當這時,一串淚珠便在我臉上織成一條線了。
今天,又是一個送別日。我剛要出門,發(fā)現書包還在地上,我正準備去拿,你卻深深地蹲了下去,用右手緊緊地抓住書包帶,想站起來,但因為書包太沉你用一只手扶著腰,努力使腿繃直,可無論怎么努力,腿還是彎彎向前屈著。你又緩緩把書包舉起,由于過度用力,胳膊上的肌肉凹陷下去。你猛地一發(fā)力,書包在空中劃過一條弧線,重重地砸在你的身上。你沒站穩(wěn),向前一個踉蹌。我趕忙上前扶你,你卻向我擺擺手,腿猛地一繃,站了起來。書包像個超重的嬰兒,趴在你的背上,把你的背壓得像橋梁一樣彎。
“外婆,我來背吧?!?/p>
“不了,太重了,你背不動的?!?/p>
外婆邊說邊努力邁開步伐,向前走著,還調皮地向我比了個“V”的手勢。
我沒有辦法,只得跟在外婆后面,任路燈把外婆的背影越拉越長。
突然,我好像想起了什么,說:“我好像有本書忘拿了,給我看看書包里有沒有。”
外婆轉過身,慢慢蹲下去,輕輕放下書包,笑著說:“不急,不急,慢慢找?!?/p>
唉,我那純真的外婆呀,我真對不住你了呀,我只不過想自己背書包罷了。
我假裝找了一陣,高興地告訴外婆找到了,便趁機把書包背到了自己肩上。
你好像意識到了什么,但什么都沒說,默默地跟在我身后。
“書包也沒多重啊,看來外婆真是老了,我得多多照顧她了?!蔽倚闹邪迪?。
可是,當我轉過身時,我驚呆了——你正在用雙手為我托著書包,你托得是那么專注,臉憋得通紅,好像才從桑拿房出來一樣,腿深深地彎曲著。為了使手部更好地用力,你全神貫注地托著書包,都沒有注意到我。
我心中一震,一串淚珠便在我臉上織成一條線了……
外婆呀,你一直在為我默默付出著,你彎彎的腰,像月牙兒,如橋梁,是我遮風避雨的地方!我相信,有你在,就算在冬天,我也過著冬日里的春天!
點評
本文小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寫出了自己和外婆之間濃濃的祖孫情。小作者選取的素材片段很小——“我”每周五從姜堰回泰州,外婆送“我”去坐公交車的一路所發(fā)生的故事。但作者的選材非常巧妙:外婆先陪“我”上車,給“我”掏出熱乎乎的食物;車子發(fā)動,外婆在后面追;還有外婆幫“我”背書包,雖然被“我”用計“騙回”,但依然在后面幫“我”托起書包,減輕“我”的負擔……每件事都能體現出外婆對“我”的愛和關切。小作者的動作描寫也非常到位:“卻向我擺擺手,腿猛地一繃,站了起來”……“你托得是那么專注,臉憋得通紅,好像才從桑拿房出來一樣,腿深深地彎曲著”……這些細致傳神的動作描寫,都生動地表現出了外婆的愛,更為文章增色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