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滬生 孫驪君
家庭勞動教育關系到培養(yǎng)孩子高尚的道德意志和品質,對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發(fā)展其聰明才智及動手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勞動教育是人生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家庭勞動教育,它是通過家務勞動樹立孩子正確的勞動觀念,養(yǎng)成勞動習慣,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具有獨立生存能力的、有責任感的社會人的過程。家庭勞動教育關系到培養(yǎng)孩子高尚的道德意志和品質,對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發(fā)展其聰明才智及動手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勞動教育的四個重要作用
第一,家庭勞動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從小樹立勞動觀念,養(yǎng)成勞動習慣,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實踐證明,從小做家務、熱愛勞動的孩子能吃苦、有才干,對生活充滿自信,人際交往能力也強于不愛勞動的孩子。美國心理學家威蘭特對波士頓地區(qū)490名孩子進行了20年的跟蹤研究,結果表明:愛干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干家務的孩子相比,長大以后的失業(yè)比例為1:15,犯罪比例為1:10,前者的平均收入要比后者的高出20%左右。
第二,家庭勞動教育能夠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人。家庭勞動教育是孩子參加家務勞動的一種實踐活動,它可以鍛煉孩子的身體。醫(yī)學研究證明,勞動是多種生理器官協(xié)調活動的過程,有利于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促進肌肉、骨骼以及左、右腦的發(fā)育,對身體生長和智力發(fā)展十分有益。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張培養(yǎng)兒童手腦雙全、自立、立人的教育思想,培養(yǎng)“康健的體力,勞動的身手,科學的頭腦”等。
第三,家庭勞動教育有利于鍛煉孩子的意志品質。獨立自主、堅毅和自信是一切有成就者必備的意志品質,這些只有經過長期的勞動磨練才能獲得。孩子在做家務勞動時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每一次都是對其意志、能力的磨練,每一次磨練都會讓他增長克服困難的勇氣,抑制自身的惰性。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體驗到了勞動帶來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不斷積累,就會讓孩子形成獨立自主、堅毅和自信的心理品質。
第四,家庭勞動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責任感是一種態(tài)度,是道德評價最基本的價值尺度。人的社會化不僅要求人們學會社會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社會行為規(guī)范,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家務勞動能讓孩子體驗到精神上的愉悅,學會關心他人、與他人合作,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這對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尤為重要。孩子從小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就能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漸認識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意識到自己作為家庭成員應承擔一定的義務,并且逐漸養(yǎng)成為他人服務的意識,樹立起對家庭的責任感。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會很認真、很負責。一旦遇到困難,他就會憑借負責任的態(tài)度,發(fā)揮自己最大的潛能戰(zhàn)勝困難。相反,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往往對自己的行為不負責,甚至不顧社會基本道德準則,做出唯利是圖的事。責任感是做人的重要基礎。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他長大后才能承擔起家庭和事業(yè)的重任,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
更新父母觀念,走出勞動教育誤區(qū)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施教者,開展勞動教育的關鍵是父母要走出認識上的誤區(qū),樹立家教新理念。父母對勞動教育主要存在“三怕”的思想誤區(qū):一怕家務勞動會影響孩子學習:二怕孩子不會做家務,反倒添亂;三怕孩子吃苦受累。解決這些認識上的誤區(qū),父母要打破以“分數(shù)論英雄”的教育觀,不要把分數(shù)作為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要樹立以孩子全面發(fā)展為本的教育觀,重視家庭勞動教育,把孩子培養(yǎng)成有知識、有道德、有勞動觀念和勞動技能、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還要借鑒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教育經驗,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能力。
放手讓孩子做事,從小培養(yǎng)勞動習慣
為孩子創(chuàng)設勞動實踐機會與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馬克思認為:“在合理的社會制度下,每個兒童從9歲起都應該成為生產勞動者……不但用腦勞動,而且用雙手勞動。”開展家庭勞動教育,父母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與活動能力,放手讓孩子做事,為他創(chuàng)造勞動的機會:一是從娃娃抓起,進行勞動啟蒙教育。父母應有意識地讓三四歲的幼兒做點兒力所能及的事,從小樹立勞動意識,養(yǎng)成愛勞動的習慣。一是父母做家務時,可以讓孩子拿塊抹布擦擦桌椅或倒垃圾等。二是孩子稍大一點兒后,要進行自我服務的勞動教育,樹立“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的勞動觀念。克服依賴父母的惰性,讓孩子學會自我料理生活,洗自己的手帕、襪子、衣服等,學會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培養(yǎng)自立、自強精神。三是通過勞動進行家庭責任教育。要讓孩子經常打掃環(huán)境衛(wèi)生,為家人做飯做菜;有機會的話讓他利用寒暑假外出打工,磨練吃苦精神,學會社會生存技能。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要放手讓孩子做事,不要怕不會做,也不要求全責備。孩子做任何家務勞動,無論結果怎樣,父母都應給予認可和贊許,鼓勵并幫助孩子把事情做好,增強他的自信心,為他創(chuàng)造良好的勞動氛圍。千萬不要因孩子不會做事而指責或包辦代替,否則會扼殺孩子愛勞動的熱情。
(摘編自《父母課堂》)
(責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