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波
政治建設是黨生存發(fā)展的第一要務,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yè)興衰成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的戰(zhàn)略高度對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系統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要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怎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黨的十九大報告第一次把“黨的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總體布局,并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也專門就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進行深刻闡述,明確提出黨的政治建設是一個永恒課題,要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2019年2月,中共中央印發(fā)了《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黨的歷史上首次專題制定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文件,對新形勢下黨的政治建設各項工作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部署,為我們推進黨的政治建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政治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根和魂,它是管總的、管根本的,它所解決的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路線、政治原則等黨的建設的根本性問題。黨的政治建設抓好了,對黨的其他建設可以起到高屋建瓴、統攬全局、綱舉目張的作用,黨的政治建設能力提升了,黨的建設就會鑄魂、扎根。如果黨的政治建設不力,黨的其他建設就會失去根基、迷失方向。政黨建設的經驗表明,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最大特色,是共產黨人最鮮明的本質特征。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不斷增強旗幟鮮明講政治的思想自覺和行為自覺,把準政治方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確保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發(fā)展。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堅定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共產黨人的元氣和靈魂。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政黨,我們所堅持的政治信仰,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就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就是對黨和人民的忠誠。新時代堅定政治信仰,必須堅持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最重要的就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定“四個自信”,堅定執(zhí)行黨的政治路線,堅決站穩(wěn)政治立場,牢記初心和使命,堅定不移地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強化黨的政治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本質要求,是當代中國最重大的政治原則。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薄兑庖姟窂娬{指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最重要的是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最關鍵的是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實際行動保證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貫徹落實。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提高政治能力。講政治不僅是政治態(tài)度問題,更是政治能力問題。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關鍵是要提高各級組織的政治功能和黨員干部的政治能力。一是切實提高各級黨組織的政治功能。政治功能是黨組織的基本功能,各級黨組織要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不斷強化黨組織的政治屬性和政治功能,加強黨組織對各領域社會基層組織的政治領導,善于引領各類組織堅持在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行動,善于把黨組織意圖變成各類組織參與基層治理的有效舉措,善于引導各類組織做好群眾工作,把黨員、群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二是切實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能力。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抓好、抓出成效,最根本的是要靠黨員干部的政治能力作保證,黨員干部要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特別是要加強政治能力訓練,強化政治歷練,積累政治經驗。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zhàn),黨員干部要發(fā)揚斗爭精神,既要敢于斗爭,又要善于斗爭,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激烈的國際政治斗爭面前,在重大挑戰(zhàn)、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面前,在關鍵時刻能夠站得出來、頂得上去,敢于亮劍、敢于碰硬、敢于攻堅、敢戰(zhàn)能勝,不斷提升政治能力,使自己的政治能力與擔當的職責相匹配,確保黨的事業(yè)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勝利前進。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凈化政治生態(tài)。政治生態(tài)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反映,關乎人心向背和事業(yè)興衰。我們黨是執(zhí)政黨,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好壞與否不僅會對所有黨員干部產生巨大影響,而且會對其他社會組織乃至整個國家政治系統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極為重要的任務就是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要側重于“破”,所謂“破”,就是要徹底破除蔓延于黨內政治生活各個方面的潛規(guī)則。破除潛規(guī)則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而是一項長期的管黨治黨任務。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要側重于“立”,所謂“立”,就是要堅定不移注重制度建設與完善,以制度嚴紀律、明規(guī)矩,發(fā)揮制度的作用,彰顯制度的權威,通過完善制度的正能量,優(yōu)化和固化“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tài),以正壓邪,讓潛規(guī)則在黨內以及社會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場。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黨員干部作為黨執(zhí)政興國的骨干力量責任重大,要切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大是大非問題,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站穩(wěn)政治立場,保持政治定力。要自覺加強黨性鍛煉和政治修養(yǎng)。堅定政治信念,才能在紛繁復雜的形勢面前廓清迷霧、心明眼亮,把準政治方向。《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強調:“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態(tài)度曖昧,不能動搖基本政治立場,不能被錯誤言論所左右?!边@“三個不能”的要求,為黨員干部劃出了不能為之的明確紅線,也是檢驗黨員干部政治素養(yǎng)高低的客觀標尺。
(作者:中共長春市委黨校黨建黨史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