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赟
學習羽毛球接殺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是因為在羽毛球所有技術中,殺球是速度最快和殺傷力最大的,而接殺則是唯一對應殺球的技術。相對其他技術應對方法而言,它的選擇面比較小,一般只能在中低手位擊球。
我覺得這有點像守門員的撲救技術,現在,在羽毛球比賽中,我們能看到很多球員做出舒展、漂亮的魚躍救球動作,這已經和足球門將撲救的難度差不多了??梢哉f,現在防守的難度要比過去大得多。談到這一點,我必須吐槽,關于現在的球員防守不好的言論純屬無稽之談。
柔韌度訓練要加強
言歸正傳,從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得出接殺球所需要的第一個要求——加強柔韌度訓練。
因為身體下不去是很多“硬骨頭六連”同學的苦惱,尤其是遇到殺球比較尖的對手,低手位接球需要把重心快速下沉,但又不能彎腰。我在我的公眾號上說過,羽毛球的動作都是乘二的,所以接殺的時候總是需要不斷地下去,以及不斷地起來,這本身就比常規(guī)高度的技術多兩個動作了。可想而知,球友們在這個起伏過程中,完成擊球的難度是很高的,因為它需要優(yōu)秀的柔韌性來保證動作的穩(wěn)定性。
擊球手型難度不小
擊球部分出現的問題就千姿百態(tài)了,因為是側面的橫拍擊球,所以很多人是以翻拍推球動作為基礎的。
出拍時,拍面朝上或者前上方,擊球時用手腕翻轉動作(因為太快,只能用手腕,要是有時間,肯定連前臂一起轉,大多數人的大動作欲望是不可能消滅的)把球打過去。
這個動作很難控制球的高度,因為高低取決于手腕或者手臂旋轉的多少。對于一般的球友來說,這確實太難為人了,除非你有韓國名將李炫一的功力。李炫一的手法是比較偏翻轉派的,可話說他也是差不多四十歲了才有這么爐火純青的水準,可見這是個操作難度太高的動作。
關于這一點的解決方案,我自己比較推薦出拍方式以把拍面正對網線的手型,然后用類似掃的動作將球擊過網。這種動作比較便于瞄準,回球遠近先不管,起碼不會高。但要特別注重伸手的問題,大多數人接殺不好都是因為被憋死了。不伸手的原因,一是想發(fā)大力亂抽,二是出腳幅度太大,生怕接不到。只不過,接殺是一項必須正好接到的技術,差一點的話,球的質量就會被影響一點,所以“正好接到”是擊球部分的難點。
出腳時,腳尖位置需要對準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出腳的時候,腳尖務必對著側面。很多人跨步出去的時候,腳尖還是對著網的,這會造成髖關節(jié)打不開,也是被憋死的節(jié)奏。打不開的人,多半沒練過專項動作,這也是業(yè)余選手水平上不去的原因。所以,我認為有過專業(yè)隊經歷的教練應該在訓練中加強這方面的安排。業(yè)余球員也可以加強這方面的練習,會對提高你的接殺技術水平有所幫助。
接殺練習推薦
1、喂球應先用手扔
球拍打出的球怎么說都太快了,先用手扔球,會比較慢,循序漸進。
2、手扔球,先練接直線、回直線
實際上往哪兒打都是一條直線,直線是基礎,練好直線是起步的關鍵。
3、接球點要比站位略靠后
實戰(zhàn)中,其實很難做到身前接殺,訓練要結合實際,不可好高騖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