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卿
“有沒有想過一輩子我們說了多少話?根據(jù)統(tǒng)計學(xué)家估計,一個正常人一天所講的話,大約要用20張B5的紙來記錄,以這樣的說話量來累計,一個月可以寫成6本100頁的書,一年下來就有72本,如果壽命以70歲來算,總共就講了5040本100頁厚的書了?!?/p>
學(xué)生聽完這樣的數(shù)據(jù),不約而同地發(fā)出驚呼。
“可是,這家圖書館有多少本有價值的好書呢?”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只見每個孩子都皺著眉頭,很認真地思考它的答案。
我們每天所說的話大致上可分成三類:
一、好話。諸如安慰語、智慧語,能提振人心、授業(yè)解惑等等。
二、應(yīng)酬話?!敖裉焯鞖庹婧谩薄霸绨?,吃飽了沒?”等禮貌上的招呼或工作上的對談,沒什么好不好的分別。
三、惡語。聊人隱私,傳些八卦,抱怨這個,批評那個,通常都是拿別人當話題。
哪些話出自我們嘴巴的頻率最高呢?許多人終日言不及義,制造一大堆語言垃圾而不自知。我們應(yīng)該從小教導(dǎo)孩子學(xué)會說話,在正確的時間、合宜的地點,說該說的話,“三對”連成一線,才是最高格調(diào)的嘴巴。
第一,正確的時間。很多孩子只知道自己想講就講,完全不懂得尊重別人,下課說不夠,上課也說,連走路也不放過。俗諺說得好:“沉默是金”,懂得在適當?shù)臅r候閉上嘴巴,其實是智慧的表現(xiàn)??!
有一個年輕人慕名前來拜希臘哲學(xué)家蘇格拉底為師,當他一看到蘇格拉底進來,便立即上前自我介紹,從他顯赫的家世到他心中的抱負,一直嘮叨個不停。蘇格拉底看他沒有停下的意思,便伸手捂住他的嘴說:“我得跟你收雙倍的學(xué)費?!?/p>
這年輕人驚訝地問:“為什么?”
蘇格拉底對他說:“因為我必須教你兩樣功課,首先要教你如何勒住舌頭,再教你如何開口說話?!?/p>
第二,合宜的地點。熱鬧的場合,可能因一句戲言而跌落谷底;喜慶的氣氛,也常常因不當?shù)脑挾查g凍結(jié)。在需要的地方加幾句如珠妙語,掌握狀況往好的方向發(fā)展,這正是語言藝術(shù)的最高境界!
有一位鋼琴家應(yīng)邀到美國某一城市演出,出場時發(fā)現(xiàn)觀眾稀稀落落很失望,但是他走到舞臺的前端,對觀眾說:“貴市的人一定都很有錢,我看到你們都買了兩三個座位的票?!闭麍龅娜寺犃斯笮?,那是個充滿音樂和笑聲的夜晚。想想看,一句貼心鼓舞的話是多么神奇??!就像天使手中的魔法棒。
第三,說該說的話。身體傷痕易治,心中怨恨難解,有很多人都難以釋懷曾被語言上的傷害。許多人肆意批評,殊不知字字如刀、句句似劍,傳言往往失真,一下子就傷了人,所以說話前先用三個篩子過濾一下!
第一個篩子叫作真實。如果只是道聽途說,那就停止開口!第二個篩子是善意。如果說者心術(shù)不正,愛嚼人舌根,那就更沒有說它的必要了。第三個篩子是看這件事是否真的重要。街談巷議閑人打發(fā)時間,這樣的內(nèi)容能免就免才對。
摘自《意林·原創(chuàng)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