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哲涵
讀過《三國演義》的同學(xué)肯定都熟悉東吳的大都督周瑜,他善于用兵,但心胸狹隘。他三番五次想謀害諸葛亮,可是每次非但斗不過,反而被氣得要死,是一個活脫兒的小氣鬼。
但你知道嗎,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其實是一位英俊瀟灑,擁有雄才大略的真英雄。那么,人們?yōu)槭裁磿χ荑び羞@么大的誤解呢?
話說東漢末年,曹操號稱率大軍南下要滅掉劉備、孫權(quán),這就促成了孫劉結(jié)盟,聯(lián)合抗曹。周瑜使用反間計除掉了曹操的水軍將領(lǐng)蔡瑁和張允,誰知道諸葛亮竟然輕易看穿了他的計謀。周瑜妒火中燒,心想諸葛亮日后肯定是東吳的大患,一定要想辦法除掉他,以絕后患!大敵當(dāng)前,周瑜不想著對付敵人,卻要謀害盟友,真是不顧全大局!
周瑜與諸葛亮商討御敵對策時,故意為難諸葛亮,要求蜀軍在十天之內(nèi)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看穿了周瑜的陰謀,胸有成竹,答應(yīng)周瑜三天之內(nèi)就能交齊。當(dāng)時人力、物力不足,怎么可能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wù)呢?周瑜以為諸葛亮?xí)]轍,還叫他立下軍令狀:如果三天交不出十萬支箭,就按軍法受死。
周瑜沒想到諸葛亮居然用了“草船借箭”這神奇的計策,從曹軍那“借”到了十萬余支箭。由于嫉妒諸葛亮的智謀,覺得他才是最危險的敵人,所以周瑜多次設(shè)計陷害他,還不惜跟蜀軍刀兵相見。雙方多次交鋒,周瑜一直都在吃大虧,拿諸葛亮沒辦法。最后周瑜箭傷發(fā)作,仰天大喊三聲:“既生瑜,何生亮(老天爺既然生下了周瑜,為什么還要再生下一個諸葛亮呢)!”喊完吐血身亡。
周瑜因為心胸狹窄,容不下比自己厲害的盟友,最后活活把自己氣死了。這真是可笑又可悲呀!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很討厭周瑜?如果是,那你就上了《三國演義》的大當(dāng)了!真實的周瑜是令人仰慕不已的大英雄。說別人嫉妒他還說得過去,他怎么會嫉妒別人呢?
周瑜出身于東漢末年的名門望族,從小就氣量非凡,與眾不同。他與孫策是總角之交,二人情同兄弟。后來孫策起兵去攻占江東,周瑜二話不說,馬上帶著兵將、糧草去輔佐孫策。兩位少年英雄并肩攜手打下了東吳的江山,完成了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實現(xiàn)的偉業(yè)。
周瑜年紀(jì)輕輕就擔(dān)任建威中郎將,統(tǒng)帥東吳的千軍萬馬。除了治國和統(tǒng)兵打仗,周瑜還多才多藝,精通音樂。有一次他跟人喝酒,喝到半醉時,旁邊的樂師彈琴彈錯了,周瑜聽出這微小的差錯,回頭微笑著望著彈琴人,對方明白是自己的錯誤被周瑜發(fā)現(xiàn)了,十分佩服他的才情。
老將軍程普因為周瑜年輕,心里一直不服他,多次當(dāng)眾使他難堪。周瑜卻毫不介意,依然很尊重程普。時間長了,程普也被周瑜的寬廣胸懷和高尚人格所征服,對周瑜敬重起來。程普還跟人說:“跟周公瑾打交道,就像喝了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陶醉了!”周瑜就是以這樣非凡的魅力,讓東吳上下都很佩服。
你是否會疑惑,為什么周瑜這樣的英雄在《三國演義》里會是一個討人嫌的小氣鬼呢?
原來,在《三國演義》這部長篇歷史演義小說成書之前,歷史上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大量關(guān)于三國的民間傳說和戲劇作品,創(chuàng)作者們大都以劉備、諸葛亮所代表的蜀漢政權(quán)為主角,把曹操集團安排為反派角色,而東吳則是陪襯的角色。因此周瑜等吳國人物被矮化甚至丑化,以此來襯托蜀漢英雄的光輝形象。
創(chuàng)作者們?yōu)榱藰淞⒅T葛亮的智慧形象,特意為他安排了周瑜這么一位強勁的對手。因此周瑜在書中是一個盡管足智多謀,但仍敵不過諸葛亮的角色。創(chuàng)作者們還編造出“三氣周瑜”“草船借箭”等故事,讓小說更加精彩動人,可惜導(dǎo)致了幾百年來人們對周瑜的誤解,真是天大的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