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木蓮
摘要:當前我國已全面步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也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當中,信息技術輔助下的課堂不僅氣氛更為活躍、教學內容更豐富,課堂教學實效性也大大提升。本文主要從利用信息技術活躍課堂氣氛、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以及突破教學重難點等三方面具體闡述了信息技術這種新型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學
語文作為有助于其他學科學習的工具性學科,人文性也是其突出特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面對好奇心旺盛、無意注意占絕對優(yōu)勢的小學生,教師單一的教學手段更是難以激發(fā)、保持小學生學習興趣。21世紀是一個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在各領域都有著廣泛運用,其優(yōu)勢也是顯而易見的。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對傳統(tǒng)單一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之舉,利用多媒體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成功吸引小學生注意力,同時作用于他們的不同感官,可以在活躍課堂氣氛、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有效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
一、善用信息技術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活躍課堂氣氛
將信息技術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針對小學生身心發(fā)展尚不成熟,很容易被外界環(huán)境影響的特征,教師首先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信息技術輔助下,適合于不同教學內容的多元化素材被集中、有效整合在多媒體當中,生動直觀的情境被創(chuàng)設出來,教材當中原本靜態(tài)呈現(xiàn)的文字、圖片轉化成為作用于視覺的動態(tài)視頻、作用于聽覺的動聽音樂、聲音,語文課堂的吸引力大大增強。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才能被成功激發(fā)出來,他們的語文學習才能主動而高效。例如在《快樂的節(jié)日》導入階段,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快樂的節(jié)日》歌曲富有童趣的MV,孩子們看到節(jié)日的快樂場面、感受到孩子們的快樂,他們的情緒也被感染,不自覺地手舞足蹈起來,課堂氣氛極為活躍。在此基礎上展開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高漲。
二、善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充實語文課堂
小學生具有極強的好奇心、極為豐富的想象能力,由于電視、網絡、手機等的普及,小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變的多元化,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作為目標的小學語文教學僅僅靠教授教材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教材上的學習內容遠遠不能滿足小學生的求知欲望。信息技術手段在語文課堂上的運用讓傳統(tǒng)的教師口述、手寫的教學手段變得多樣化起來,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將與某節(jié)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音頻等資料搜集起來、整合起來,制作成目的性明確、富有吸引力、容納豐富教學內容的課件,在原有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讓語文課堂變的更充實,更能滿足小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例如在《黃山奇石》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關于黃山傳說的民間故事、可以在網絡上搜集有關黃山奇石介紹的圖片附帶文字資料,教師還可以將介紹黃山溫泉、四季景色的資料展示出來供學生觀看、閱讀,信息技術輔助下,語文課堂變得更充實。
三、巧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對于身心發(fā)育尚不健全,對教材文本所蘊含的深刻思想內容難以理解的小學生而言,教師可以將傳統(tǒng)的言語點撥轉化成為借助信息技術來突破教學重難點。在多媒體構建的直觀、生動環(huán)境當中,小學生理解語句、文章的能力大大增強,因而語文教學效率也獲得有效提升。例如在人教版《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中,僅僅根據(jù)文字表象,小學生難以獲得對西沙群島美麗富饒的直觀印象,他們自然難以體會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西沙群島優(yōu)美的風景短片,他們在視頻上看到了五光十色的海水、看到了美麗的珊瑚、蠕動的海參,慢吞吞的海龜,看到成群結隊穿梭在海底的魚群……他們對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有了直觀、深刻的感受,自然對作者的感情感同身受,對課文主旨有了深刻的理解。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有效整合在為傳統(tǒng)語文課堂增添活力的同時也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小學語文教師應善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語文課堂,打造高效課堂,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姚禮星.基于信息技術下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J].學周刊,2019,(10):150.
[2]普紹友. 淺析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新課程(上), 2013(6):18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