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宏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家庭因素出現多元化,如:獨生子女、留守兒童、寄宿孩子、單親家庭、組合家庭等,網絡游戲及一些社會負能量的誘惑,都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全國教師慰問信中提出,希望廣大教師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如何營造文明、和諧、民主的家校教育氛圍,引領孩子健康成長?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都要面對的課題。
現在,我將班級工作中的幾個案例與大家分享。
一、以人為本,傾注師愛。
尊重每一位學生,“以人為本”,是對每一位教師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作為班主任,我時時刻刻都在用心詮釋著“愛”這個字的真諦。我走進孩子內心,了解孩子最真實的需要,付出所有我能給予他們的。a同學是個單親孩子,從小缺失母愛、家庭貧困,雖然學習成績在班級名列前茅,但他心里總有一種自卑感。了解a同學的這些情況后,我及時與孩子的家長聯(lián)系,共同幫助孩子,同時我經常與孩子聊天,急孩子所急,想孩子所想,資助孩子學習用品和書籍,輔導孩子學習,鼓勵他多與同學溝通交流,積極參加班級、校際活動。慢慢地,孩子走出了自卑的陰霾,成為了一個陽光、合群、好學的孩子。我相信,這是師愛的力量。
二、少些指責,多肯定與激勵。
有記者采訪心理學專家李中瑩:“您研究親子關系很多年,您認為親子關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李中瑩:“最重要的是無條件的愛。有真愛的家長或者真正懂得表達愛的父母會時時不忘投向孩子肯定的目光,而且沒有任何輔加條件。一個小孩子正是在這種肯定的目光中,才漸漸地發(fā)展岀自信心,然后才能發(fā)展出自尊,再漸漸地發(fā)展出自愛……”這個回答充分說明肯定孩子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多么的重要。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應更加明白這個道理。肯定的方式很多,諸如:燦爛的微笑、贊許的目光、激勵的話語等。
因此,班主任工作中應盡可能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加以稱贊,收到的效果是不可估量的。b同學從小受到家長的寵慣、溺愛,養(yǎng)成任性執(zhí)拗、專橫霸道的毛病,并將這些毛病帶到學校。在班上不能和同學友好相處,很不受同學歡迎。不過,這個孩子也不是一無是處。我發(fā)現他勞動非常積極,不怕苦不怕累,還能與同學協(xié)作勞動。當我發(fā)現他的這個優(yōu)點后,我立馬在班會課上大勢進行表揚,爾后我提出任命他為我班新任勞動委員,并掌管教室門的鑰匙。經同學們討論同意,宣布任命時,班上響起熱烈的掌聲。私下里我跟他談心交朋友,表揚他的進步,指出他的缺點,讓他先認識自己的缺點,引導、幫助他改正缺點。同時,與他的家長溝通,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和進步,希望家長配合學校教育。慢慢地,他認識到了同學們對他的信任和幫助,他也在用行動回報老師和同學。一段時間后,他的進步很大,臭脾氣沒有了,同學關系融洽了,學習認真了,期末被評為“學習標兵”。
三、以學生為紐帶,搭起家校橋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孩子智力潛能的開發(fā)。父母以自身的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往往孩子在學校所受到的教育被不良的家庭氛圍無形的化解。
C同學頭腦靈活,思維敏捷,平時各方面都表現得非常好。近些時上課有點精神不集中,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作業(yè)也不能按時完成。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把他單獨找出來,問他:“你近段時間表現不夠好,是不是生病了?”他說沒有?!翱礃幼幽悄闶撬卟蛔?,你每天晚上什么時候睡覺?”他不吱聲了。從他這里了解不出原因,我決定去他家走訪。我把孩子在學校的反常表現告訴給了他父母,同時向他父母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孩子放學回家后不是玩手機就是在電腦上打游戲,父母問他作業(yè)完成了沒有,他說在學校就做完了(其實有時沒有做)。難怪孩子表現反常---他已經沉迷網絡游戲了。我告訴孩子的父母:你的孩子網絡沉迷了,已經影響孩子生活與學習,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非常不利。他父母聽了就急了,問該怎么辦?通過了解,問題主要出現在他的父母身上。原來,孩子在家時,父母沒事就盯著手機看,忽略了孩子的存在和感受,為了不讓孩子打擾他們玩手機,放任孩子玩電腦,有時還和孩子一起玩手機和電腦。孩子對手機、電腦有了依賴性,慢慢的就上癮了,對其它的事情就不上心了,于是就出現了現在的結果。幫助家長找到了原因,我明確的告訴孩子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請你們不要玩手機和上電腦玩游戲。孩子在家學習時,家里要營造出學習氛圍,可陪在孩子身邊看看書,以父母愛學習為榜樣激勵孩子學習。休息日可以和孩子做做健康安全的游戲或者帶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體會到存在感,感受到父母的愛。
孩子的父母聽后感到慚愧、內疚,接受了我的建議。通過家長的配合,加上我對孩子的循循誘導,孩子終于走上了正軌。
所以說,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樣的孩子,父母的言行舉止、家庭的學習氛圍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d同學是名女孩子,課堂上總是一個人在下面玩自己的,漫不經心,課堂好像跟她無關,上課多次提醒她,也沒有效果。通過預留電話向她媽媽反映了情況,她媽媽聽后表示很無奈,給我講了她家的情況。原來她家是一個組合家庭,她是女孩的后媽。她不是不愛孩子,每天在家照顧她,督促她學習,跟她檢查作業(yè),講解題目。盡管如此,孩子不買她的帳,對她有抵觸情緒。她也沒辦法,求助于老師。我了解到這些后,我就跟d同學聊天,從聊天中也印證孩子的后媽說的是事實。于是我問她:“你媽媽愛不愛你?”她毫不猶豫的回答說:“愛我?!庇謫枺骸霸鯓右姷盟龕勰隳??”小女孩就對我講她后媽對她做那些。聽她講完后,我問她:“你在家聽媽媽的話嗎?”她搖了搖頭。“為什么?”她說她不知道?!耙驗樗悄愕暮髬專俊彼蛔髀暳?。沉默一會兒,我說:“親媽后媽是他們大人的事情,小孩不要摻和,后媽說不一定比你親媽更愛你,是不是?”她點了點頭。我問她:“你喜歡你媽媽嗎?”她猶豫一下說“喜歡。”我說:“這就對了,你媽媽為你付出這么多,無怨無悔,我們應該懂得感恩,你說對嗎?”她點了點頭,接著我說“我知道你是個懂事的孩子,后媽對你的好你也知道,你要感謝她,不要惹她傷心,在家里聽爸爸媽媽的話,在學校好好學習,用好成績回報他們,做得到嗎?”她小聲的說“做得到。”我鼓勵她說:“老師相信你!”
這次談話后,孩子的狀況改變了,在家里和她后媽的關系改善了,上課聽講認真了,性格開朗了。他媽媽在電話里連聲感謝老師為她女兒解開了心結。
所以說,家庭的結構、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影響著孩子的內心和性格的形成。
看著孩子們純真、陽光般的笑臉,想著孩子們的點滴進步,我感到由衷的幸福和快樂!看到文明、和諧、民主的家校教育氛圍,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肩負著神圣的使命,要與時俱進,做到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真正成為一名黨和人民滿意的好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