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其清
摘要: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重視實驗教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和知識分化點,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梢姡囵B(yǎng)學習興趣對于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濃厚的學習興趣,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造成獲取知識、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態(tài)。那么,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范疇下,怎樣才能把初中化學課上得“有滋有味”呢?在這里,我想用如下的五個“味”來考慮怎樣把化學課上得“有滋有味”。
關鍵詞:實驗;諧音;探究;新穎;興趣
一、實驗味
化學,姓“實”,名“驗”,因為化學是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有很多獨特的魅力。學生剛學化學時,常常被化學實驗的各種現(xiàn)象所吸引,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實驗讓學生喜歡化學,比如燒不壞的手帕、魔棒點火等。其次,要注意化學與學生的生活進行緊密聯(lián)系。事實證明,學生對于聯(lián)系生活的知識最感興趣,比如蚊蟲叮咬后的處理,怎樣進行滅火、胃酸的治療、水污染的防止、鐵制品的防銹等。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謂的實驗味即是學習化學的基礎,包括知識所包涵的內(nèi)容是極其豐富多彩的,其中化學與自然、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的內(nèi)容;精彩紛呈的實驗內(nèi)容,趣味性都很強。教師在授課時對這些內(nèi)容如能精心設計,使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獲得新鮮感、輕松感,從而增強化學課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也即是化學美。所以,化學課就要應有濃厚的實驗味。而化學教學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去觀察實驗、去操作實驗、去探究實驗感悟實驗之美,中學化學實驗包括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兩部分。演示實驗生動、鮮明,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保證課堂演示實驗的成功,教師每次實驗前都做好充分準備,努力做到操作規(guī)范,速度適中,便于觀察。為避免學生只是看實驗,覺得好奇、好玩而忽視學習,學生每次觀察實驗都要有明確具體的觀察提綱和真實詳細的實驗現(xiàn)象記錄,逐步培養(yǎng)觀察能力。因此,要領悟化學的美,首先必須從實驗入手,從認真觀察實驗從而獲取實驗結論,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化學素養(yǎng)的形成,引領學生獲得新知,感受新知、理解新知,使之轉化為智慧,最終積淀文化,形成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那么,如何讓教師上出化學味?
通過生動活潑的化學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但這種興趣還不夠穩(wěn)定,一旦遇到學習上的困難便容易喪失信心。為了全面提高化學教學質量,一方面要通過學科滲透德育來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如通過介紹科學家的故事,使他們懂得“只有努力不懈,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在課堂教學上狠下功夫。如課本實驗活動3 燃燒的條件 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教師先提出問題乒乓球碎片和濾紙片同時加熱,那一個先燃燒,學生不思考就回答濾紙片,然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親自做這個實驗,最終實驗的結論讓學生們感到自己先前的回答是錯誤的,通過實驗學生就能牢固掌握知識點,再發(fā)散學生思維讓學生說出有關燃燒的三個條件。這樣的課學生學的能沒有滋味嗎?
二、諧音味
諧音記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在不改變教學設備和經(jīng)濟投入的前提下,不改變教師原來的教學模式,教師只要在自己的教學中隨時應用,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使學生記下有方,憶起有術,寓巧于記,寓趣于記,擺脫記憶困境,變苦記為樂記,變易忘為牢記,使教與學走科學之徑、乘藝術之舟達到奇妙的化合,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探究味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科學的形成和發(fā)展都離不開實驗。例如,在講鐵生銹條件時,由于鐵生銹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在講課前的10天前按右圖裝置做好后,放置于教室或是實驗室(也可讓學生回家自己做),并讓學生每天觀察鐵生銹的情況,并做好記錄。這樣在實驗教學中,盡量發(fā)揮實驗的探究本性,讓學生體驗到實驗的趣味,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豐富學生探究活動的親身經(jīng)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在中學化學中有許多體現(xiàn)探索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實驗,作為教師應深刻領會《課標》精神,挖掘實驗教學的內(nèi)涵,將實驗知識、實驗方法與實驗操作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始終處于不斷探索的情景中,主動實驗、仔細觀察、積極思維。長此下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必然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對待科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態(tài)度也將會逐漸地形成。
四、新穎味
在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可以采取諸如自學輔導法、質疑答疑法、對比論證法、邊講邊實驗法、化學游戲法、對抗賽法等多種啟發(fā)式教學方法,這些方法都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以對抗賽法為例,每章結束或臨近期中期末考試復習,都可以用此法,使枯燥乏味的復習變得生動活潑,而且通過這種方法復習的效果比題海戰(zhàn)術好得多。比如每學完一章,教師事先擬訂好題目寫在投影片上,布置學生課下準備,課上或組與組之間或男生與女生之間進行對抗賽,教師打出投影片之后,看誰答得又快又準確,在小黑板上記下各組的得分。參與激烈的競賽和角逐,學生的那股興奮勁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這樣的教學效果是反復做題、講題所無法達到的??傊@種方法能考查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使課堂氣氛異?;钴S,學生的應變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學習興趣濃厚,知識掌握得牢固。另外,這種方法還適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化學計算的教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傊瑸榱耸箤W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識,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刻苦鉆研,積極探索,努力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鞏固下來。學生一旦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其學習成績的提高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五、興趣味
化學教學要真正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還應該重視興趣廣泛性的培養(yǎng)和興趣持久性的協(xié)調(diào)。一方面利用化學知識與物理學、生物學、數(shù)學、美學等學科的密切聯(lián)系,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廣泛性。還可通過對一些科學家事跡的介紹,讓學生了解科學家們正是由于興趣廣泛,博覽群書,善于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思考問題,才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科學難關,從而懂得興趣廣泛性的重要。為了搞好課外活動,首先應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摸清他們最感興趣和對一些知識的需求,以此選取活動內(nèi)容,制訂活動計劃。例如,第一次活動可選取人體所需的維生素C的測定,這易為學生接受并產(chǎn)生興趣。學生對活動是否有興趣,直接取決于第一次活動的成功與否,進而影響其今后的學習。為此,活動前教師應認真準備,用一些身邊熟悉的水果(如橙子)和蔬菜(如大白菜)作為原料進行實驗測定,進而對各種蔬菜和水果中的維生素C含量作比較。學生們通過實驗,掌握了過濾操作的使用步驟和量筒、托盤天平及滴定管的使用方法。通過實驗測定,同學們懂得了維生素C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維生素之一,從而在實際操作中情緒高漲,比做課本中的實驗更有趣。
在教學中要不斷地總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優(yōu)化課堂練習,充分利用實驗電教手段,積極開展化學活動課,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知識的樂趣,從內(nèi)心體會到學習的愉快。變“強制性”教學活動為“主動性參與”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的素質及能力。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里,“有滋有味”的化學課,應能讓學生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必將是未來具有開拓精神的建設人才“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p>
參考文獻:
[1]曾清意:《初中緒言課教案設計》,《化學教學》2006年第9期。
[2]蔣蓉:《化學課外活動的一點嘗試》,《化學教學》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