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白珍
摘要:案例教學法有助于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能夠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課程貼近現實生活和實際。讓學生更加輕松、快速、準確的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因此案例教學法在教學改革中一直都被廣泛的推廣。道德與法制是一門對學生進行德育、塑造學生高尚品格的課程,通過運用案例教學法可以將實踐中真實的情景加以典型化處理形成案例,提供給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從而塑造學生高尚的思想品格,理性的法制觀念,成為未來合格的國家建設者。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初中道德與法制;運用方法
【導論】
初中道德與法制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灌輸式為主,教學方法過于死板。不能將理論與實踐很好的結合,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課堂氣氛沉悶,很難達到,A期的教學效果。在新一輪課改的推動下,運用案例教學法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與法制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一、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運用案例教學法可以促進師生互動、提高教學效果。案例教學法具有開放性的教學特點,它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教師將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融入到案例當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活躍課堂氣氛,實現師生互動。案例教學法為學生提供一個想象的空間,可以將道德與法制的理論知識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案例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案例教學法改變了傳統(tǒng)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學生可以結合具體案例進行獨立思考,并對相關問題進行反思,提出疑問。這樣學生就能在不斷的課堂實踐中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和思考方式,實現學生是課堂主體而教師是課堂主導的地位。
二、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的運用方法
(一)課前設計案例做好準備
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是教師和學生在情景中互動的歷程。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案例是關鍵。選擇和設計恰當的案例是實施案例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案例要緊扣教材內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案例必須取材于生活,具有真實性和說服力;案例必須有明確的主題,人物和情節(jié);案例要蘊含一定的人生哲理,道德觀念,法律法規(guī)有一定的思想教育意義。要運用簡潔生動,通俗易懂,具有適度復雜性、包容性和探究性的多元觀點的案例。案例的設計要做到,寓理于例之中,寓德于例之中。例如在學習《挫折面前也從容》時,選擇“兩只青蛙的遭遇”作為本次內容的案例,案例描述兩只青蛙在覓食時不小心掉進了路邊的一只牛奶罐里,牛奶罐里還有一小部分的牛奶,一只青蛙絕望了,它想它永遠也出不去了,于是他很快沉了下去。另一只青蛙告訴自己,上帝給了我堅強的意志和發(fā)達的肌肉,我一定能跳出去。他一次又一次的奮起跳躍,過了不知多久,他發(fā)現牛奶變得堅實起來,經過他的反復踐踏和跳動液狀的牛奶已變成一塊奶酪,經過他不斷的努力,終于從牛奶罐里輕盈跳了出去,重新回到了綠色的池塘里。這個案例的設計,既緊扣教材,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案例中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這樣的案例能讓學生體會在面對挫折時應該如何去做,達到潛移默化深入人心的教學效果。
(二)課中呈現案例置疑解惑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精選的案例以恰當靈活的方式適時地展示給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讓學生在研究案例時就能理解課本的理論知識。案例呈現的方式多種多樣,比較簡單的案例教師可以讓學生直接閱讀或朗讀材料,教師也可以形象生動的口述表達。復雜一些的案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實際情境、辯論會、小品模擬法庭、記者采訪等形式展現。讓學生在動中學,使學生能夠盡快地進入案例情境之中。在呈現案例之前教師要結合案例和理論知識設置本次課內容需要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生動的教學過程中去感悟探究教師提出的問題,并發(fā)現和提出新的問題來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啟發(fā)和正確的引導學生,解除學生產生的各種疑惑,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課后總結案例探究分析
學生運用所學過的理論知識,對教師所設置的案例開展討論??梢詫嗉墝W生分為幾個討論小組,4-6人為一組。每個小組的學生發(fā)表各自的見解,并將發(fā)言要點、思路及存在的疑難點做好記錄。各個小組積極發(fā)言進行探究分析,然后學生和教師對案例討論作出總結。針對小組中不能解決的焦點問題,在全班進行討論和辯論及老師加以引導啟發(fā)。學生在討論中互相啟迪,從中得到啟發(fā)理解掌握知識,達到教學的目的。例如在學習《法不可違》時,引入案例“張曉鵬的經歷”,初二學生張曉鵬由于父親溺愛,結識了好多游手好閑的朋友,出入舞廳、網吧。為了消費開始小偷小摸被學校警告。畢業(yè)后染上毒癮,為籌錢搶劫、盜竊等,被判有期徒刑八年。根據這一案例,讓學生對什么是一般違法、什么是犯罪;他們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法律制裁;進行深入探討。通過對于這案例探究,讓學生知道什么是一般違法和犯罪,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引以為戒做一個誠實,正直、有責任心,有擔當的年輕人。
結束語
在當前課程改革的推進下,運用案例教學法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教師要充分認識和了解案例教學法,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張蓉. 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J]. 文理導航(上旬), 2017(2):86-86.
[2]許娜. 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操作策略[J]. 吉林教育, 2018(z2):69-69.
[3]金榮君. 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案例教學法的運用[J]. 文學教育(下), 2018, No.444(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