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國清
內容摘要:課堂點評是教學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針對語文學科的特點,讓課堂點評出彩需要秉承以真情感動學生,以真實打動學生,以生動吸引學生的點評原則,可以采用多值點評,延時點評,互動點評的策略。
關鍵詞:課堂點評 點評原則 點評策略
語文課堂教學中,評價語言、評價行為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課堂點評運用得當對創(chuàng)造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思維,提高語文課堂學習效果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有針對性地、盡可能多地預想到學生可能的各類回答結果,設計最恰當?shù)脑u價方式,讓課堂評價出彩。
一.點評注重真情
課堂點評應該遠離虛偽,遠離做作,它從教師心靈深處流溢出來,用真情喚起學生的傾情投入。
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李鎮(zhèn)西在上《荷塘月色》時,有一個學生提出了非常好的一個問題: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為什么作者不寧靜呢?這個問題是理解課文的一把鑰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問題。李老師聽到之后眼里閃動著興奮,他走到這個學生面前,非常激動的握著他的手說:“這個問題問得好極了!”如此自然,如此真切。作為學生一定感覺和老師的距離一下子近了很多,就好像一個熟悉的老朋友。有什么比和老朋友交流更快樂和投入呢?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李老師的真情點評,猶如柔柔的春風、融融的陽光吹拂溫暖學生的心靈,在學生的心中激起感情的漣漪,讓他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從而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點評注重真實
教師課堂點評應該是真實的,給予學生實事求是的分析,恰如其分的描述:肯定該肯定的?——尊重學生自己的感悟與理解,引導該引導的——對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價值引導。真實的點評需要以鼓勵為主,但反對莫名其妙的贊揚和廉價的鼓勵。有的時候甚至并不摒棄批評,但又講究批評的藝術,注重保護學習語文的興趣與信心。
看韓軍老師《登高》教學實錄,圍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師生互動片段。
師:第二句,面對滾滾不盡的歷史長河,杜甫感到怎么樣?
一生:有些無可奈何。
師:有一些。還有呢?
一生:老師,我不同意他的觀點,我覺得這句更多是……是一種氣勢。
師:什么氣勢?
一生:一種很宏大的氣勢。
師:對的,有無可奈何。但同時,作為一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一個有闊大的胸襟的知識分子來說,他僅僅是無可奈何嗎?難道他對生命的短暫想不通嗎?他是不是想違背自然規(guī)律而祈求長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為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知道人無論活到何時,都難免一死。這是一種必然的規(guī)律。
師:所以,他又感到豁達、坦蕩,胸襟開闊?!?/p>
第一個學生的回答顯然不夠深刻,他沒有真正讀懂杜甫此時的心境。對這兩句詩歌的理解更應該看到杜甫豁達的一面,因此韓老師實是求是,肯定學生理解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通過“還有呢?”引導學生把理解推向深入。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其他學生的補充對這個問題理解的就更加全面,更加深入了。教師的真實點評比虛偽的贊揚更讓學生印象深刻,受益無窮。
三.點評注重生動
語文是最具形象性、情感性的課程,語文課程的這一特殊性決定了語文課堂點評要注重生動。點評如果不生動就好像平靜的水面沒有漣漪,熾熱的天氣沒有微風,對于活潑,朝氣蓬勃的高中學生來說這又是多么枯燥和乏味的事情。課堂上,我們要給點評穿上“美麗的外衣”,用語文老師特有的語言表現(xiàn)形式擺脫枯燥單調的束縛,走向豐富多彩,讓學生感受教師本身的魅力。比如肖培東老師在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時,對“畫舫聽雨眠”詞句的賞析,有的學生認為一個“眠”字讓他讀出了詞人韋莊的安逸,有的說讀出了閑適,有的說讀出了鄉(xiāng)愁,肖老師是怎樣點評和引導的呢?下面是師生互動片段:
生1:江南不是他的家鄉(xiāng),所以他應該會有一些淡淡的哀愁。江南再好,也不是他的家,想家了,愁緒就來了。
生2:詞人只是江南的游客,聽雨,會聽出思鄉(xiāng)來。
師:雨落江上,更落在詞人心里。鄉(xiāng)愁漸濃,聽雨難眠,因此只品出閑適,是讀這首詞的最初境界?!奥犛辍眱蓚€字,我們可以讀出許多人生的滄桑、情感的復雜來。有點感受了,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讀看。(齊讀“畫舫聽雨眠”)
師:這有一份閑適,一份哀愁,有一份思念。其實我還想講的是有一份孤獨。所以從這船,從這茫茫的江上,從這一江春水上面,其實我們大家都可以感受到詩人隱藏的情緒的密碼。
肖老師的點評運用了形象化的語言,充滿詩意,一方面委婉指出“安逸”“閑適”“思鄉(xiāng)”都是對詞人情感的片面化理解,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讀出詞人五味雜陳的復雜情感,包括閑適、哀愁、思念、孤獨等等。借助于靈動、詩意的言語表達,肖老師的課堂點評,讓學生感受到了濃濃的語文味,語文課堂也徒然地生動美麗起來。
圍繞著真實、真情、生動的點評原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也可以采用一些評價的策略和方法。
1.多值點評
多值點評即不僅指出“對”與“錯”,還要指出“好”與“壞”、“繁”與“簡”、“難”與“易”,是否有創(chuàng)新等。
比如學習《項鏈》一文時,教師設計了一個問題:當真想大白后,瑪?shù)贍柕聲鯓??學生經(jīng)過討論以后,形成了以下意見:①死了②重塑自我③繼續(xù)過平民生活④走虛榮的老路⑤悔不當初,陷于抑郁。對于這些意見,教師點評時不能打馬虎眼,籠統(tǒng)地說都對或都錯,而是要分出高下來。第一種意見不對,瑪?shù)贍柕率甑钠D辛都過來了,真相大白就突然會死嗎?其他的意見雖然都有可能,但也有個好與壞的問題。我們可以做一個多值點評:“瑪?shù)贍柕卤M管得知假項鏈的真相后,打擊不小,心酸,目瞪口呆,十年的苦難涌上心頭,但她已不是十年前的她,十年的磨難,改變了她,使她變得實在、心態(tài)平和,敢于面對現(xiàn)實。我們相信她真的醒悟了,她會,也希望她會實實在在地生活。盡管有時她還會夢想,還會回想起那個美妙的夜晚?!蓖ㄟ^多值點評,教師讓學生的思維突破二元對立的牢籠,走向更廣闊的空間,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
2.延時點評
延時點評是學生說出一種想法之后,不急于對他的言行進行評價、做出結論,而是讓它們處于一種自然發(fā)展的狀態(tài)。
教授現(xiàn)代詩歌《斷章》,我曾提了這樣一個問題:這首詩究竟應該怎樣解讀。經(jīng)過一番討論以后,一個學生舉手回答:“這是一首哲理詩,表達的是一種相對觀念?!蔽衣牭竭@樣的解讀之后,非常高興,于是點評脫口而出:“好極了,跟老師的解讀一模一樣?!笨墒呛芎唵蔚囊痪潼c評卻大大抹殺了其他同學的想象力和積極性,當要求同學發(fā)表不同的解讀時,就都變成贊同前一位同學的意見了。此后再次教學這則短詩,就不急于給出結論,而是給學生們更多想象的空間,讓他們暢所欲言,這樣一來,就有了許多有理有趣的解讀。比如“單相思說”,“哲理說”“兩心相悅愛情說”等等。
延時點評有利于寬松、和諧的民主氛圍創(chuàng)設,在這樣的氛圍里,學生的思維空前活躍,學習積極性、學習效率大大提高,潛能也得到了挖掘。延時點評給學生一個自由思維的空間,使之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求異思維、多向思維。
3.互動評價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自然也是評價的主體,因此在課堂上,應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評價中來,成為學習活動的有機部分。韓軍老師的課堂實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有這么一個片段:
(討論,“檣櫓”好,還是“強虜”好。)
生:我覺得“強虜”好,強調了人的強大,恰好與“灰飛煙滅”形成一種強烈的效果,敵人非常強大,但是,在周瑜鎮(zhèn)定自若的指揮下,強大的敵人“灰飛煙滅”,變成了煙云。
生:我也同意用“強虜”好,直接寫了人的強大,并且“檣櫓”這個詞太不自然,太小了,“檣櫓”不是代指艦船嗎?讓人想不到人,想不到全副武裝,想不到鎧甲,想不到精銳武器之類的。
生:我不同意,“檣櫓”更巧妙,更含蓄。大家都知道,文章的用詞,直接好呢,還是含蓄好?當然還是含蓄更好。檣櫓,這里不應該只指艦船,更應當指曹操的所有八十萬水軍。檣櫓,更能夠體現(xiàn)曹軍的“水軍”的特點。檣櫓,更可以讓我們想起曹操的武裝,就如同現(xiàn)在的什么驅逐艦、巡洋艦、魚雷艇之類的……(學生笑)
生:那時候,哪里有什么驅逐巡洋艦呀!
生:(還是剛才那位同學)我只是比方,反正看到“檣櫓”二字,更含蓄,更讓我們想到水軍,想到曹操的艦艇等各種全副武裝的武器。
師:讓我發(fā)表意見,我更傾向于用“檣櫓”,理由就是剛才這同學說的,體現(xiàn)“水戰(zhàn)”特點,又含蓄,而“強虜”過分直白了。(仍有同學表示不同意)不同意的同學也好,我不主張同學們輕易改變自己已經(jīng)深思熟慮的觀點。如果你不滿意,請把你的意見寫成文字,寫在作文本上,一邊是“檣櫓派別”,一邊是“強虜派別”,呀,請別誤會,我不是說你們是“強虜”呀?。ㄍ瑢W們大笑)
從這一片段中,我們看到了學生與學生評價的互動,看到了老師和學生評價的互動,這個課堂不像是課堂,倒更象是辨論場。也正是人人參與,個個評點,創(chuàng)造了語文課堂的活力,增添了語文課堂的魅力。
當然在互動評價中,教師應該要作好指導工作,為學生提供一些有效信息和評價語言,如指導學生如何多角度地去看待評價的問題,如何利用語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圖等。
總之,要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生流連忘返的殿堂,使學生的知情意行都得到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就必須加強語文課堂教學點評藝術的修養(yǎng),使自己“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模范”,真正成為學生心目中“科學的法官”、“思索的哲人”和“愛的化身”,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撐起一片綠色。
參考文獻
[1]朱昌元.名師課堂教學實錄[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肖培東.我就想淺淺的教語文[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6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單位:浙江省龍游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