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永
時下,很多老年人出于各種原因,成為孫輩的照顧者。大多數情況下,老年人樂意照顧孫輩,但當發(fā)生矛盾時,如何界定老年人與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就很有必要。
案例:老曹的兒子小曹、兒媳只顧忙事業(yè),沒有時間照顧兩歲多的女兒小晨,就把小晨送到農村,由老曹老兩口來照顧。老兩口體諒子女生活的不易,自愿承擔起照顧小孫女的責任。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小晨的生活費、讀幼兒園的學費等開支均是老兩口承擔的。小曹夫妻經常來看望女兒,卻從不提撫養(yǎng)女兒所需的費用問題,只是偶爾買些玩具、衣服。老曹雖然不滿卻一直不好把話挑明。最近,在一次由生活瑣事引起的爭吵中,“帶孫費”的問題被提了出來。小曹夫妻認為,小晨是老兩口的親孫女,老兩口幫忙照顧是天經地義的事,居然還提出要“帶孫費”,太小氣了。老兩口卻認為撫養(yǎng)子女是父母的責任,帶孫女本來就是給子女幫忙,小兩口不應該把撫養(yǎng)女兒的責任都推給父母,因此堅持要求兒子兒媳支付“帶孫費”。那么,雙方的說法在法律上能夠成立嗎?
說法:雙方的認識均不完全對。從傳統(tǒng)家庭倫理道德角度來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孫輩不僅是家庭溫馨的體現,也是親情與天倫之樂的承載。但從法律層面看,撫養(yǎng)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法定義務?!吨腥A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yǎng)教育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yǎng)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yǎng)費的權利?!钡诙藯l規(guī)定:“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yǎng)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yǎng)的義務?!庇纱丝梢?,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并不是直接撫養(yǎng)義務人。只有在孫輩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無力撫養(yǎng)的情況下,祖輩才負有撫養(yǎng)孫輩的義務。因此,老人帶孫能否索要“帶孫費”應區(qū)別對待。一方面,在家庭和睦的氛圍中,老人一般都是基于親情而帶孫,這屬于無償提供勞務,具有義務幫工性質,此種情形下老人既不會找子女要孩子的生活費,更不會索要帶孫的勞務報酬。當然,如果老人與子女之間有“帶孫付酬”的約定,則雙方形成勞務關系,孩子的父母自然應按照約定支付報酬給老人。另一方面,如果老人是在子女不履行撫養(yǎng)孩子義務時而承擔起撫養(yǎng)義務的,則屬于無因管理。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義務或者約定義務,為避免造成損失,主動管理他人事務或者為他人提供服務的法律事實?!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一條規(guī)定:“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很明顯,管理人只有權要求受益人支付實際產生的費用,而無權要求支付報酬。
本案中,小曹夫妻具有撫養(yǎng)能力,撫養(yǎng)小晨并非老曹老兩口的法定義務,老兩口代兒子兒媳履行撫養(yǎng)義務,構成無因管理。因此,老曹老兩口有權要求兒子兒媳支付撫養(yǎng)孫女小晨期間支出的必要費用。由于雙方之前沒有支付帶孫報酬的約定,因此老兩口無權主張帶孫的勞務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