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
摘要:伴隨著社會的急速發(fā)展,人們越發(fā)重視幼兒教育問題。良好的幼兒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基礎,但是這僅僅依靠幼兒園單方的努力不足以完成這一任務,因此,“家園共育"機制的就顯得極為重要。將幼兒園和家庭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讓家長和教師形成配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提升幼兒身體素質,讓幼兒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下成長和生活,孩子健康成長。
關鍵詞:學前教育;家園共建;健康成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呵護與關懷,每個孩子都是在父母的羽翼下漸漸長大成人的,所以父母的生活習慣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建設“家園共育”機制可以最大程度的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在生活與學習中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生活觀念,良好的道德品質,以及良好的身體素質。為孩子以后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積極配合老師共同培養(yǎng)孩子參與集體活動的興趣
“家園共育”開展的最大前提,便是孩子家長正確理解“家園共育”的意義所在,明確具體的建設章程,并給予積極的配合。幼兒園方面可適時開展家園交流,講述“家園共育”的開展形式,共同培養(yǎng)幼兒參與集體活動的興趣。
當前,幼兒的集體活動大多局限于規(guī)律式地律動體操、簡單的體育游戲,這種集體活動形式大多單一乏味,起不到真正鍛煉的目的。另外因為幼兒對集體活動的喜愛完全出于自身的興趣,因此“家園共育”開展需要結合家長的幫助共同培養(yǎng)孩子的集體互動興趣。例如,舉行幼兒親子體育活動,游戲是為了尋求快樂而自愿參加的一種活動。它即可以促進幼兒身體生長,又可促進幼兒智力的發(fā)展,還可以激發(fā)幼兒的良好情緒。而幼兒園親子活動恰恰是幼兒游戲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家庭內成員與幼兒交往的一種重要形式。另外,親子活動讓幼兒體驗了初步的交往關系,為幼兒和幼兒之間,幼兒和家長之間搭建了交往平臺,有助于社會性關系的發(fā)展。同時,“家庭、社區(qū)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他們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薄耙磺袨榱撕⒆?,為了孩子的一切”幼兒園在邀請家長來園參與親子活動時本著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教師要以家長作為合作伙伴關系,以孩子為共同的教育主體,共同的目標是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培養(yǎng)其對集體活動的參與興趣[1]。
二、注重幼兒營養(yǎng)的攝入,增強幼兒體質
合理的營養(yǎng)是保證孩子健康最根本的物質基礎,3~6歲孩子攝入的營養(yǎng)除了必須供給維持孩子一天的活動所需的營養(yǎng)外,還得滿足其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合理的膳食是由糧食、蔬菜和水果、葷菜與豆制品、油與糖四大類食物組成供給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素,它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因此《平衡食譜》中的有些食品是不能隨便增減的。例如,每周葷菜總量不可少,糧食更加不宜減,牛奶、油、糖、蝦皮、魚,按照食譜中的量,動物內臟中的魚肝油、飲料每星期都多吃,淺色蔬菜不能替換深色蔬菜等,以免破壞原有的食譜中的比較平衡的營養(yǎng)供給。所以科學、合理、平衡的營養(yǎng)對幼兒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另外,科學的配菜,合理烹調,更注重創(chuàng)設溫馨、舒適、充滿情趣的就餐環(huán)境,有計劃的在進餐前對幼兒進行營養(yǎng)知識,就餐禮儀教育,并注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力求讓幼兒在視覺、味覺、嗅覺、聽覺等方面面的感受中愉快進餐,從而增強幼兒體質[2]。在幼兒園幼兒膳食中未能補充孩子的營養(yǎng)元素,同樣也需要家長在家中給予補充。
三、組織豐富多樣多彩,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
提高幼兒園階段孩子的身體素質還要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征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各種運動。幼兒園階段的孩子身體剛剛發(fā)育,還不太適合太過專業(yè)的運動訓練幼兒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不要急于求成。在之前家園有效的信息交流溝通的基礎上結合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可以開展適合幼兒的多種活動形式。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這一階段的孩子比較喜歡與父母共同參加活動,考慮到父母需要工作,幼兒園可以在周末時間定期組織親子活動,開展一些趣味性的比賽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其中。在這個過程中,活動組織者應該注意要充分考慮孩子的身體能力不要過高的要求,設定孩子達不到的目標。另外還應該注意的一點就是進行戶外運動需要身體各個部位的協(xié)調在開展各項戶外運動前幼兒園與家長應該共同輔導孩子進行一些基礎的準備活動與熱身,不要讓孩子突然猛烈地進入運動狀態(tài),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些身體需要特殊注意的孩子幼兒園與家長更應該要格外小心,在活動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態(tài)幼兒園應該負責提供相應的緊急醫(yī)療救助,-旦出現(xiàn)問題可以給予孩子及時的救治這樣才能保證家長與孩子放心的無憂無慮的參與進活動中來。
四、寓教于樂將游戲與運動相結合
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還應該注意的一點就是要采取寓教于樂的形式,將游戲與運動相結合來達到這一目的。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這是無可厚非的,這也是我們進行幼兒園各種教育應該時刻謹記的一個特征。幼兒教師可以充分遵循這-規(guī)律,科學合理地利用它來達到提高幼兒身體素質的初衷。游戲的形式一般都是幼兒非常喜歡的,幼兒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運用游戲的形式來組織學生進行必要的體育鍛煉。游戲一般都是需要與其它小朋友共同開展的,這也會培養(yǎng)孩子社會性交往的能力,一些簡單的游戲也可以交給孩子基本的知識[3]。
例如,小朋友一起滑滑梯就需要有一個先后次序的問題,小朋友--起踢足球就會有一個合作與分工的問題。幼兒教師可以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讓孩子自己處理這些問題,但是要做好監(jiān)督工作不要出現(xiàn)危險的事情。在天氣狀況比較好以及各方面外部條件都具備的時候,幼兒教師可以組織小朋友多進行一些戶外游戲的形式,比如老鷹抓小雞、呼啦圈.跳繩等,讓孩子在戶外呼吸新鮮的空氣盡情地玩耍這樣更有利于孩子身體各部位的鍛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承擔自身的責任在給與孩子自由活動空間的同時,更要保證孩子的安全盡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磕磕碰碰。對于一些小朋友游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小問題家長也應該給予適當?shù)睦斫狻?/p>
結束語:
“家園共育”的開展可以最大程度地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實現(xiàn)幼兒學前教育的真正意義。換而言之,孩子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下成長,是家長和園方共同的意愿,良好的合作形式可以達成這個意愿,是雙方樂得所見的。所以在未來的“家園共育”模式中,學生家長應積極配合園方決策,促進幼兒成長,提高學前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夏菲.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No.590(06):166-175
[2]王玉平.家園共育促幼兒和諧發(fā)展[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09,1(4):120-120.
[3]佚名.幼兒教師角色定位與行為探析[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190(09):27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