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遠
我是手機,我和大家朝夕相處,形影不離,比較熟悉。盡管如此,人們對我,還是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毀譽參半。因此,我也積了一肚子的話,不妨說給大家聽聽。
所謂“低頭族”,就是那些經(jīng)常低頭看我的人。有人說,在飛機上,或在火車、輪船上,人家老外,尤其是日本人、以色列人,都在看書,而國人呢,大都低著頭,看手機。當然,手機上也可看書,關鍵是,沒人看呀。不看書,看什么呢?說句時髦話,你懂的。常年低頭,還引發(fā)一些人的頸椎病、撞車事故等等。所以,這“低頭族”,就帶上濃濃的貶義色彩,同時,也讓我跟著倒霉——罵我“勾引了低頭族”。這就怪了,我又不是美女,人們低頭看我不假,但著眼點并不在我本身呀,把賬記在我名下,我比竇娥還冤??!
手機上,當然可以玩游戲。而對游戲,適度玩玩,可調劑生活,尤其當今,人們工作和學習都很忙,日常生活也很累,插空玩玩游戲,笑一笑,放松一下,挺好的。問題是,有些人,著迷了,打開手機,不怎么看別的,主要玩游戲,甚至廢寢忘食,直弄得昏頭漲腦、迷迷糊糊,影響了健康,也影響了工作和學習。有的,還嚴重影響了人際關系,無論對親人、朋友,還是對同事、同學,總是板個面孔,不理不睬,或“嗯”“啊”搭訕一聲,很冷漠。無奈,他們全身心沉浸在游戲里了,被虛擬玩意迷住了,對現(xiàn)實就不以為然了。說起游戲迷,人們搖頭不止,進而,卻把怨氣撒在我身上,說什么“都是手機惹的禍”!誰是誰非,公道自在人心,時間會做出公正的裁決。
對于手機微信,本來,人們可利用這平臺,交流信息、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增進友誼等等,但弄來弄去,走了樣,變了味,正能量雖然還占主流,而不少負能量也乘隙而入。有人說:“微信、微信,微微相信嘛!”網(wǎng)絡用語“微信”的原意,主要是與傳統(tǒng)短信相比,更靈活、更智能,且節(jié)省資費。而片面荒謬地解讀微信,難免會使假信息撲面而來,混淆視聽,也耗費人的時間和精力。不是嗎,有的信息,上午剛看到,下午辟謠了,轉天又說是真,一會兒再說是假,讓人真假難辨。有智者說:“微信上發(fā)個人原創(chuàng),為上乘。”他這話,我點贊。但少有人聽得進,依然故我。當然,轉發(fā)別人東西,不是不可以,但應慎重。尤其對那些涉及政策、法令的信息,一時分不清真假,寧可不轉。否則,有損微信之威信。我不能不鄭重聲明:那些造成不良影響的假信息,與微信無關,與我無關,是誰做的孽,由誰來負責!
有人調侃一些旅游者說:“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問看了些啥,啥也不知道。”顯然又連累我了——手機拍照呀!有些人,熱衷拍照,無論到哪兒,總是拍呀拍的,沒完沒了。有些照片,給誰看,作何用,他一臉茫然,好像為拍照而拍照,以至忘了欣賞景觀,失去旅游的文化意味。祖國山河美如畫,世界名勝奇景多。但遺憾,他沒用心領略。別人笑他,是他可笑,該笑!千萬不可怪到我頭上,我只是給大家提供個拍照的方便,至于有人不會合理使用這方便,不懂“過猶不及”的道理,那是他自己的事,只能怪?他自己了。
“叮鈴鈴……”電話鈴響了。好了,我的訴說,暫且打住。
何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