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急功近利
紫砂壺是值得把玩一生的茶具,也是愛好者情感偏好的投射,不可能有速成的,只能一點一滴積累。如果太浮躁,估計是要交不少學(xué)費的?,F(xiàn)在的新壺友很茫然,并不明白什么是原礦紫砂,剛開始喜歡顏色鮮艷的、光亮的(原礦根本燒不出來,必須要加金屬氧化物),泥(山外料)被打成120目通粉的,表面細得像玻璃一樣。這種壺其實表面已經(jīng)瓷化,脫離了紫砂的范疇。顆粒的甄別通過肉眼是可以正常區(qū)分,制作紫砂壺最優(yōu)的目數(shù)應(yīng)該在30至60目之間。過粗過細都會對紫砂的工藝步驟造成影響。
養(yǎng)得潤不一定養(yǎng)得好
不要以為可以養(yǎng)得潤的就是好料子,山外料和純度不高的紫砂也可以泡養(yǎng)出好的效果,但是和原礦比肯定還是有較大差距的。不要以為看著潤的、亮的、水色好的底料就一定好,看著干澀、水色不好的料子就一定很差。現(xiàn)在練泥的功夫、明針(表面精加工工具,多用牛角制成)的水平、燒窯的技術(shù),對泥料成色的影響要超過底料本身的因素?,F(xiàn)在有一些純度不高的料子(山外料、化工料不在探討范圍之內(nèi)),經(jīng)過人工、打磨拋光,看起來很漂亮,但泥本身并不是真的好。一把剛出窯的壺,經(jīng)過上千度高溫之后,壺的外表灰頭土臉的,一點光澤都沒有,所謂和田玉一般的光澤需在茶水滋養(yǎng)后才會有。如此,我們能說那些剛出爐的紫砂壺泥料不好嗎?也有壺工為了壺?zé)鰜碛休^好的賣相,使用沖漿的方式,在泥料中多調(diào)些脂泥,再以明針把漿逼到壺外,壺?zé)鰜砭兔髁恋枚?,但這能說明泥料就純正了嗎?只看表面功夫,一般的新手會吃不少虧。紫砂壺因為泥料種類不同,出產(chǎn)的地域不同,練泥的方式不同,明針的功夫不同,燒制的溫度不同,養(yǎng)出效果所需的時間也不同。有的泡幾次茶表面就開始變潤、有亞光,有的變化會慢一些。
壺形不要偏愛花哨
關(guān)于壺形,這個要看個人的喜好了。其實線條越簡單的壺越吃工,越花哨的壺反而好做。因為花哨的壺往往就是往上面加?xùn)|西,但你要怎么簡單,而且要簡單得好看,這就是很難的事情了,水平不高的工手是很難突破的。線條簡單的壺往往形、神、氣、態(tài)的高低一目了然,沒有其它的東西可掩蓋,藏?zé)o可藏,更考驗壺工的功力和藝術(shù)水準。同時,線條簡單的壺往往古拙,紫砂壺屬于茶文化的組成部分,追求的意境為“淡泊平和,超世脫俗”。所以,古拙大度為最佳。 ? ?(摘自《中國紫砂文化》時事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