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啟志
【摘 ?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為了提升學校的教研教改和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各級中小學越來越重視教研教改這一板塊。大到一個地區(qū),小到一個村級學校,其教研教改重視和實施力度不僅決定這個學校課堂教育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更是關系到這個學校的生命線——教學質量。它也是檢驗這個學校素質教育、學生減負等是否真正落實到位重要方面。
【關鍵詞】小學語文 ?公開課 ?問題和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132
筆者多年在農(nóng)村一線從事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多次參與觀摩上級組織的聽課、評課;也經(jīng)常參與鎮(zhèn)教管中心組織的語文優(yōu)質課、公開課等比賽,擔任評委等;還多次深入村級學校參與各個學校組織的語文公開課教研活動。時至今日,最大的感觸就是教研教改不僅僅是我們城區(qū)學校、中心校重視,其實我們的村級學校這一塊也同樣在不斷推進,同樣搞的轟轟烈烈、有聲有色。眾多教學研討活動中,學校教務處、教研組組織的“公開課”、“觀摩課”、“優(yōu)質課”、“磨課”等就是其中主要開展形式之一。這些活動的開展無疑對于提升我們學校任課教師整體教育教學水平和學校教學質量是最直接和最見成效的,所以它也最容易受到學校教研員和老師們的青睞。今天,我就想主要針對學校組織的語文“公開課”、“觀摩課”、“優(yōu)質課”、“磨課”等普遍存在的問題和活動開展的誤區(qū)談幾點看法:
首先從學校開展的語文公開課、磨課環(huán)節(jié)等存在的問題說起,語文公開課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許多學校對于這項教研教改認識不夠,多數(shù)學校只重視授課教師課堂上的展示——聽課環(huán)節(jié),大家往往只關注上課教師課堂上的表現(xiàn),而不注重說課、評課,磨課等環(huán)節(jié)。學校公開課活動相對就顯得“虎頭蛇尾”、形式化。公開課沒有達到教研教改的真正目的,失去了學校開展教研活動的意義了。
其次就是學校開展的公開課、優(yōu)質課等針對性不強,沒有體現(xiàn)自己學校學科教研教改的特色。學校教研工作組織者沒有經(jīng)過前期的精心準備,沒有結合學校語文學科教師教學存在問題擬寫針對性活動主題和方案。多數(shù)學校開展公開課、觀摩課等隨意性大,過程簡單,只是僅僅每學期簡單的排幾個老師上課——“展示”,其余的同科老師去聽課學習,課上完了,教研活動也就匆匆結束了。其實,這樣的公開課無異于平?!吧险n”,這樣的活動開展得再多,同樣達不到教研教改的期望。
第三,多數(shù)學校對開展的語文公開課、觀摩課、優(yōu)質課等形式特征分不清,簡單的把幾種課型錯誤理解歸為“公開課”。其實一節(jié)高質量的“示范課”必須也必然會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它對于促進老師們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高效課堂具有“質”的提升。授課老師和聽課老師通過公開課活動碰撞出心靈和思想上的火花,以求達到思想上的共鳴、教學上的共同進步。一堂真正優(yōu)質的示范課,其過程應該是:精心準備(說課等)——公開課(觀摩課)——磨課(評課、反思等)——優(yōu)質課——示范課。經(jīng)過這個過程“磨”出來的示范課,對于學校課堂教學提升才是最高效的。其實問題還遠不止以上這些,比如我們學校有些承擔展示語文公開課的老師,為達到教學的現(xiàn)代化,就會在教學手段上大量采用多媒體、課件等進行展示,卻忘了再好的多媒體也只是輔助手段,而不能完全取代教師的主導地位。反之,我們資歷年長的老教師,不主動接觸和學習利用多媒體手段,其教法單一、“老舊”、“落后”,永遠停留在一本書和一支粉筆的狀態(tài)。如果都這樣,何談教研?更別說教改了!
以上,我們只是列舉了當前有些學校在語文公開課等方面存在的認識不足和活動開展中存在一些不足。針對以上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我們學校在開展語文“公開課”、“觀摩課”、“優(yōu)質課”等方面應該注意什么呢?
首先,作為學校領導、特別是教研活動的組織者,必須清楚知道學校開展實施語文公開課的目性,針對學校語文教師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集思廣益,提前謀劃,認真擬寫教研活動(公開課、優(yōu)質課等)方案,預期效果等。用心組織好每一次教研活動,不求“量”多,唯求“質”高。
其次,教研活動組織者開展每一次公開課、優(yōu)質課等活動時,必須重視公開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說課——授課——評課——反思等。先說“說課”,上課前一定要組織說課,否則聽課老師會因為沒有了解上課老師意圖(主要是結合學段、教材、教法等)進入課堂。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比較還是有著很多不同之處,一旦取消了說課環(huán)節(jié),聽課老師評課就會顯得太主觀,甚至出現(xiàn)偏執(zhí)。接著再說說評課,我們無論是授課的還是聽課的老師都要端正心態(tài),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上課的老師要虛心聽取評課老師的意見或建議,聽課教師切記做老好先生,有所保留。切記不要出現(xiàn):“我覺得這節(jié)課很好”、“我和某某老師講的觀點一樣”、“某某老師字寫得好”等簡單而又沒有建設性的評價。評課務必要結合新課改要求和學校學生情況、教師水平、教法、課堂效果、等來做,才能達到“磨課”的目的,真正促進學校的語文教研教改。再說反思,學校搞語文公開課、優(yōu)質課等的目的是為了積累更多的課堂教學經(jīng)驗,提升學校整體教研教改水平。沒有反思,公開課就失去了開展的價值。
至于上課這個環(huán)節(jié)——才是真正體現(xiàn)老師教學水平高低的重頭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實要上好一節(jié)公開課不在于要采用大量的多媒體課件,課件使用不當,老師容易成為播放課件“奴”,而不能夠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專業(yè)優(yōu)勢;也不惜要搞多大的“花架子”,如果“招數(shù)”過多,一堂課下來,老師和學生都應接不暇,課堂完全成了老師表演的“舞臺”,整節(jié)課失去了教師課堂教學的初心。當然,多媒體運用得好,教學手段豐富,對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是大有益處的。
最后,學校要想做好公開課、優(yōu)質課等,還可以把眼光放到校外,比如:學校領導鼓勵本校老師積極參加教研室組織的語文工作室,通過參加工作室的活動,達到本校老師和外界老師學習交流的目的。
總之,就新課改這個推進過程來講,我們大多數(shù)一線教師都只是“菜鳥”,許多教研教改都還處于學習和摸索中。但值得慶幸的是,今天,我們還是看到了許多學校已經(jīng)真正重視教研教改了,而且教研教改許多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桂相平.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以人教版中學小說體裁為例[D].江西師范大學,2016.
[2]徐韻沁.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教學研究——以人教版為例[D].浙江師范大學,2015.
[3]李建珍.農(nóng)村小學一、二年級語文課內閱讀教學研究——以全州縣安和小學為例[D].廣西師范大學,2016.
[4]陳玲.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教學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2016.
[5]楊素麗.小學中高階段語文課內拓展閱讀教學研究——以新鄉(xiāng)市X小學為例[D].河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