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蔣安琪
或人或事或景,一切關于平江歲月的記憶都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湮沒嗎?事實也許并非如此,因為有了光影與畫筆的記錄,熟悉的人間煙火與江南韻味終究不會模糊。
從民國到今天,蘇州經歷了百年的變遷。謝友蘇花六年時間創(chuàng)作出《平江歲月圖》,這幅市井長卷恬淡適意、神采飛揚,充滿生活情趣和人生況味,略帶夸張和詼諧地記錄了一個正在遺失的純真年代,一個值得懷念和細細品味的蘇州。
數(shù)著平江路上一塊塊印有歲月痕跡的石板老街,撫摸著白墻黛瓦布滿漏痕的老屋,沿著平江河緩緩流過的小橋……1997年至今,姑蘇古城的一位攝影記者于祥不間斷地用相機記錄平江路的古老與活潑,包容和細膩,從容與篤定,一系列黑白照片呈現(xiàn)出了平江路上最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
“書中靜待魚上鉤”、“最是掌燈納涼時”、“屋后閑來一局棋”……謝友蘇塑造的這些百年歷史間,富有獨特江南韻味的生活細節(jié),如今在攝影師的膠片里同樣有跡可循。
1-2:糖粥、豆腐花、赤豆棒冰……那些曾經在駱駝?chuàng)由稀盎钴S”的小吃,是老蘇州記憶里童年的味道。
3-4:70年前,叫上一輛黃包車走街串巷是種時尚,有派頭!70年后,黃包車不再是代步工具,它成了外地游客眼中的新奇玩意兒。
5-6:市井生活里的小美好總能帶來恒久的幸福感,那是一種微妙的延續(xù)。
7-8:江南人家未必都沿河居住,卻家家需要一口古井。從清晨到黃昏,井臺邊可以是所有男女老少的歡樂場。
9-10:木雕窗邊,繡娘微微抬頭,她的雙手飛針走線,溫柔了平江歲月。
11-12:每個提籠架鳥的大爺,心里都藏著一份閑情和熱愛。
13-14:恍如隔世的背影是江南市井生活里再普通不過的細節(jié)和場景。
15-16:老外舉著相機,被江南的水鄉(xiāng)風情深深吸引。
17-18:泡一壺好茶, 約一老友,下棋一盤,盡興而歸。
1 9-2 0:集市、街頭、馬路邊;一刀、一椅、一水桶;一推、一刮、一清洗……剃頭匠掌管著“世上頭等大事”。
21-22:無論物質條件怎么變,買賣總歸都講究一個“公平交易”。
23-24:阿婆裹著藍花頭巾,清哼吳儂小調,搖著櫓,劃著船,過了小橋,晃悠悠遠去。
25-26:“萬斛泉”這口古井真實存在,就在平江路228號門前。好奇心重的小孩走過,總要朝井底探頭探腦。
27-28:從祭祀活動發(fā)展到如今的娛樂和觀賞運動,舞龍歷來是廟會上的一大看點,寄托了人們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心愿。
29-30:吳門橋是蘇州古城最高的一座古橋,沒有人能騎車而過,上下橋都得推著自行車才行。
31-32:精致的的鮮花店讓現(xiàn)代人的生活多姿多彩,也成就了節(jié)日里不可或缺的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