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陽 李磊
[摘要]目的:探究肝血管良惡性腫瘤的放射診斷鑒別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間我院收治的肝血管腫瘤患者60例進行研究分析,依據(jù)患者的病理結果進行分組,分為惡性組、良性組,惡性患者為25例,良性組對患者為35例,全部患者均行放射診斷,對比兩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結果:參與本實驗的60例患者中,58例肝血管腫瘤確診,診斷準確率為96.67%;惡性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放射診斷鑒別肝血管良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為患者的治療提供依據(jù),對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肝血管腫瘤,放射診斷
[中圖分類號]R735.7:R730.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16-0233-01
肝血管瘤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肝臟疾病,該病具有起病急,較為隱匿、癥狀不具有特異性的特點,通常情況下,肝血管腫瘤于體檢以及腹部手術中被發(fā)現(xiàn),若患者經(jīng)確診為繼發(fā)性肝癌,患者的預后并不理想。隨著醫(yī)療手段不斷進步,CT、彩超、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方式均可診斷肝血管瘤的良、惡性,但上述檢查方式診斷準確率相對較低,放射診斷技術在臨床中得以應用對肝血管腫瘤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因此,本文主要探究肝血管良惡性腫瘤的放射診斷鑒別效果,探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實驗對象的選取時間為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將60例我院治療肝血管腫瘤的患者作為研究主體,分組依據(jù)為患者的病理結果,分為惡性組、良性組,惡性患者為25例,良性組對患者為35例,惡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為13例,女性患者為12例,患者的年齡為42-80歲,平均年齡為(61.35±5.37)歲,腫瘤直徑為0.8-12.98cm,平均直徑為(6.59±0.67)cm,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為18例,女性患者為17例,患者的年齡為41-80歲,平均年齡為(61.58±5.96)歲,腫瘤直徑為0.8-13.00cm,平均直徑為(6.57±0.98)cm,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年齡、腫瘤直徑差異性不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不存在(P>0.05)。納入標準:①患者經(jīng)過影像學檢查均確診為肝血管腫瘤;②患者均表現(xiàn)為肝區(qū)不適、消瘦等癥狀;③患者均自愿加入本實驗。排除標準:①排除血液疾病患者;②排除肝部其它部位惡性腫瘤疾病;③排除心、腎功能衰竭的患者。
1.2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放射診斷儀器進行檢測,放射儀器為德國SOMATOM公司提供,型號為Definition AS,設置相關數(shù)據(jù):層厚為5mm,檢查過程中,使用的顯像劑為碘海醇,指導患者檢查過程中取平臥位,并保證在平靜的狀態(tài)下進行檢查,并注射碘海醇,使用儀器為三通管,注射部位為手背靜脈,注射顯像劑后患者應保持靜臥,時間應控制在1小時,囑患者排尿,排尿后方可進行放射診斷,由腹部向患者的頭部方向掃描,實施靜態(tài)斷層掃描,掃描過程中采用的方法為計算機光纖定位,設置數(shù)據(jù):電壓設置為120kv,電流設置為120mA,層厚設置為5mm,螺距設置為0.6,掃描完成后,由計算機進行圖像重建。
1.3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參與本次實驗的60例肝血管腫瘤患者所有數(shù)據(jù)均行SPSS17.0軟件處理,診斷準確率對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檢驗,當數(shù)據(jù)對比呈現(xiàn)為P<0.05的差異性時,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
2結果
2.1患者的診斷準確率參與本實驗的60例患者中,58例肝血管腫瘤確診,診斷準確率為96.67%(58/60)。
2.2惡性患者的診斷準確率與良性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對比兩組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肝臟是人體器官的重要組成部分,肝臟具有較為復雜的血運系統(tǒng),因此,肝血管腫瘤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肝血管腫瘤發(fā)病初期臨床癥狀表現(xiàn)并無特異性,具有較高的診斷難度。肝血管腫瘤具有良惡性之分,若未得到有效診斷,可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病理活檢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并可作為診斷肝血管腫瘤的金標準,該種檢驗方式可對患者造成一定創(chuàng)傷,部分患者應用該種檢驗方式不耐受,臨床中尋求一種高效、安全的診斷方法有著重要意義。
隨著影像學技術的不斷改進,放射診斷技術在臨床中得以應用,該種診斷方式逐漸代替了病理活檢,可提高患者診斷的安全性,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放射診斷過程中主要是對顯像、放射原理加以利用,可通過注射顯像劑觀察到患者病灶的分布以及代謝情況,并可清楚的觀察到肝部組織的血運情況,并能夠通過人體代謝情況,對患者的疾病做出有效判斷。肝臟是患者機體的供血器官,在診斷患者疾病過程中可根據(jù)血流分布情況,為患者提供更有價值的診斷信息,并由此使患者的診斷準確率得以保證。從本文的探究中可以看出,放射診斷的準確率為96.67%,惡性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優(yōu)勢更為明顯,與良性組相比統(tǒng)計學意義不存在(p>0.05)。
綜上所述,放射診斷鑒別肝血管良、惡性腫瘤診斷準確率較高,可有效鑒別腫瘤的良、惡性,可為患者的治療提供依據(jù),該種治療方式值得在臨床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