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作為漢語學習及實際運用等各項綜合能力的概括,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時期,教師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宗旨應為夯實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初步形成知識遷移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以及具備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為實現(xiàn)上述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時必須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基礎,通過分析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認知規(guī)律,制定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從而將學生打造成為具備良好的學習基礎及過硬的技能的高素質人才。本文將以小學四年級為例淺談如何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素養(yǎng);發(fā)散思維;自主探究
引文:語文素養(yǎng)即為將語文綜合能力作為核心的素養(yǎng),其涵蓋諸多方面,例如語文基礎詞匯學習、口語的表達、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等。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身心發(fā)展尚處于初期階段,基于此原因,教師在教學中需摒棄傳統(tǒng)的照本宣科式教學,需認真學習領悟新課改的最新教學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切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挖掘教材,引導學生自主品味
教材作為學習語文知識的切入點,可幫助教師做好對學生的基礎夯實教學工作。小學語文知識有限,教師不能盲目的進行知識的拼湊,需立足教材,以教材為依據(jù)?,F(xiàn)行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設置是根據(jù)該年齡段學生的認知特點而制定的,其內容含有諸多美文,可以讓學生在品讀中體會出語文的魅力所在,有助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積累[1]。因此,為提升語文素養(yǎng),需先立足于教材,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自主的去品味,學會積極的探索。
例如,教師在講授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觀潮》的內容時,教師可先通過文字引導學生想象錢塘江的潮水畫面,在心中去暢想、感受自然之美。教學時教師可飽含激情的帶領學生朗讀課文,渲染意境,烘托心情。充分挖掘課本中作者對表達場景的技巧,讓學生掌握作者獨特的寫作手法以及表達內心情感的方式技巧,學會合理的運用詞匯描寫場面。將教材內的知識與生活人文進行有機地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形成語文素養(yǎng)奠定基礎。
二、設置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
問題是進行探索的關鍵引擎,知識以及技能的形成均源于問題的驅動以及對問題的探索過程。知識的遷移過程主要為發(fā)現(xiàn)問題,隨后探索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抓住學生的認知與教學內容間的結合點,通過設計有針對性的、開放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思維,頭腦中帶著問題進行知識的探索獲取,不斷積累,最后厚積薄發(fā),在探索中求索創(chuàng)新[2]。開放性問題的設置,在幫助學生更好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了知識的發(fā)展及其最終生成的全過程。
例如,教師在講授《蝙蝠與雷達》這一課程時,教師可抓住文章的關鍵點,設置開放性問題,發(fā)散學生思維進行深入的思考,在課程開始前提出“看到文章題目,思考蝙蝠與雷達間具有怎樣的關系?”“想象一下這是一篇怎樣的文章?”閱讀后,詢問學生“本文題目為蝙蝠與雷達,但為什么文章開篇要介紹飛機?”“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著名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人類受到了動物的啟發(fā)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面對一系列的問題,學生在思考中進行思維的發(fā)散,教師進行適當?shù)囊龑В饾u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創(chuàng)新習慣,助力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三、完善口語教學,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學以致用,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將知識應用于生活。語言作為每個人的交流工具,學生若不具備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則喪失了其部分功能。對于小學四年的學生,口語訓練是教師日常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一線教師在實際教學時,需抓住學生閱讀課文的機會,通過帶領學生朗讀課文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
優(yōu)秀的教師需要認識到教學需具有靈活性,合理運用各類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在已有的教學基礎上,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教師可依據(jù)教學的具體環(huán)境、教學目標以及學生實際需求等適當豐富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師可先向學生征求關于課堂教學的意見,鼓勵學生將興趣帶到教學課堂中,可采取互動式的教學,學生有任何問題可及時詢問老師,老師也可向學生提出問題。此外,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組織組間知識競賽,活躍課堂的氛圍。與此同時,教師也可借助多媒體教學平臺將傳統(tǒng)教學與現(xiàn)代化教學進行有機地融合,根據(jù)課堂教學需求適當?shù)南驅W生播放相關視頻、音頻、圖片等,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3]。
結束語
教師還可讓學生養(yǎng)成日常每天進行一小時閱讀、考試認真答試卷的良好習慣;改變語文古詩詞的默寫方式;教會學生趣記成語,根據(jù)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置游戲化的環(huán)節(jié),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總而言之,四年級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階段,只有夯實基礎,學生未來的學習才能一帆風順。選擇有效的教學方式,挖掘學生學習語文的內在潛力,活躍課堂,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唐敏.重慶市城區(qū)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
[2]尹麗.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D].渤海大學,2018.
[3]萬思思.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