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穎
摘 要: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的起點,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語言表達能力和良好閱讀能力的關鍵,它輔助學生對于各科學科進行理解,形成良好語文學科素養(yǎng)。在新教學觀念的提出與普及下,傳統(tǒng)言語說教的課堂教學無法跟進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適應當今的教學狀況,更要求著教師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情景教學的提出、發(fā)展,能更好地切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讓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收獲了解更多知識,豐富完善學生情感,形成教與學的和諧統(tǒng)一。
關鍵詞:情景教學;小學語文;語文興趣;活躍氛圍;記憶理解
情感是語文教學的源泉,情景教學的含義是通過教師進行感性的言行或者課堂活動的情感表現(xiàn),激發(fā)學生情感,從而讓學生帶著感情去進行體悟和學習的過程。情景教學讓教師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逐步完善課堂教學模式,活躍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情景式教學中產(chǎn)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中進行學習,將傳統(tǒng)課堂變?yōu)樵⒔逃跇返恼n堂。
一、培養(yǎng)學生語文興趣
興趣向來都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對于一門學科的學習有了興趣,對于學習的主動性會更強。情景式教學減少了課堂教學中部分知識的直觀闡述,它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特征,設置相應教學情境,以生動形象的情境激起學生學習情緒,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讓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不在局限于教師的言傳身教,而讓學生在教學情景中理解看待人物事情,從而讓學生感到語文課堂的學習樂趣。
例如,在教授《古詩三首》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對于古詩的了解、學習興趣普遍不高,教師在順應時代對傳統(tǒng)文化的要求時,結合情景教學,讓學生通過情景片段,走進古詩學習。例如,在教授《望天門山》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播放碧水青山、紅帆百日的闊遠視頻畫面,以及江水流動、舟楫蕩漾的聲音,讓學生在情景之中體會詩歌傳達的“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中來”的畫面。在教授《飲湖上初晴雨后》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尋找有關西湖的動態(tài)圖片、全景視頻,結合雨后西湖這一中心,讓學生通過畫面感受詩句傳達出的美感,讓學生通過視覺感受水光瀲滟、山色空蒙的感覺。而在教授《望洞庭》這首古詩時,詩歌所描述的是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教師通過合理的情景設計,讓學生置身于秋夜明月下的洞庭湖中,讓學生感受湖面的粼粼波光,月亮的幽幽光亮,讓學生感受到文字背后的視覺之美,以此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
二、活躍課堂學習氛圍
情景教學作為一種感情色彩的活動而產(chǎn)生的一種特有的心理氛圍,它通過設置適當?shù)那榫?,引入學生走進課文內容,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參與課堂情景教學,起到營造良好課堂學習氛圍,活躍課堂學習氛圍的作用,提高著學生的課堂活躍度和課堂參與度,讓教師教學互動更強,效率更高,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中學習知識。
例如,在教授《秋天的雨》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現(xiàn)一些秋雨圖,通過多媒體播放雨聲,讓學生置身秋雨之中,感受秋雨帶給自身的感覺,可以向學生提問,如:根據(jù)剛才你聽到的聲音和畫面,你認為秋天的雨是怎樣的顏色,有怎樣的氣味,有什么特點,等,借助提問手段,活躍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產(chǎn)生興趣,感到好奇。教師通過這樣的提問,引導學生走進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一開始,就進入輕松、活躍的氛圍之中,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教授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秋天擬人化,讓學生針對作者描寫的一個美麗、歡樂的秋天具體化,讓學生通過片段情景表演,通過一些具體表現(xiàn),體現(xiàn)作者眼中、筆下秋天的活潑動人。教師在此過程中要盡量讓班上大多數(shù)學生都參與,保證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才能更好調動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學習《秋天的雨》時,更加積極主動,促成更加活躍的課堂氛圍。
三、加深學生知識記憶
有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知識記憶也是如此。情景教學通過模擬、再現(xiàn)場景,讓學生在場景中了解課文內容,在場景內容的變化推進中,學生理解到的課文內容、知識、情感,相比教師刻板說教,更容易被記憶。對于教學重難點,教師通過情景教學,讓學生在情景中領悟,給以學生深刻印象,對于知識的記憶也會更加深刻。
例如,在教授《去年的樹》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情景劇的表演,選擇旁白、樹、鳥兒、女孩等角色,讓學生在情景劇中掌握“伐”“等” “?!钡?3個生字,認識多音字“切”,達到對課文字詞的掌握要求。隨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播放《去年的樹》動畫,讓學生在動畫中感受小鳥和大樹之間深厚、真摯的友誼??赐陝赢嫼螅處熆梢宰寣W生繼續(xù)嘗試對話閱讀,讓學生在情景對話中,加深對于一些詞語、句子的理解,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對于生詞解釋的記憶更加深刻。同時,通過情景對話,也讓學生對于這篇文章想要傳達的信守承諾,珍惜朋友間的情誼和保護環(huán)境兩個思想有更好地記憶,讓學生在會想起這篇課文時,能想起課文的大概內容和所傳達的中心思想。
四、強化學生文章理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對事物充滿好奇心,但也存在自身閱歷和經(jīng)歷的不足,這就要求教師善于將語文內容通過情景教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再現(xiàn),加強語文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將文中的情景事物與社會生活相結合,讓學生置身情境中理解主人公,分析探究作者寫作意圖、文章主旨等深層次內容,讓學生通過情景教學更好理解文章,獲得更多的課堂知識。讓小學語文課堂不僅是學習的場所,更是他們豐富認知的重要來源。
例如,在教授《帶刺的朋友》這篇課文時,作者傳達的意思是想讓我們保護自然界的動物,教學目標是激發(fā)學生對動物的熱愛,以及嘗試與動物的親近。教師在設計情景時,則需要注重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通過情景教學,讓學生在情景中歸納概括課文的兩件小事,去感受作者從什么方面體現(xiàn)了對刺猬的喜歡,讓學生透過文章表層,去領會字里行間里作者發(fā)自內心對刺猬的喜歡。同時,教師也可以播放刺猬搬運東西時的神態(tài),讓學生感受刺猬的可愛,將文字性的描寫變成視覺上的觀察,彌補學生因自身經(jīng)歷造成的對動物的不夠了解,以此來更好的理解作者對于刺猬的喜歡,對于保護動物的呼吁。對于文章句子的理解,教師也可以在情景中讓學生理解,如:“那個東西,一定沒有發(fā)現(xiàn)我在監(jiān)視它,仍就詭秘的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一句,詭秘說明什么,學生在情景中會理解,詭秘是說刺猬的小心謹慎,警惕性高。通過情景教學,可以讓學生對于字詞、句子更加深刻,讓學生對于文章理解更加深化。
總而言之,情景教學作為新課標背景下所提倡的教學模式之一,有著自身發(fā)展的可取之處。教師教學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歡快愉悅的教學情境,教師動情、引情,學生入情、抒情,讓語文課堂飽含情味。故而,情景教學拉近了師生間的關系,對教師教學方法的改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換都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它讓學生融入課堂學習,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語文興趣,活躍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進行學習,以此來加深學生知識記憶,讓學生在情景教學中獲得語文學習的樂趣,加強學生自身學習動機,逐步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常杰.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