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祥
摘 ? 要:針對無患子種植栽培技術的應用,采取實踐經驗總結法作出簡單論述,總結了栽培技術要點,共享給相關人員參考。從栽培實際來說,若想要保證樹木的成活率,必須做好種植和病蟲害防治等環(huán)節(jié)的嚴格把控,最大程度上保障種植效益。
關鍵詞:無患子;種植栽培;技術要點
無患子屬于無患子科無患子屬,主要種植地區(qū)為長江以南,分布范圍較廣泛,適宜種植的區(qū)域很大。從樹種的特性來說,其喜歡陽光、稍微耐陰,具有較強的耐寒性能。種植方面對土壤的要求不高,深根性,具有較強的抗風性能。無患子的用途比較廣泛,比如藥材和油等方面,因此被廣泛種植。
1 ? 良種選育
從無患子種植栽培實際來說,要做好選育工作。在具體實踐中結合栽培的目的來選擇良種,具體如下:①籽油。無患子被用于制作護膚油和潤滑油等,要做好種子的選擇。一般來說,無患子種籽含油率大約為43.18%,但種仁很小,且產油量不高。選育種子時選擇速生豐產并且具有較強抗逆性的種子,以高產油為選擇目標,選擇早果豐產而且種仁大的種子。②皂苷。使用無患子生產洗滌劑或者生物醫(yī)藥,建議選擇速生豐產并且抗逆性很強的種子。選擇的種子其果肉要肥厚并且含有較多的皂苷,以小核或者無核的種子為主。③木材。使用無患子生產自抗蟲或者家具產品,選擇主干明顯而且材質堅韌的木材,以加工性能優(yōu)良與否為選擇指標。
2 ? 播種
無患子種植栽培采用的是種子繁殖方式。選擇秋季時果樹進行采收,做好去皮處理。因為種殼比較堅硬,可以選擇秋天播種,或者采取濕沙層積埋藏越冬春播。選擇的苗圃地其土層要深厚且肥沃,擁有良好的排水效果,以輕壤土和中壤土為主。需要注意的是,在翻耕作業(yè)時要做好深翻細耕的把控,施加有機肥作為基肥,改良土壤條件,增加土壤肥力,開好排水溝。開展播種作業(yè)前,使用0.50%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浸泡處理,經過2 h浸泡殺菌處理,同時使用50 ℃左右的溫水,間歇性浸種2~3次催芽。采取點播的方式,將密度控制為行距25 cm、株距12~15 cm,覆蓋土壤的厚度控制為5 cm。播種時要澆透水,播種后苗床要注意保墑,可以覆蓋稻草,出苗之后全部揭去。播種后20~30 d能夠發(fā)芽,發(fā)芽整齊度較高。
當樹苗高度達到5 cm時,需要開展間苗和定苗處理。選擇粗壯的苗木,按照7 cm株距進行定苗。定苗作業(yè)后施加1次肥,后期選擇6、7、8月各開展1次施肥,選擇氮肥作為肥料。一般來說,小苗當年可以出圃,同時可以結合使用需求培育大苗出圃。對于大苗需要經過移植,使得側根可以生長。
3 ? 栽培和定植
在無患子種植栽培實踐中,樹苗1年生之后,建議組織移苗。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選用留床苗,應選擇培養(yǎng)多年的苗木。在栽植作業(yè)中對密度進行把控,控制在0.50 m×0.30 m。完成移栽作業(yè)后,做好苗木合理密度的嚴格把控,為起苗帶護根土作相應準備。除此之外,能夠加速側根以及須根發(fā)育,增加苗木的成活率。一般來說,移栽的次數越多,則根系就越發(fā)達,樹苗的成活率就越高。可選擇無患子落葉之后到第2年抽芽之前開展栽植工作[1]。
起苗以及定植作業(yè)時,需要做好頂芽以及根系的保護工作,同時多帶宿土。在起苗之后可以適當進行枝葉的剪除,做好樹形的修整。需要注意的是,注重頂端層側枝的修剪,使得中心主干頂端的延長枝可以占據生長優(yōu)勢,削弱并疏除和其同時生出的分枝,同時保留定干后的第2樹枝以及第3樹枝。
無患子種植栽培的坑穴其深度、長度以及寬度都必須達到50~60 cm。對于栽植深度的把控,要以地面和無患子樹苗的根頸位置相平為適宜。在樹木栽植作業(yè)時,保證護根土能夠和穴坑內部土壤緊密聯(lián)系,回土不緊或者不實極易造成吊空。基于此,大苗木入坑穴之后,需要邊填邊踩實,當土壤填到坑口飽滿結束,保證坑土內部緊實、表面松動[2]。
總的來說,若想保證無患子種植栽培的質量,要做好以下要點:①按照生產目標來選擇無患子種植栽培方式。若以果為主,則必須要根據落葉果樹高標準進行栽培,使用水平梯臺,挖掘大壕,施大肥量。對于梯臺的使用,水平間把控在350~400 cm,按照100 cm定植,開展計劃密植;若以木為主,需嚴格按照速生豐產林的培育方法,以400 cm×400 cm規(guī)格大小為標準高密度栽植,對結果有著不利影響,應該按照適當密度配置,保證樹木的生長,培育主干筆直的無患子。②結合用途選擇栽植方法。若沒有選定無患子種子,采取人工栽培的目的尚不明確,比如木材和油等,又急于投入生產,可選擇密植,保證木材的質量,確保項目投資的安全性。如果采取高度栽植的方式,則要做好間伐疏處理,留下優(yōu)良樹種[3]。
4 ? 田間管理
無患子種植栽培期間,完成定植作業(yè)后,要注重開展常規(guī)田間管理。在具體實踐操作時,及時將側枝萌發(fā)進行處理,以便于能夠培養(yǎng)通直的主干。定干的高度控制在2~2.5 m。設計自然式樹冠,能夠促使苗木枝繁葉茂,做好頂芽的保護,避免其被碰傷。除此之外,要注重肥水管理。因為無患子怕澇,若長期處于積水狀態(tài)下,極易使得無患子出現爛根或者死亡,所以需及時做好疏溝防漬處理。在施肥管理工作中,根據勤施薄肥以及磷鉀肥配套施加的基本原則為無患子施肥。通常來說,每年要施肥3~4次,每次施肥量50 kg/667 m2,施加復合肥以及尿素。一般來說,經過3~4年的培育管理,能夠培育高質量的苗木,為相關工程提供高質量苗木[4]。
5 ? 病蟲害防治
雖然無患子的病蟲害較少,但為保障栽培的質量也需要做好嚴格把控。在無患子播種期要做好地下害蟲的高效防治,開展播種作業(yè)前,使用多菌靈對土壤進行處理,做好相應的消毒處理。當無患子生長到中苗和成熟期的病蟲害應主要防治天牛。在防治工作中及時剪除以及處理有蟲枯枝,做好樹干的保護,避免成蟲產卵。選擇天牛成蟲羽化出孔之前,大概在5月份,采取保護樹干的措施。目前來說,多選擇涂白防治法和人工捕殺法等。若選擇涂白處理法,使用生石灰材料(10份)、硫黃粉(1份)、食鹽(0.20份)、牛膠(0.20份)、水(20~40份)材料進行調制,準備涂白劑,從根基到30 cm位置開展涂白作業(yè)??蛇x擇5—7月,也就是天牛的盛發(fā)期,開展人工捕殺作業(yè)。
6 ? 結束語
綜上所述,無患子種植栽培技術的合理應用,對保障無患子種植栽培效果、實現栽培效益有著重要的意義。若想充分發(fā)揮無患子種植栽培技術的作用,必須要做好此項技術的應用要點把控。在具體實踐中采取優(yōu)選良種、做好無患子種植栽培全過程的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保證栽培的效果。從實際的應用效果來說,通過無患子種植栽培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獲得高產效益。
參考文獻:
[ 1 ] 胡鵬飛,蔡光輝,張佳男,等.川滇無患子不同種源子代幼樹生長的初步評價[J].現代園藝,2018(11):3-7.
[ 2 ] 程金良.毛竹林下套種無患子的經營技術研究[J].林業(yè)勘察設計,2018,38(1):43-46.
[ 3 ] 曾為林,熊歡,葉紅蓮,等.高皂苷或高多酚含量川滇無患子優(yōu)良單株的篩選[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7,37(9):86-92.
[ 4 ] 王兆勇.不同種源無患子種子品質及苗木生長差異[J].亞熱帶農業(yè)研究,2017,13(3):156-159.
(收稿日期: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