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段“小女孩訓家長”的視頻火了。小女孩因被家長批評不服氣,轉(zhuǎn)過頭開始“語重心長”教育家長,“文化人要用古詩批評人,你一直啊啊啊啊啊地嚷,誰會聽你的呢?”一番妙語連珠逗笑許多網(wǎng)友。話說回來,古人是怎樣用詩歌訓人的呢?
《國風·魏風·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汝,適彼樂土。樂土樂土,愛得我所。這是一首諷刺無良剝削者的詩。作者將那些壓迫農(nóng)民的奴隸主,比喻為偷吃糧食而大腹便便的碩鼠。古詩新意:現(xiàn)可指代孩子整天進廚房偷吃,懶惰成性,碩鼠一只!
《國風·鄘風·相鼠》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老鼠都有牙齒,人卻不知羞恥,不知羞恥,現(xiàn)在不死掉,還留著干什么?這句話拿來懟“不知廉恥”的人最恰當不過。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那句火熱的網(wǎng)絡(luò)流行語“墳頭草都五丈高了”,正出自這里。這句話解釋為:如果你在中壽的年齡死去,你墓上的樹葉也該長到兩手合抱那么粗了。古詩新意:如果你現(xiàn)在就不愛學習,那么你的人生已然結(jié)束,是一個墓碑前積攢無數(shù)樹葉的將死之人。
《代崇徽公主意》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處用將軍。崇徽公主遠嫁匈奴和親,李山甫便以此抨擊時政:只用我妾身人便可安國定邦,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用得上將軍了!
《琵琶記》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對待你,你卻無動于衷,毫不領(lǐng)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回報和尊重。
《詠針》
眼晴長在屁股上,只認衣冠不認人。全詩實為諷刺,但詩中只字不提諷刺的那類人。勢利、自大、無情、自以為是,都可以用這句。據(jù)國學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