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娟
摘 要:構建有效課堂是新課改的客觀教育要求,是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必經之路。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英語教育初期,這一階段的英語教育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夯實英語知識基礎的任務,因此需要得到我們的關注和重視,共同分析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策略和路徑。本研究立足小學英語課程指導實際需求,分析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效率路徑,希望能夠落實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育目標。
關鍵詞: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打造
引 言
高效課堂的概念相對于低效課堂,為了提升學科教學質量,我們必須關注學科教學效率,提升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接受度,并養(yǎng)成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的穩(wěn)定興趣,在既定的教學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并盡力幫助學生更好吸收知識、提升技能。當前的小學英語學科教學有效性不足,距離高效課堂的標準還有很大距離,因此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作出如下教學策略分析。
1.合理選擇導入方式,營造和諧教學氛圍
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夠選擇貼合教學需求、具有靈活性的教學模式,對小學英語教育活動組織來說,教師需要集中分析學科知識數(shù)量,在幫助學生減壓減負的情況下完成教學任務,且能夠有效實現(xiàn)興趣激發(fā),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1]。例如,在“Today is her birthday”這一課前,我為學生事先播放一段相關的音頻資料,“Today is Helens birthday.”我出示生日蛋糕?!癟hey’re singing a song Happy birthday to Helen.Lets listen.”生日歌輕快的音律很快吸引了學生的關注。隨后我需要將歌曲歌詞進行展示,帶著學生一同進行哼唱。在英文歌詞的帶領下,學生不僅充分感受到了英語歌曲的美妙旋律,還進一步地了解學習了本節(jié)課的主要學習內容??此破匠o奇的英語歌曲,卻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教師在選取歌曲的過程中,盡可能地選取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相符的歌曲,引導學生進行英語歌曲歌唱表演。在美妙旋律的映襯下,英語知識也在無形之中滲入了學生的大腦,同時學習情境也隨之得到有效構建,學生的學習質量必定會不斷提升。
2.精準課程籌備,構建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學生在學習方式上有了全新的突破和改變,尤其是學生的自主學習需求得到了滿足。當前的小學英語課程教學質量還不理想,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展開教學實踐活動利于規(guī)避傳統(tǒng)教學模式帶來的消極影響,學生在獲得學習自主權之后,能夠有更加充足的交流空間。但是這需要教師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發(fā)揮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2]。其次,在設計教學方案的過程中,盡量教學需求和學生特點調整方案使其符合實際情況。例如,在學習“What time is it?”一文時,要開展小學英語“翻轉課堂”,不但要提前創(chuàng)作與教材內容結合的視頻,也要合理調查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偏好和難點,以便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對話和討論。最后,要根據(jù)課標,明確教育內容,選擇與其相適應的課程翻轉教學模式,如在進行“Vocabulary”的教學時,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死記硬背的方式,不妨利用微視頻教學來形象直觀地展示各種詞匯,提高學生對于詞匯的記憶效果。
3.小組合作建設高效課堂
班級授課制是我國現(xiàn)階段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但是受我們的教育現(xiàn)實和體制影響,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采用大班授課,學生人數(shù)較多,這對教師的針對性指導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因此為了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師需要結合教學設計合理選擇教學方法,提升學科教學有效性[3]。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可以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局限,對小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能力提升可以起到促進作用[4]。以“What color is it?”這一章為例,在講授完本章新單詞后,我對學生進行分組并提出本章的學習任務及要求:默寫本章關于顏色的單詞,默寫完成后統(tǒng)計小組正確單詞個數(shù),正確單詞個數(shù)最多的小組獲勝并獲得本次比賽獎勵。可以選擇小組中成績較好的同學作為組長,幫助其他同學進行單詞識記,在幫助同學的過程中也鞏固了自己的知識。小組的分工協(xié)作和互相幫助,有助于促進學生組織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照顧到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在組內合作和組別間的競爭中,強化自己的學習動機,優(yōu)化知識學習效果。
4.應用游戲教學法,優(yōu)化學習成果
將知識融入趣味性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獲得愉悅體驗。如 “My week”的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掌握單元句型,如What do you have(Fridays)?-I have a(PE),Do you often read?-No,but I often sleep等,然后教師可以通過擊鼓傳花的游戲,即學生傳統(tǒng)送“花”,教師“擊鼓”,然后教師停止“擊鼓”時,傳花和接花的兩名同學結合自己的實際,采用課文句型或者結合之前學過的句型開展對話,在對話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提問其他學生,再進行總結點評。采用上述教學方式,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程度得到提升,并且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
結 語
綜上,構建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對小學英語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們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必經之路,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過程中,還應該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合理調整教學策略。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主導,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處于從屬地位,這樣的教學模式影響下,學生的主體作用受到了限制,教師的教學指導任務繁重,并且對課堂教學效率提升造成了阻礙。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提出了構建高效課堂的理念,旨在應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學習,為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提供契機。
參考文獻
[1]袁建瓊.試論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涵及策略[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21(09):185-186,189-190.
[2]王虹.小學英語教學設計的特殊性[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5,21(03):250-251,255-256.
[3]張繼慧.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5,12(33):140-142,144-145.
[4]戴春霞.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4,21(11):180-182,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