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萃薈
摘要:幼兒期是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注重這一時期各種習慣的培養(yǎng),是為他將來成功地走向的基石。幼兒教育更強調家校的合力。作者從幼兒良好習慣的表現(xiàn)開始說起,從家庭、學校兩個角度小議幼兒良好習慣如何養(yǎng)成。
關鍵詞:幼兒 習慣 養(yǎng)成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用這句最樸素的話語,說明了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幼兒期是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注重這一時期各種習慣的培養(yǎng),是為他將來成功地走向的基石。讓每個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在愉悅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需要家校共同培養(yǎng),相互滲透。
家庭是幼兒學習、模仿角色行為的重要場所,家里人的生活習慣、作風、思想品德等對孩子個性、習慣和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孩子是否誠實、文明等無不與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潛移默化有關。為此,作為家長應負起第一責任。
第一、身教重于言教,全力優(yōu)化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
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家長應該用榜樣的力量來影響感染孩子、教育孩子,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努力改掉自己不良的嗜好。營造和諧、民主、溫暖的家庭氛圍,使家庭成為孩子成長的樂園。營造較好的家庭文化氛圍,家長愛學習,孩子也能自覺地主動地學習。孩子感到家是一個溫暖的港灣,力量的源泉,孩子會有一種安全感,成就感,才能使孩子心理健康、成長愉快。
第二、多鼓勵少批評,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孩子不想在否定聲中長大,這對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打擊很大,要用友好的眼光賞識孩子的優(yōu)點。在良好習慣形成的前期,孩子出現(xiàn)反復是很正常的,在這個過程中,你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總是在原有起點上進步了一點點,只是很微小,就需要家長用愛心加耐心加信心,給予孩子心理的支持。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那么,好習慣也是表揚出來的。
第三、學會大膽放手,積極營造孩子自主發(fā)展的空間。
從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種下責任的種子,給自己的孩子描繪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和美好的前景,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是司機,而不是乘客。這列人生的列車到底怎樣開,開到哪里,這完全由孩子自己的特性決定。這就是說孩子的人生應由自己來支配,應根據(jù)他本人的興趣來選擇,應積極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有時換位想想,尊重孩子的立場,讓孩子成為思想獨立的個體,應和孩子平等交流。
第四、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因勢利導、讓孩子學會和老師的交流。
作為家長應該尊敬老師,理解老師,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深處提升老師崇高的地位,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孩子才能真正相信老師,上課聽的仔細,作業(yè)做的認真,課后玩的愉快,在學校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
幼兒教師是實施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主體,教師可以通過教育活動在幼兒身上引起期待的行為,教師對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影響是很大的。
第一、通過教師的愛,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教師要用“愛”去滋潤每個幼兒的心田,信任每個幼兒,童心是純潔的,也是可貴的,它需要我們用心去理解,用心去描繪,千萬不要冷嘲熱諷地挖苦孩子,也不要置之不理的孤立孩子,更不要當眾對孩子大聲呵斥。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要有一顆童心、一顆愛心,而且還要有耐心、細心和恒心,不能刺傷孩子的自尊心,因為每個孩子都是天真無邪的,只要你去“融化”他、“感化”他,才能使所有的孩子在教師的關愛下健康成長。
第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環(huán)境不僅包括物質環(huán)境,同時還包括心理環(huán)境,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能讓幼兒得到充分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幼兒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在進餐教育中,通過餐前引導,幫助幼兒鞏固用餐習慣,認識即將食用的食物,使幼兒在進餐前做好心理準備,孩子在對以前不熟悉或不太愛吃的食物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心里不再恐懼,能嘗試著接受各種食物。針對幼兒不愛吃胡蘿卜的現(xiàn)象,在吃胡蘿卜前,以故事、兒歌等形式幫助幼兒認識蘿卜,孩子們都喜愛小動物,做小白兔嘗嘗胡蘿卜,孩子都愿意嘗試,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中改掉挑食的習慣。
第三、通過表率的作用,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幼兒喜歡模仿成人,在幼兒園里他們模仿的主要對象是教師,教師在幼兒的眼中是最有權威的偶像,言行舉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作為老師要真正成為孩子的表率,在良好行為的潛移默化下,幼兒自然形成良好的習慣。
第四、利用家園互動,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習慣,不能只停留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還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與家長達成共識,取得教育孩子協(xié)調的一致性,共同對孩子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老師和家長對幼兒的點點進步采取積極鼓勵的方式,滿足孩子的愿望,激發(fā)幼兒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杭玲玲. 潤物無聲 教育無痕——小議幼兒良好社會品質的培養(yǎng)[J]. 好家長, 2017(19).
【2】潘少春. 小議幼兒園角色游戲的指導[J]. 考試周刊, 2010(32):237-238.
【3】李明生. 小議幼兒勇敢精神的培養(yǎng)[J]. 幼兒教育, 1995(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