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是孩子第一個接觸世界的平臺,在幼兒園教學中,孩子對世界有了基本的認識和了解,也獲得了最初的人際關系網(wǎng),為后續(xù)的基礎教育奠定基礎。由于孩子自身發(fā)展的限制,在幼兒園教學中需要采取合適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使其能夠理解教育的內(nèi)容,故事教學就是一個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通過對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教學的重要性分析,探索有效運用故事進行教學的途徑,實現(xiàn)幼兒園教育質(zhì)量的提升。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故事教學;方法途徑
幼兒對世界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而故事是滿足其好奇心的主要途徑,幼兒通過聽故事,對世界進行自由暢想,并且獲取故事中包含的信息,達到學習的效果。故事可以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進行簡單的思考,構成其對世界最基本的認識,教導其對待世界的方式。在幼兒園教學中有效地運用故事教學,是提升幼兒教育質(zhì)量和效率的重要舉措,幫助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茁壯成長。
一、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意義
故事教學對于幼兒的教育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幼兒階段的孩子并不具備相應的知識水平,呆板的學習并不能產(chǎn)生很好的教學效果,而故事教學可以在知識和故事中搭建起一座橋梁,使孩子能夠通過故事獲取相應的知識,因此故事教學對于孩子知識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影響。故事還可以塑造孩子的品德,幼兒園階段孩子對于品德并沒有明確的認識,他們只有模糊的對錯觀,因此品德教育就必須有一個傳播媒介,這個媒介就是故事。教師通過對故事中的人物事件進行分析,使孩子能夠建立起簡單的是非觀,了解什么是對的應該提倡,什么是錯的容易受到批評,在這種樸素的觀念下實現(xiàn)對品德的培養(yǎng)。故事教學還可以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這個階段的孩子學習的主要途徑就是模仿,通過故事孩子可以模仿教師的語言邏輯和遣詞造句,從而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提升表達能力。
二、有效發(fā)揮故事教學作用,運用故事教學的途徑
(一)通過不同題材的故事學習不同的知識能力
不同題材的故事可以幫助培養(yǎng)孩子不同的能力,起到不同的教育效果。教師應當對多種題材的故事進行綜合教學,幫助孩子通過故事實現(xiàn)自身的基礎能力的掌握。教師可以通過童話故事幫助孩子培養(yǎng)想象能力,使孩子樹立起“真善美”的信念,幫助孩子對世界充滿美好的想象。教師可以通過《白雪公主》的故事,告訴孩子善良的人和樂于助人的人都可以得到圓滿的結局,而通過《海的女兒》可以讓孩子對人魚以及海底世界進行暢想。
教師還可以通過傳統(tǒng)故事培養(yǎng)孩子的民族精神,通過成語故事培養(yǎng)孩子的表達能力。傳統(tǒng)故事往往是歷史人物身上發(fā)生的故事,這些故事中蘊含著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評價,孩子聽傳統(tǒng)故事可以對當前的文化有簡單的了解,并且對其中蘊含的精神有所感悟?!扒稖I羅”的故事就可以幫助孩子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對于端午節(jié)各種習俗有簡單的認識,通過故事還可以體會到濃烈的愛國情懷,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品質(zhì)和知識能力都能起到幫助。
(二)充分利用現(xiàn)代技術實現(xiàn)故事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技術對故事教學的方式方法進行有效創(chuàng)新,推動故事教學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首先教師可以將故事與影音資料相結合,使孩子通過動態(tài)的影音對故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我國的神話傳說“哪吒”,就已經(jīng)成功地改編成了動畫,教師可以讓孩子對相關的動畫,如《哪吒之魔童降世》進行欣賞,理解故事中的內(nèi)涵——學會打破成見,使孩子對于故事的興趣更高,增強故事對于教學的影響。教師還可以利用互動視頻的方式,讓孩子通過不同的選擇改變故事的結局,使孩子自主決定故事的走向,讓孩子能夠?qū)适轮械木駜?nèi)涵有更加深刻的體會。教師可以通過故事闖關的形式,在講解故事后對故事中的知識或者精神內(nèi)涵進行提問,答對的孩子給予其獎勵,使孩子能夠主動地對故事中的內(nèi)容進行捕捉,提升故事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可以讓孩子對故事中的角色進行扮演,滿足孩子的表演欲望的同時,幫助孩子對故事的內(nèi)容進行深刻的記憶,從而提升故事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三)注重對故事的選擇以及講故事的方式研究
教師在故事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對故事的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選擇,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適用于故事教學,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到故事的難度,使孩子在理解故事的時候不會出現(xiàn)障礙,例如對幼兒園孩子講三國中爾虞我詐鉤心斗角的故事,且不論對于孩子的品格培養(yǎng),但就故事的難度而言,孩子也很難理解故事中的歷史背景和內(nèi)涵。教師可以對故事進行適當?shù)倪x取和改編,將諸如《曹沖稱象》《孔融讓梨》這樣的故事節(jié)選出來,使孩子能夠理解故事中的內(nèi)涵,從而提升孩子對于故事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教師還要盡量選取能夠幫助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故事,像《水滸》這樣的故事就不適宜被拿到幼兒園的教學中進行學習,容易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
教師還需要注意講故事的方法,使故事能夠發(fā)揮應有的效果。教師在講故事時應當注重故事的起伏性,牢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教師還要對故事中的不恰當因素進行篩選,對于故事中的背景知識和相關內(nèi)容進行簡單的科普,使孩子對于故事能夠順暢理解。教師在講故事時還可以輔以音樂、圖片等道具,充分發(fā)揮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作用。
三、結語
在幼兒園教學中落實故事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知識水平、道德素養(yǎng)和表達能力,教師應當充分運用故事教育,通過不同題材的故事對孩子進行綜合教育,對故事的內(nèi)容和表達進行嚴格的控制,使孩子在故事的作用下對世界產(chǎn)生基本的認知。
參考文獻:
[1]合木巴提·恰汗.思考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2).
作者簡介:韓曉星(1982,2一),女,本科,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人,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園社會領域方面。
(責任編輯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