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杰 胡春雷 牛強
河南省正陽縣袁寨鎮(zhèn)閔莊村青年民兵楊永剛放著月薪萬元的“白領”不當,毅然返鄉(xiāng)創(chuàng)辦“苗木銀行”,當起“綠領掌柜”。他流轉土地360畝,培育藍莓、楸樹等珍貴果品用材樹苗,在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中圓了“致富夢”。
返鄉(xiāng)創(chuàng)建“苗木銀行”
今年35歲的楊永剛,2001年開始一直在外打拼,憑借“敢拼才會贏”的拼搏精神,他從一名裝卸工成為了一家果品銷售公司的銷售科長,月薪從3000元上升到1萬元。
2013年,楊永剛在與客商的交談中,得知種植藍莓經濟效益可觀,市場需求量大時,敏感的他洞察出其中蘊含的商機。經過市場調查,他發(fā)現藍莓消費者已由最初的高收入階層推廣到大眾階層。楊永剛感覺到商機,當即辭去工作,返回家鄉(xiāng)用打工掙來的50萬元積蓄承包10畝土地,建起屬于自己的“苗木銀行”,開始培育藍莓樹苗。
創(chuàng)業(yè)成就“苗木財神”
萬事開頭難。楊永剛說:“培育藍莓樹苗就像養(yǎng)育小孩,每天跟藍莓打交道,看著慢慢長大,心中也越有成就感。”盡管藍莓樹苗一天天長大,但是藍莓苗三年不掛果,莊稼又種不成,造成土地浪費,父母開始不理解,有幾次急得要挖掉,為解決藍莓間作套種,增加土地收入,楊永剛就在藍莓間隙套種西瓜、甜瓜、草莓等,加上瓜果收入,每年收入4萬多元。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7年,楊永剛栽培的藍莓果實累累,采摘的藍莓每公斤賣到40元錢。望著粒粒紫晶、顆顆精品,他曾操碎的心就像浸透了蜜一樣甜,內心充滿豐收后的喜悅。楊永剛笑著說:“這10畝藍莓采摘果5000多公斤,賣了近20萬元,預計明年果實結得更多。”因為藍莓的豐收,楊永剛被鄉(xiāng)親們稱譽為“苗木財神”。
托起綠色致富夢
楊永剛不忘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初心,一門心思撲在“苗木園”里耕耘。在鎮(zhèn)黨委、鎮(zhèn)政府和鎮(zhèn)武裝部的協調下,2016年他承包流轉土地360畝,建成“特色苗木觀光園”。他在園里培育出材質好、用途廣、經濟價值高的楸樹苗350畝,由于他精心管理,施用農家有機肥,苗木長勢喜人。當年,他培育的小楸樹苗每株出售5~6元,一年一畝地可收入達6000元。這個“特色苗木觀光園”成了楊永剛的“苗木銀行”,他當起“綠領掌柜?!?/p>
楊永剛深有體會說:“是‘苗木銀行’托起了我的綠色致富夢,我也要用苗木帶動廣大民兵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為實現特色苗木產業(yè)化,楊永剛與省內外林科所、綠化苗木銷售公司“聯姻”,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先后與多家公司簽定“苗木訂單”合同,在安徽界首建立480畝楸樹種植基地后,又在許昌等地建立楸樹育苗基地100多畝。
對于未來,楊永剛說:“黨的十九大制定的‘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不變’的政策,使我吃下了定心丸。我要擼起袖子加油干,正在和鄉(xiāng)親們洽談100畝土地流轉事宜,準備明年擴大藍莓種植規(guī)模,注冊成立一個永剛特色苗木專業(yè)合作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