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
摘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具有重要影響,健康的心理素質是一個人事業(yè)發(fā)展的必備基礎,對未來社會人才質量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學生作為社會未來的主體,被家人與學校寄予了厚望,也加重了學生自身壓力。因此,大學生需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及堅韌的意志。然而,目前高校所采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較為落后,與大學生實際心理狀態(tài)不相符合,導致健康教育模式出現許多問題。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方法
1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的意義
中國已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走過了四十個春秋,已經從站起來、富起來,慢慢走向強起來,過去人民生活的溫飽目標已經轉變?yōu)樗枷牒途裆蠈咏ㄖ男枰?。在物質條件相對優(yōu)越的今天,加強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對個人、社會、國家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wèi)生與健康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把人民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高上來,特別是高校學子們的心理健康。高校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支柱性人才,僅僅具備知識而忽視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不完善的,國家在全面發(fā)展經濟的同時,切勿忽視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問題。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中指出,健康的定義包括身體與心理健康并重原則。堅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牢固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針,著力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力發(fā)展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完善社會健康保障制度,真正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社會相結合,使大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發(fā)展,這樣一來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對學生、社會以及國家的發(fā)展具有深遠意義。
2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尚不充分
在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已然成為阻礙其發(fā)展的關鍵要素??v觀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施情況,大多在實踐運用上存在不足,教師將關注點集中在智育上,對德育發(fā)展未予以相應關注,整體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和調整,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受到制約。另外,部分高校教師未能準確認識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認為開展思想政治課程便可覆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3現狀
3.1心理健康教師資源參差不齊
經研究,部分高校并未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師較為匱乏,不少心理健康教師為其他任課教師兼任,有些院校甚至并未成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部分高校將思想政治教師作為心理健康教師或咨詢師,為存在心理疾病或困惑的學生提供輔導及幫助,受專業(yè)能力等因素的影響,這種心理健康教育所發(fā)揮的作用有限。為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尚處于完善和發(fā)展之中,為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必須加強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建設。
3.2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有待更新
高校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部分院校利用讓學生填寫心理健康調查表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這種采取人工分析的方式研究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方法,未能將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合理運用到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分析之中,使得分析結果存在較大的主觀性。另外,有些高校在心理健康教師培訓機制上存在不足,在運用現代化心理測試軟件上存在信息滯后性,不利于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及方式的更新升級。
4方法及路徑
4.1加強新媒體監(jiān)管,凈化網絡環(huán)境
高校應該為學生學習而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對新媒體的監(jiān)管也不可松懈,并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對于新媒體中的多種信息加以審核和凈化,尤其是一些不良信息,負面的信息及時過濾,約束學生的上網行為。學生自己也應該控制上網時間,有計劃合理地使用新媒體,不可過度沉迷而影響學業(yè)。高校教師尤其是輔導員應該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借助新媒體平臺使之成為師生交流的重要渠道,比如建立班級的QQ群、微信群等,教師密切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加強交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為全面發(fā)展而打好基礎。
4.2正確引導學生提高信息辨別能力
大學生思想較為單純,每天接觸的主要是同學和教師,很容易輕信別人,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在網絡世界中,所獲得的海量的信息,有真實的,也有虛構的,一些正能量的信息能鼓勵學生勇敢向上,而一些負面、低俗的信息,容易讓學生迷失自我,難以自拔。作為高校教師,平時注意課上課外與學生多溝通、交流,幫助學生正確辨別積極內容和消極內容,尤其是個人的隱私信息不可輕易透露出去,以免留下不安全隱患,造成人身安全和財產損失。
4.3完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師資團隊建設
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問題能否做好,相關師資人才培養(yǎng)問題是重中之重。各大高校應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學科培養(yǎng),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相關專業(yè)科學,培養(yǎng)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人才,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核心構建一系列專業(yè)科學工作體系,同時配備相關考級準入制度,達不到專業(yè)能力水平評估考試標準不得上崗。
4.4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路徑
首先,高??墒褂镁W絡傳播方式,以此結合心理健康教育,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帶來更為廣闊的平臺。在網絡中傳播心理健康知識,開放咨詢問答模式,有效保護學生問題隱私性,把握學生心理動向,及時消除負面情緒,并加強網絡安全環(huán)境,及時處理垃圾信息。
其次,擴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規(guī)模,定時進行培訓,讓每位工作人員都能夠對自身所學有所了解,并具有溝通性,可揚長補短,互取所學。校方還需對心理健康工作人員進行定期考核,以保證學生所學知識的準確性。
最后,校方需對學生同時進行心理問卷測試,以保證學生在學習期間心理處于健康狀態(tài),以避免大學生因消極心理產生沖動行為,面對測試結果中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學生,校方可安排學生之間與心理健康教師進行心理溝通,并進行長時間心理疏導,直至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得到改善。
結語
縱觀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整體情況并不讓人滿意。高校要基于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構建科學適宜的心理健康教育評估體系,優(yōu)化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采取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從而構建健全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機制,為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奠定基礎,促進當代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