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
青春都有一份純真、激情、向上、愛美、生動的意境,亦即是羅曼蒂克的醇髓,幾乎可說少年青年個個是藝術(shù)家的坯、詩人的料、英雄豪杰的種。
青春將盡,天賦的本錢日漸告罄,而肉體上精神上開支浩繁,魔鬼來放高利貸了。這個人人難逃的律令,人人全然不知,像感覺到童年已逝的道理一樣,青春也不自識,更不自知。因為從童年到青春是柔潤發(fā)旺的過程,而青春既盡,急轉(zhuǎn)戾燥干涸,其勢趨下,純真、激情、向上、愛美都是天然而然,過后都是天不然而不然,唯少數(shù)中之尤少者,將坯煉成器,料提為品,開花結(jié)果。于是其純真益粹,其激情愈湛,其向上尤峻,其愛美至摯——原來天賦的本錢可以用得如此闊綽,似乎有什么秘訣。秘訣在于“知青春之寶貴”,而那些向魔鬼舉債的人,沒有覺悟青春之寶貴,反而鄙薄青春,斥為幼稚胡鬧不值一顧,自詡從此腳踏實地,那實地往往是沼澤,再也不能振拔。
清明、練達,是指獲得了第二度青春,在更高的層面上占有青春的優(yōu)越性。
青春是一種信仰,幾乎可以作為一種偉大的信仰來對待。
我在不知不覺間就參加了早覺會。
在住家附近有臺北的四獸山,近幾個月時常清晨去攀爬,認識一些早覺會的人,他們說:“林先生起這么早,也算是我們早覺會的人了?!?/p>
我就這樣參加了早覺會。
像我這樣的年紀參加早覺會是有一點尷尬,因為“早覺會”的成員大多數(shù)是老人和婦女,不是早已退休,就是在家中無事,才有時間把一天最好的時光花在山上。
我既不老不少,又是個忙人,在“早覺會”中是個異數(shù)。
不知道“早覺”這兩個字是怎么來的,意思可能是“早睡早醒”的人。那么,是不是所有早睡早醒的人都可以說是“早覺”呢?
在我們這個社會,有很多人早睡早起,但是他們是為了謀求更大的權(quán)力、獨攬更大的利益、追求更大的名聲。他們雖然也早睡早起,但睡覺時千般計較,醒來時百般需索,這種人,算不算是“早覺”呢?
早覺,應(yīng)該不只是早睡早起。
早覺,應(yīng)該是“及早覺悟”。
看清了權(quán)位名利終必成空,及早開啟自己的性靈之門,這是早覺。
知道了人生的追求到最后只是一場游戲一場夢,及早去探索自己的神明之鑰,這是早覺。
體會了現(xiàn)在乃是生命唯一可掌握的時刻,進入一種清明歡喜的境界,這也是早覺。
因此,早覺不只是早睡早起這么簡單的事,早覺是放下、拾得、無所牽絆的大丈夫事。
有時起得更早,唱著許多年未唱的歌,內(nèi)心就隨著早晨的微風與鳥鳴飛揚起來。
感覺那些早覺的人,個個像赤子一樣。
俯望著臺北東區(qū)過分擁擠的樓房,我就祈愿:希望這城市多一些早覺的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