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紹平
皮皮的這本《漸行漸遠》,既關(guān)于生,也關(guān)于死。對每個人來說,生老病死全都浸透在生活里,或者越來越近,或者漸行漸遠。
2010年冬天,皮皮的母親得了胃癌,父親聽說后,痛哭了一場。
得知母親只有半年可活了,父親又哭了一場,叮囑皮皮一定要保密,千萬不能告訴母親。
其實在這之前,皮皮父母就分開住了,這是一次又一次爭吵后妥協(xié)的結(jié)果,但客觀上,病魔確實讓老兩口的感情升溫了。
一開始,父親對母親的照顧達到了“忘我”的程度,件件事都依著母親,干什么都是為了讓母親開心。
到了第二年夏天,父親的耐心似乎到頭了,他想讓母親聽他的,不再事事都依著母親。
有一次,皮皮買了雙呢子面的棉鞋,父親大吼起來,說家里那么多鞋,還買鞋!母親淡淡地說,愿意買!父親臉一青,摔門而出,走了??目慕O絆的事情,時有發(fā)生。但皮皮知道,父母的情分是一直在的。
當(dāng)初醫(yī)生預(yù)測母親只能活半年,但母親硬是撐過了一個年頭。父親說,母親興許沒得胃癌,醫(yī)院弄錯了,母親會好的。誰也沒有想到,父親會被確診為肺癌晚期,比母親走得還早。
皮皮母親住在一樓的消化病房,父親在五樓的腫瘤病房。父親在掙扎,任由各種冰冷的藥水進入體內(nèi),他很想趕快好起來。
皮皮每天在醫(yī)院奔忙,精疲力盡之后踏著臟雪回家,情緒和天氣一樣冰冷。
臨近春節(jié)的時候,父親的病情迅速惡化。皮皮問母親,要不要上樓看看父親?家里人知道,這恐怕是皮皮父母的訣別了。
母親流淚了,說我不看。直到第三天,母親同意了。
那天上了五樓,父親第一句話是:“你來干什么?”說完扭頭哭了。
母親坐在輪椅上,用于擦著父親的眼淚。
父親說:“回去吧?!蓖A艘粫焊赣H重復(fù)一遍,說:“我很好,你回去吧。”
母親只是說:“我再待一會兒……”
年后,父親去世,秋天,母親去世……
皮皮的舅舅,也是被病魔一步一步奪走生命的。在她印象里,舅舅似乎多了一份坦率和灑脫。
皮皮還有個朋友,叫老沙,老沙這個名字聽起來挺硬氣,其實是個活得很精彩的女孩兒。
她和以前的男友看了一個電影,叫《楢山節(jié)考》。
電影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日本小山村里的故事,這個村子里沒有70歲以上的老人,因為超過年紀的老人會被背到山上凍死。
為什么呢?名義上是祭祀山神,實際上是因為老人沒有勞動能力,繼續(xù)活著只能消耗村子里的食物。
她男友說:“兒子背母親上山,日本人怎么這么殘酷的事兒都干得出來!”
老沙說:“你太單純了,現(xiàn)實比這殘酷一萬倍,你知道有多少老人自殺嗎?就為了不給兒女添麻煩,不受氣……”
沒過多久,老沙就跟泥瓦匠回去了,回到鄉(xiāng)下的深山里,和泥瓦匠的奶奶一起生活。
老沙算是生和死都看得比較開的人,但也想不到,死亡這么快就迫近了她。
那天,皮皮從泥瓦匠那里得到消息,老沙去世了!
她死在了愛人的懷抱里。對于這點,老沙想必是滿意的。
皮皮想去那兒看一下。泥瓦匠得到消息,在村口等了她很久。兩人見了面,只簡單地聊了幾句,就結(jié)束了。
皮皮要走了,問泥瓦匠,趁著車方便,要不要進趟城?泥瓦匠搖了搖頭說,我留下了陪她。
皮皮感覺,老沙離世的這個地方,格外溫暖。
《漸行漸遠》,和讀者探討如何面對老去,如何迎接死亡,如何好好活著?
作者在這里回憶了親人的遠去,故友的離世。我們都可能經(jīng)歷這些事情,也只有經(jīng)歷過之后,才能真切體會到這中間的百種滋味。
那就讓這本書成為人生中的一個預(yù)習(xí)吧,該活的時候,活得起,到死的時刻,不恐懼。
書名:《漸行漸遠》
作者:皮皮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由中國圖書評論學(xué)會好書項目組推薦。(來自仁仁閱閱讀平臺)